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15%-20%,与吸烟关系密切,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广泛期,预后很差,内科药物治疗仍然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其细胞生物学行为复杂,恶性程度高,易出现复发及耐药,通过多药联合、优化给药顺序、改变用药方法及调整药物剂量强度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较多,其死亡率依然高居各种肿瘤之首,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变得迫切而棘手。近年来,随着SCLC内科治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热点药物如bcl-2抑制剂、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ipilimumab、贝伐单抗等已在Ⅱ期或Ⅲ期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SCLC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目前针对SCLC的药物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近期的研究表明蝙蝠可以携带腺病毒。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蝙蝠腺病毒的分布状况和遗传多样性特征,本研究采集了北京市、湖南省、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和海南省六个省份的共11种蝙蝠的咽拭和肛拭样本,使用套式PCR方法进行蝙蝠腺病毒检测。对阳性结果通过克隆测序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并采用基于氨基酸相似性的核酸序列数据进行分子进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约20%的蝠种携带腺病毒,特别是大足鼠耳蝠可能普遍携带蝙蝠腺病毒。并且在贵州省南蝠样本中同时检测出两种不同的蝙蝠腺病毒。总体而言,蝙蝠腺病毒DNA聚合酶保守区核酸和蛋白序列的平均相似性分别只有66.6%和74.7%。蝠种和地域上的巨大差异可能导致了蝙蝠腺病毒的适应性进化,而形成了显著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3.
盐生植物角果碱蓬种子二型性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是藜科一年生盐生植物, 在我国分布于北方盐碱滩涂和盐碱荒漠地区。角果碱蓬具有棕色和黑色两种异型体种子(简称棕色和黑色种子)。对采自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盐渍化生境的角果碱蓬二型种子的形态、休眠和萌发特性开展对比研究, 测定了二型种子休眠和萌发行为对温度、光照和盐分(NaCl)的响应, 以揭示盐生植物异型种子对温带盐漠生境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 (1)二型性种子在大小、种皮特性和结实比例方面有显著差异。与黑色种子相比, 棕色种子个体较大, 种皮透水性强。黑色种子与棕色种子的结实比例约为5.6 : 1。(2)新成熟的棕色种子的萌发对各温度梯度和光照条件不敏感, 萌发率较高(84%-100%); 而新成熟的黑色种子萌发率较低(8%-78%), 萌发对光照敏感。(3)黑色种子具有浅度生理休眠, 种皮划破、赤霉素处理和低温层积均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4)二型种子萌发对土壤盐分的胁迫具有不同的响应。与黑色种子相比, 棕色种子对盐分胁迫不敏感, 在较高的盐分浓度下仍有较高的萌发率, 低温层积处理能够降低黑色种子对盐胁迫的敏感性, 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初始萌发率、萌发恢复率和最终萌发率。角果碱蓬二型种子不同的形态、休眠和萌发特性, 提高了该物种在高度异质性生境中的适合度, 对种群成功地适应温带盐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纯化金黄地鼠血清IgG,制备兔抗金黄地鼠酶标抗体(IgG-HRP),开展金黄地鼠仙台病毒的初步检测.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纯化法纯化金黄地鼠IgG,用SDS- PAGE电泳测定IgG纯度并制备兔抗金黄地鼠IgG抗体(second antibody,Ab2);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后,再用亲和层析纯化抗血清IgG( Ab2);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制备兔抗金黄地鼠酶标抗体( rabbit anti-hamster IgG-HRP);用直接ELISA和Western-blot法对兔抗金黄地鼠IgG酶标抗体进行工作浓度测定;应用金黄地鼠酶标抗体对金黄地鼠仙台病毒进行酶免检测(IEA).结果 金黄地鼠血清IgG纯度达95%;兔抗金黄地鼠IgG抗体(Ab2)免疫双扩散效价为1(:)64;兔抗金黄地鼠IgG -HRP经直接ELISA和Western-Blot测定工作浓度分别为1∶5000和1∶2000;酶免(IEA)效价为1:2000.结论 高效快速纯化了金黄地鼠IgG,制备了金黄地鼠IgG-HRP,为金黄地鼠病原微生物的血清学检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5.
一种新杀虫剂对储粮害虫和作物害虫的杀虫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静  袁淼  樊勇  杨妮娜  杨帆  尹莉  张国安 《昆虫知识》2009,46(4):584-587
测定以植物提取物异硫氰酸酯为主要成分而复配的宏劲杀虫剂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3种重要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及其对菜青虫Pieris rapae(L.)、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宏劲杀虫剂48h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的LC50分别是0.016,0.009和0.009μL/mL,均明显低于常规熏蒸剂磷化铝的要求处理剂量;对菜青虫和红蜘蛛的LC50分别是0.0159和1.3738mg/mL,其防效均优于对照药剂3%阿菊乳油和3%新型水分散性颗粒剂。  相似文献   
76.
山楂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特别是油橄榄中,对人体具有高安全性。近年来发现山楂酸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艾滋病、抗菌、抗糖尿病等多种生物活性,从而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本文对山楂酸的来源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融合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表达载体pEGFP—C1—hri,为探讨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用亚克隆法,将目的片段从表达载体pGEX-6p-1-hri克隆到pEGFP-C1上,用双酶切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GFP—C1—hri,用脂质体法将其瞬时转染到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其表达。结果pEGFP—C1—hri中插入了hri序列,绿色荧光高效表达于B16细胞浆中。结论pEGFP—C1—hri表达载体已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胃癌细胞株AGS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体外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GS用TGF-β1干预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TGF-β1对AGS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运动和侵袭力的改变;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snail、E-cadherin(上皮钙粘蛋白)、和N-cadherin(神经钙粘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GF-β1诱导AGS向间充质细胞形态转化,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而高浓度时细胞增殖率逐步降低,且snail和间充质细胞表型N-cadherin表达上调,而上皮细胞表型E-cadherin表达下调,同时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大大增强。结论TGF-β1可诱导AGS发生EMT,从而增加其侵袭、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9.
弄清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对研究癫痫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微电极阵列对低镁人工脑脊液诱导的Sprague-Dawley (SD)大鼠海马切片的癫痫样放电进行记录.分别用癫痫样放电的两种成分:场电位和多单元信号来确定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首先计算并比较了海马切片锥体细胞层位置电极记录的癫痫样放电场电位的起始时间,由起始时间的先后关系确定癫痫样放电在锥体细胞层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然后用整个切片上记录的癫痫样放电的多单元信号动作电位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癫痫样放电在整个海马切片内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结果显示,CA3区的癫痫样放电具有比CA1区更高的幅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表明CA3区有更高的兴奋性.对于记录到的同步癫痫样放电,CA3b区场电位和多单元信号均比CA3c和CA1区出现更早,起始位置和其随后位置之间的传播延 时与二者之间的距离成正相关.因此,在低镁模型的大鼠海马切片中,癫痫样放电起始于CA3b区并分别向CA3c和CA1区传播.  相似文献   
80.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large virulence plasmid pCP301 (termed by us) of Shigella flexneri 2a strain 301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ntire DNA sequence of pCP301 is composed of 221618 bp which form a circular plasmid. Sequence analysis identified 272 open reading frames (ORFs), among which, 194 correspond to the proteins described previously, 61 have low identity (<60%) to known proteins and the rest 17 have no regions of significant homology with proteins in database. The genes of pCP301 mainly include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virulence,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and the genes relating to plasmid maintenance, stability and DNA metabolism. Insertion sequence (IS) elements are 68 kb in length and account for 30 percent of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plasmid which indicates that gene multiple rearrangements of the pCP301 have taken place in Shigella flexneri evolution history. The research result is helpful for interpreting the pathogenesis of Shigella, as well as the gene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plasm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