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目的 对北京市通州区2009-2011年食品中分离到的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 aureus)进行研究,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方法 对32株食源性金葡菌进行耐热核酸酶检测、肠毒素检测、药敏检测和PFGE分型,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32株食源性金葡菌中26株耐热核酸酶试验为阳性,有29株菌可以产生不同型别的肠毒素,以SEE型为主,占产肠毒素金葡菌的83%;有27株菌对检测的抗生素有耐药性,占金葡菌总数的84%;PFGE图谱分为17个带型.结论 在通州区食品中检出的金葡菌既具有致病性也具有耐药性.在不同的年份,既存在着拥有同源关系金葡菌的重复流行,也会有新的金葡菌株出现.本研究建立了通州区食源性金葡菌的生化性状和分子图谱数据,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由金葡菌引起的是食源性疾患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2.
应用差速离心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纯化小麦三核期小花线粒体. 在裂解液选择、IPG胶条pH值范围、SDS-PAGE胶浓度及蛋白质上样量等方面对线粒体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进行探索和优化,确立了一套适用于小麦小花高纯度完整线粒体的分离方法及其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采用20%、24%和40% Percoll密度梯度和28% Percoll自形成密度高速离心体系,获得了有活性、高纯度且较完整的线粒体;经TCA-丙酮法提取蛋白,以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W/V),65 mmol/L DTT,0.5% IPG缓冲液(V/V),0.001% 溴酚蓝(W/V)裂解液溶解蛋白,采用17 cm,pH 4~7 IPG胶条和11% SDS-PAGE分离胶,上样量为160 μg,硝酸银染色法,更适合小麦小花线粒体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 经PDQuest 2DE 8.0.1软件包统计分析,在2-DE图谱上分辨出约150个蛋白点,蛋白点清晰呈圆形,无横条纹干扰,这为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在亚细胞水平对线粒体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分析奠定了基础,更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线粒体与雄性不育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33.
管氏肿腿蜂的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平礼  徐志强 《昆虫知识》2007,44(3):431-433,I0005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的卵在24℃和RH60%~70%条件下发育约140h孵化。根据胚胎外形的发育特点,可将整个发育过程可分5个阶段:早期发育阶段、胚胎伸长期、原躯原头分化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胚胎成熟期。胚层形成趋于简单化,未形成解剖学上比较完整的呼吸、排泄及循环等系统。口道形成后,胚胎体积逐渐增加,这表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吸收了寄主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834.
目的: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K562/A细胞株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体外加入多种细胞因子经诱导生成DC及CIK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将DC细胞内加入K562/A细胞裂解物致敏后,再与CIK细胞混合培养48小时。将致敏后的DC-CIK细胞与K562/A及K562分组培养后以荧光定量PCR检测其mdr1基因表达的情况,PBMC作为对照组。结果:RT-PCR中可见K562/A+DC-CIK组中mdr1 mRNA表达较K562/A明显降低,经荧光定量PCR观察到K562/A内mdr1 mRNA表达为K562的10.27倍、K562/A/PBMC略低于未处理的K562/A(P〉0.05),K562/A/DC-CIK细胞中mdr1 mRNA含量较K562/A、K562/A/PBMC少(P〈0.05)。DC-CIK细胞与细胞株混合培养后,mdr1基因表达较混合培养前明显降低。结论:实验数据显示DC-CIK可使耐药细胞株内mdr1基因表达下调。但K562与DC-CIK混合培养后该基因降低不明显,提示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着基础表达,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内稳态。目前针对逆转白血病耐药的研究较少,需要多进行相关研究以拓宽细胞免疫治疗在逆转耐药领域的应用。DC-CIK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方法。本实验将为下一阶段研究逆转耐药的机制提供依据,DC-CIK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成为逆转肿瘤耐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35.
念珠菌血症常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甚或呈现血小板减少症。本文就目前有关念珠菌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文献作一综述。发生念珠菌血症时,血小板可通过纤连蛋白等黏附于念珠菌,激活后释放α颗粒中多种抗真菌物质,引起细胞膜破坏和崩解,封闭和或延迟真菌芽管产生和菌丝延长,有效地抑制真菌早期阶段生长。而念珠菌依靠自身结构成份和代谢产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念珠菌扩散。因此,血小板抗念珠菌免疫损耗是念珠菌血症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的内在机制,早期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2a和PAC1,将有助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疗。  相似文献   
83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新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20例健康个体,所有个体均未接受治疗,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同时测量身高、腰围、体重、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肌酐(Cr)等指标,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baPWV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同血压分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之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合并冠心病、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baPWV值显著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史(P0.01)、冠心病史(P0.01)、糖尿病史(P0.01)、年龄(P0.01)、腰围(P0.01)、血压(P0.01)、HDL-C(P0.01)、TC(P0.01)、FBS(P0.01)、LDL-C(P0.01)、Cr(P0.01)是baPWV升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的动脉僵硬增高,常见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同样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僵硬度。  相似文献   
837.
目的:调查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状态,探讨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促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情绪状态,以便更好的提供相应的护理与治疗。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2年7~12月住院的97名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结果: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得分为(4.79±4.23)分,特质焦虑得分为(41.70±11.81)分,状态焦虑得分为(40.61±12.11)分,其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均月收入,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与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焦虑与抑郁处于较高水平,教育水平越高、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的患者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以减轻负性情绪的产生,以促进和保持治疗的顺利进行与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838.
miRNA广泛表达于神经系统,与疼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抑制miRNA的合成调制伤害性神经元对炎症刺激的反应。疼痛时,背根神经节(DRG)上miRNA明显下调,该变化参与炎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同时,miRNA也可以下调Navα亚基、ASIC3、TRPV1和P2X7mRNA的表达水平,还可以降低Kv电流。因此,miRNA可能成为疼痛治疗的新靶点。综述了miRNA的生物起源、分布,及其对痛觉相关离子通道Nav、Kv、ASICs、TRPV1以及嘌呤受体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39.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PS)是植物细胞二萜类物质合成的重要调节靶点。本研究从药用植物丹参中克隆了一条新的GGPPS基因(SmGGPPS3),基因全长2908 bp,包含一个931 bp的内含子和一个960 bp的编码序列。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橡胶、拟南芥等植物GGPPS一致性达到67%以上。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mGGPPS3基因在丹参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表达差异显著,同时受茉莉酸甲酯和病原菌的诱导。遗传互补实验也表明,SmGGPPS3编码蛋白具有GGPP合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40.
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其机械和加工性能与3-羟基己酸(3HHx)在共聚物中的含量密切相关。在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中引入了编码β-酮基硫解酶(β-ketothiolase)的phbA基因和编码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Acetoacetyl-CoA reductase)的phbB基因,使重组菌增加了一条利用乙酰辅酶A合成3-羟基丁酸-CoA的代谢途径,这使得利用非相关性碳源调控PHBHHx的单体组成比例成为可能。利用葡萄糖酸钠和月桂酸作为碳源,对重组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进行了摇瓶培养及5L发酵罐培养的研究。在摇瓶实验中,通过改变碳源中两种组分的比例,可以使A,hydrophila 4AK4合成的PHBHHx中的3HHx摩尔含量由原来的15%左右降低到3%~12%,成功地实现了对PHBHHx单体组成的调控;当以月桂酸为唯一碳源时,在5L发酵罐中,经过56h的培养,获得了51.5g/L的细胞干重(CDW),其中62%为PHBHHx,3HHx在PHBHHx中的摩尔含量为9.7%;当以1:1的葡萄糖酸钠和月桂酸为碳源时,48h的5L发酵罐培养获得了32.8g/L的CDW和52%的PHBHHx含量,其中3HHx在PHBHHx中的摩尔含量为6.7%。结果证明了该重组菌在大规模生产单体组成可控PHBHHx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