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兴安岭塔河地区雷击火发生驱动因子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火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森林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并严重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林火主要分为人为火(人为活动引起)和雷击火(雷电引起)两大类。在我国北方针叶林带,雷击火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区。大兴安岭塔河地区位于我国北方针叶林带,是森林火灾的重灾区。其中雷击火所占比例大约1/3以上。目前针对当地雷击火与影响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气象因子,非气象因子(森林可燃物和地形特征)的研究受数据条件和技术手段限制研究报道较少。研究数据包含三部分,林火数据,气象数据和地理植被数据。林火数据包含1974—2009年间林火发生经纬度坐标,时间和面积等。气象数据主要包括每日尺度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等因子。根据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标系统计算出了出了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干燥可燃物湿度码(DMC)和干旱码(DC)也没用于本研究。此外,基于1∶10万塔河地区数字化林相图提取了海拔、坡度、坡向、森林类型、优势树种、龄级等因子用于决策因子分析。研究数据分析过程主要应用Arc GIS10.0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和SPSS19.0的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完成。研究结果显示"日最低气温","最大风速"和"最小相对湿度"3个气象因子及火险天气指标系统(FWI)中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干旱码(DC)与雷击火发生概率显著相关(P0.05),模型整体拟合水平R2(CoxSnell)=0.326。在非气象因子与雷击火发生的逻辑斯蒂模型检验中,"地被物盖度"和"龄级"均在P=0.05水平上与雷击火发生显著相关,其模型的整体拟合水平R2(CoxSnell)为0.15。研究结论表明在分析雷击火发生的决策因子时,应该综合考虑气象、可燃物和林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文婷  杨婷婷  金磊  蒋家民 《生物多样性》2021,29(12):1620-1026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物种多样性有深远影响, 尤其是对高山物种多样性。研究未来气候变化下物种的灭绝风险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青藏高原的2种重要药用植物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和菊叶红景天(R. chrysanthemifolia), 利用气候生态位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它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暴露性和脆弱性, 讨论了2种“共享社会经济途径” (SSP2-45和SSP5-85)情景下的未来气候对这2个物种脆弱性的影响。同时计算了2种红景天的气候生态位的边缘性和特化性,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气候生态位进行了二维可视化, 并分析了它们的气候变化脆弱性与气候生态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2种红景天在其分布区都显示出西部脆弱性高而东部脆弱性低的特征, 而脆弱性都表现为较低的横断山脉地区将成为其未来气候避难所。2种红景天在SSP5-85气候情景下的脆弱性高于SSP2-45, 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社会经济途径(即SSP5-85)将会增大物种的灭绝风险。此外, 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的菊叶红景天的气候变化脆弱性反而大于被评估为濒危的大花红景天。生态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的生态位边缘性和特化性都低于菊叶红景天, 研究推断同地区不同物种的气候变化脆弱性主要由物种的气候生态位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阿霉素肾病是否引起除肾脏外的器官水肿,以及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的表达变化在器官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予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6.0 mg/kg)造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6周后处死,记录体重和心、肝、脾、肺重量,应用HE染色法对心、肝、脾、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使用IHC法检测AQP1在心、肝、脾、肺组织的分布,使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各器官组织中AQP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显著升高(P<0.01),体重显著降低(P<0.05),肺系数显著升高(P<0.05),但心、肝、脾重量没有显著变化。心、肝、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病理损伤,脾表现出血液充盈不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QP1分布于肝脏胆管细胞、心脏肌细胞膜及微血管内皮细胞、脾血红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脏AQP1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肝脏AQP1蛋白表达水平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学者近2年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和整理,分类综述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脑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如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流感、结核病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盐碱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河西走廊不同盐碱程度的11个样点在春季进行采样,研究了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酶活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河西地区原生盐碱地、次生盐碱地与农田土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等方面均有差异;河西地区土壤较贫瘠,土壤微生物数量较低,且分布有规律性,即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农田土;放线菌、真菌、碱性磷酸酶、脲酶和有效磷5个因子是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理化因子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结果证实河西地区盐碱土壤中磷的循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及其在贝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选用国家柿种质资源圃中24个牛心柿和22个野柿为实验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最优SCoT-PCR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含Mg2+2.0mmol/L,dNTPs 0.2mmol/L,Taq聚合酶1.0U,引物0.5μmol/L,DNA模板80ng),并对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以探讨SCoT标记在柿亲缘关系鉴定和品种分类方面的应用。结果显示:(1)10条SCoT引物对46份材料共扩增出17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0个,多态率达96.6%;46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19~0.852之间。(2)UPGMA聚类分析显示,SCoT标记能将46份材料完全区分开,其中:红花雄野毛柿、红花雌野毛柿单独被聚为一组,独立于牛心柿和野柿之外,与形态特征观察结果一致;璧山牛心柿与野柿聚为一组,在形态特征上璧山牛心柿也更趋于野柿,且璧山牛心柿为四倍体,与其他牛心柿(六倍体)不同,璧山牛心柿应属于野生柿。研究表明,SCoT标记是研究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手段;46份材料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的地理分布情况,也说明地理因素对柿的亲缘关系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收集236例胃癌组织标本及135份健康人群咽漱液(throat washings,TWs)标本,采用原位杂交、PCR-Southern blot筛选出17例EB病毒相关胃癌(EBVaGC)(7.2%)和33例EBV阳性的TWs标本(24.4%);应用PCR-RFLP、巢式PCR及DNA测序等方法,检测EBV阳性标本病毒1/2分型、F/f分型、I/i分型及LMP1XhoI(+)/(-)等四种基因变异。EBVaGC及健康对照均为F型变异,未检测到f型变异。EBVaGC中1/2型、I/i型及LMP1XhoI(+)/(-)型的例数及比例分别为:17(100%)/0(0)、1(5.9%)/16(94.1%)及0(0)/15(88.2%);而TWs中上述分型的相应数据为25(75.8%)/8(24.2%)、11(33.3%)/19(57.6%)及12(36.4%)/18(54.5%),各位点两种基因型在EBVaGC和健康人中的分布不同(1/2:P=0.047;I/i:P=0.048;XhoI(+)/(-):P=0.012)。综合分析表明在3种基因多态性均能确定的标本中,EBVaGC均为1/i/XhoI(-)亚型(15/1...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主要探讨p11(又称为S100A10)蛋白质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和小鼠海马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文利用p11过表达质粒pcDNA3.0-p11和p11基因敲低质粒Si-p11分别转染至SH-SY5Y内,24 h后提取其蛋白质和总RNA测其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利用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丙咪嗪,来上调小鼠海马p11的表达水平,然后提取其海马组织的蛋白质和总RNA测其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该研究结果显示,p11基因过表达对神经细胞自噬发挥下调作用,p11敲低后对自噬发挥上调作用;p11基因敲除小鼠的海马细胞的自噬是上调的,海马细胞p11高表达后自噬是下调的。因此认为,p11对于神经细胞自噬有可能发挥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戚玉娇  张广奇  熊志斌  杨婷婷 《生态学报》2019,39(13):4933-4943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是维护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对CWD空间格局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索种群格局的形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机制。采用g(r)函数对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28 hm~2固定样地内不同径级、不同腐烂等级、不同存在形式的CWD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40 m的空间尺度内,CWD总体在0—12 m尺度上表现为集群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格局强度降低,趋于随机分布,剔除生境异质性后,格局尺度降低至7 m。2)CWD径级格局表现为:小径级中径级大径级。拔根倒和干中折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其他不同径级、不同腐烂等级、不同存在形式的CWD均在小规模尺度(2—8 m)表现为集群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聚集强度急剧变小,趋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3)除了干中折断与树段之间、大径级与小径级之间的CWD在空间上相互独立,其他不同径级、不同腐烂等级或不同存在形式的CWD之间均在小规模尺度(2—8 m)上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加空间关联性降低。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CWD的分布格局可能是在小尺度内由密度制约、在大尺度内由生境过滤和个体自然衰老等生态学过程所形成,大径级对临近的小径级、先死亡对后死亡、站杆对倒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林型天然更新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