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β淀粉样蛋白(Aβ)致大鼠突触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Aβ25-35、BDNF、不同剂量BDNF(0.02μg,0.1μg,0.5μg)+Aβ25-35等六组(n=6)。实验采用电生理学手段,利用自制的海马给药装置和刺激/记录绑定电极引导和记录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s)和高频刺激(HFS)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TP)。结果:①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2 nmol)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但能显著抑制LTP的诱导与维持,HFS后fEPSPs平均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②海马CA1区注射BDNF(0.1μg)不影响基础性fEPSPs,也不影响LTP的诱导与维持,HFS后fEPSPs平均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③与单独给予Aβ25-35相比,不同浓度的BDNF(0.1μg,0.5μg)与Aβ25-35合用组在HFS后0 min、30 min和60 min时的fEPSPs平均幅度均明显增加(P<0.01),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表明BDNF预处理可有效拮抗Aβ25-35引起的LTP抑制。结论:脑内注射BDNF能够预防和拮抗由Aβ25-35引起的海马LTP损伤,提示BDNF水平的上调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突触可塑性并可能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2.
2009年6月、11月和2010年4月对赣江下游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21种,其中枝角类14种、桡足类7种.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和中剑水蚤Mesocyclops sp.为优势种.赣江下游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的最大平均密度和生物量(11.1ind.·L-1和0.127mg·L-1)均出现在6月,最小值(1.59ind.·L-1和0.01mg·L-1)均出现在4月.袁河支流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在6月(4.97±13.28ind.·L-1和2.07±4.85ind.·L-1)和11月(2.07±5.21ind.·L-1和2.24±5.22ind.·L-1)高于赣江下游干流和锦江支流.香农-威纳指数(H')和马加利夫指数(d)表明赣江下游及其支流水质为中度污染或重污染.水温和小型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赣江下游浮游甲壳动物密度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巢湖春夏季节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至8月,利用原位围隔实验和野外调查,研究了巢湖春夏季节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围隔中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动范围分别是(2.95~102.43)×105 cells·L-1和0.0-7.39 mg·L-1,优势种类为鱼腥藻属(Anabaen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和圆筒锥囊藻(Dinobryon cylindricum),其最大生物量分别为0.82 mg·L-1、0.66mg·L-1和2.98 mg·L-1,均出现在3月或4月.在巢湖湖水中,春季(3~5月)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5.43mg·L-1,其中绿藻占47.59%、硅藻占40.81%、蓝藻占10.18%,优势种类为盘星藻属(Pediastrum)和梅尼小环藻;而夏季(6~7月)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7.89mg·L-1,其中蓝藻占58.7%、绿藻占2.77%、硅藻占11.4%,优势种类为微囊藻属(Microcystis).磷和枝角类滤食对巢湖春夏季节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4.
油菜素内酯对氯化钠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晓民  杨威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409-1414
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氯化钠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氯化钠胁迫导致黄瓜幼苗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显著升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显著下降,幼苗生长显著受抑.EBR可提高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维持良好的光合性能,从而促进幼苗生长,有效缓解氯化钠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巢湖浮游甲壳动物春夏季节的群落演替规律,于2012 年2 月19 日至2012 年7 月24 日(22 周)在巢湖进行了围隔实验。共设置三个处理组(即A 组:鲢鱼+营养盐;B组:鲢鱼+鳙鱼+营养盐;D 组:团头鲂+营养盐)和一个对照组(即C组:不添加鱼类和营养盐)。实验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4 属21 种,其中枝角类9 属12 种,桡足类8 属9 种。透明溞(Daphnia hyalina)是春季所有围隔的优势种。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 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夏季以小型枝角类、大型中镖水蚤 (Sinodiaptomus sarsi)和剑水蚤占优势,其密度在围隔A、B和C中较低。夏季所有围隔中的Daphnia 种群均消失。在没有蓝藻水华和滤食性鱼类存在下,大型枝角类Daphnia 仍然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所取代。结果显示,鱼类和营养盐共同决定了巢湖围隔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春季较高的Daphnia 种群密度也是巢湖Daphnia 仲夏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分别以马传染性贫血(马传贫)驴强毒(D—A EIAV)RNA和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DLA EIAV)RNA为模板,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到马传贫强、弱毒株基因组外显子2及其下游的核苷酸序列。然后将报告基因CAT插入到EIAV内含子2env阅读框架中,构成CAT拼接报告系统。同时在强毒株重组表达质粒的基础上,将其外显子-3上游拼接受体位点的核苷酸序列CAG突变为弱毒株相应位置的核苷酸序列TAG,得到强毒单核苷酸突变株重组表达质粒。用构建的3个重组表达质粒DNA转染驴血白细胞,ELISA检测转染细胞CAT浓度。结果表明:EIAV强毒株重组表达质粒中CAT蛋白表达量最高,EIAV强毒株重组表达质粒次之,EIAV强毒突变株重组表达质粒最低。由于CAT基因被插入于各重组质粒中的EIAV内含子-2里,EIAV外显子-2、3之间的拼接可导致该基因的删除,因而其拼接效率低于EIAVmRNA外显子-2、3之间的拼接效率。实验数据表明,EIAV SA2拼接信号序列单碱基变异提高了SD2-SA2拼接效率;D—AEIAV SA2-SD2拼接效率比DLA EIAV相应位点拼接效率高。  相似文献   
27.
游离脂肪酶与固定化脂肪酶相比具有成本低、反应速率快等优势,是油脂化工中新的研究方向。前期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酶NS81006能高效催化多种油脂水解,进一步研究其对含独特羟基的绿色石油材料蓖麻油的水解过程,对于促进游离脂肪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响游离脂肪酶NS81006催化蓖麻油水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温度、酶用量、水用量和搅拌速率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在优化后的条件下48 h水解率可达94.8%,且发现通过离心分离可有效实现NS81006的重复使用,连续回用5个批次,游离脂肪酶仍能有效催化水解反应。而对比高温高压法水解蓖麻油,发现游离脂肪酶NS81006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工作现况进行评估。方法 对全国10个省163家医院进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和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的问卷调查;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函调以及对浙江、河南、辽宁和甘肃4个省进行实地调研。结果(1)医疗机构应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与落实情况相差甚远。(2)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不高。(3)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接受多个部门管理,但在工作中缺乏协调。结论(1)弥合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割裂状态。(2)增强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3)加强督察考核,促进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透脓托毒饮配合西医手术疗法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Perianal necrotizing fasciitis,PN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于2013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6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行PNF清创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透脓托毒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积分、腐肉脱落时间、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vs. 73.3%,P0.05);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积分、腐肉脱落时间均显著短于(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两组的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脓托毒饮配合清创术治疗PNF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清创术,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0.
月季育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  赵华 《生命世界》1999,(1):24-25
如果说,古代月季育种是为了追求新奇,只对某一具体性状而言,改变传统的习惯面貌,那么现代月季育种不论对某一具体性状还是对综合性状来说,都在追求完美,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虽然,月季育种目标越来越追求综合性状的优良,但在具体育种目标上还是可以根据其性状进行划分的。1.花色月季是色彩最为丰富的花卉之一,但是,月季花色中,真正的蓝色和黑色是不存在的,尤其是蓝色,这是因为月季不存在开蓝色花的基因。现在,月季育种家们已经开始了蓝色月季的育种工作。月季的花色育种目标中最主要的就是培育出纯蓝色的月季花,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