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无边瀚海 ,碧波荡漾 ,鱼翔浅底 ,生意盎然。小黄鱼在老黄鱼身边游来游去。忽儿扎到沙底 ,忽儿浮上水面。就在这当儿 ,它一眼望见明媚阳光照耀下的海面 ,波光粼粼 ,激发起它一阵好奇心。它凑近老黄鱼身边说道 :“老爷爷 ,世界真是大啊!我已经长大些了 ,我想出去周游一番 ,见见世面。”老黄鱼回答道 :“是啊 ,你是应该出去闯一闯。你们的妈妈生下你们兄弟姐妹成千上万 ,没有很好地照管你们 ,你的很多兄弟姐妹还没有孵化出来 ,就成了其他动物的美味佳肴 ,只有你们少数兄弟姐妹能逃脱厄运 ,破卵而出 ,并顽强地成长起来了。你们真是生存竞争中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 ,在群众的帮助下 ,一具约5万年前的大型披毛犀化石骨架 ,被妥善地保护并送往博物馆展出。这具披毛犀化石骨架体长3 5米 ,高1 8米 ,生活在距今5万年前的萨拉乌苏河畔(今内蒙古伊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地区)。从犀牛的牙齿和骨骼的骨缝分析 ,它是一头年老体大的巨犀 ,因为崖石崩落而陷进河谷泥中 ,因而整个犀牛的骨骼保存十分完整。萨拉乌苏河流域是内蒙古南部著名的文物分布区 ,距今5万年前 ,“河套人”就在这里狩猎披毛犀等野兽。由于萨拉乌苏河流域文物众多 ,内蒙古和伊盟各级文物部门对于这里的文物保护极为重视 ,发…  相似文献   
13.
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IOPC—VI)于2000年7月31日至8月3日在秦皇岛国际饭店成功召开。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此类会议。这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主办 ,标志着我国古植物学学术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 ,并证明我国古植物学的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了重要地位。自30日起 ,操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肤色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位学者纷纷聚集到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代表了英、美、德、法、日、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智利、巴西、南非、挪威、瑞典、俄罗斯、波兰、捷…  相似文献   
14.
A special issue on plant cell biology is long overdue for JIPB!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r so, the plant biology community has been thrilled by explosive discoveries regarding the molecular and genetic basis of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s to the environment, largely owing to recent maturation of model systems like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the rice Oryza sativa, as well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throughput technologies associated with qenomics and proteomics.  相似文献   
15.
诸暨市草塔镇五泉庵村有一小自然村,名叫石蟹。小村人数不足两百,但其地北邻五泄溪,南连游马山,村中古樟蔽天,修竹成荫,风景颇为幽雅。且草塔通向五泄风景区的公路傍村而过,故交通亦堪称便利。石蟹,旧属诸暨灵泉乡,其名甚古。翻开清光绪《诸暨县志·金石志》,内载唐中和三年(883年)赵玭为越州诸暨灵泉处士戚高所撰的《唐故北海戚处士墓志》中,已有“石蟹”之名。宋施宿《嘉泰会稽志》云:“诸暨县西三十里为灵泉乡,有石蟹里”。关于石蟹,曾经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古时候有个徽州朝奉来诸暨取宝,村人以一石与之,朝奉初不…  相似文献   
16.
在西峡县城礼堂街有两间门店,这里洁净优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奇石珠宝,有的像地形地貌,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如树纹、荷叶……,极大地吸引着酷爱奇石的青年、文人和地质工作者,这就是主人吴虹卫新开的奇石店,也有人称之为“奇矿吉石馆”。吴虹卫从小就爱玩石,上小学时捡到的一块奇石,藏于家中后丢失,他至今仍在遗憾,上中学时特别偏爱学习那变化奇妙的物理、化学,后来他投身于煤田学院攻读地矿专业。1988年毕业后自谋职业。拜矿物学教授康明为师。在奇石中,他尤以矿物标本中蕴藏的晶体宝石为终生追求。他在几年间,跑遍了全…  相似文献   
17.
辽西北票义县组是含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地层单元。近年发现鸟类化石的丰富程度已登上世界之最。其它门类的动物化石如昆虫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也大量发现。植物化石方面近年也不断有新的报导。在已报导的被子植物化石中 ,对有的种类的隶属关系虽然尚有不同看法 ,但是大家对化石生态都有一个新奇的共识。因而不仅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等自然科学家格外关注 ,就连收藏家和社会各阶层对热河生物群所产化石的兴趣也火爆起来。我们知道 ,现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一切生命有机体(包括人类在内) ,都不是什么神创造的 ,而是在30多亿年前由最简…  相似文献   
18.
图1“夏娃”的背影现代人最早的足迹里克·柯瑞著史庆礼编译11万7千年前 ,非洲西南海岸边。一阵暴风骤雨过后 ,伶仃一人 ,步履蹒跚 ,从沙丘陡坡上往下走去 ,身后留下了一排脚印。我们无从知道这位古代非洲人 ,很可能是个女人 ,为什么向沙丘下走去。大概是想去看看 ,海滩上有没有被风暴掀起的海浪冲上来的死海鸟或者死海豹。也许是去欣赏落日的美景?几小时后沙土晒干了 ,风吹沙滚 ,填平了脚印。光阴荏苒 ,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十多万年。在一个春天的下午 ,我随同几位考古学家来到这个泻湖岸边。几个月前 ,我的一个同伴———约翰内斯堡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丁文江 ,字在君 ,江苏泰兴人。生于1887年4月13日 ,卒于1936年1月5日 ,未及半百 ,因罹难而英年早逝。丁文江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博学多艺 ,业绩卓著。他是中国首倡地质科学研究的先行者 ,历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长、中国地质调查所首任所长、中国地质学会会长、北大教授……为中国科学事业 ,特别是地质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丁文江先生15岁时 ,便东渡日本留学 ,再由日本远渡重洋 ,前往英国林肯郡的司堡尔丁读中学 ,而后又在剑桥大学短期就读 ,最后在格拉斯哥大学读动物学及地质学 ,并获得双学士。丁…  相似文献   
20.
在距今11 000年前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发生过一场生物大绝灭。因为它已被科学家研究得比较清楚 ,所以在1971年 ,它便被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劳普和斯坦利写进了教科书《古生物学原理》。作者称它是“新生代时唯一的大规模成群绝灭事件”。1978年此书被译成中文在北京的地质出版社问世。可惜它只是一本教科书 ,所以读者十分有限。同时 ,我在下文将介绍 ,世界各国学者热烈地讨论这一事件的时间是20世纪的60 -70年代 ,那时中国正值十年动乱。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我国的大多数人对于这次大绝灭是比较陌生的。1998年 ,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