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普通级新西兰兔进行剖宫产,获得SPF兔,比较SPF兔和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方法采取剖宫产手术培育成无菌兔,接种正常寄生菌使之SPF化。耳缘静脉采血,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PF兔、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结果经检测SPF兔符合国家SPF兔标准;SPF兔和普通级新西兰兔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酰转肽酶、葡萄糖、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肌酐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数、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尿酸、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等级微生物环境对新西兰兔血液学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2.
明晰氯代烃在复杂污染体系中的生物转化机制对强化污染物原位生物修复有重要意义。填埋场属典型复合污染场地,本文对不同地区填埋场填埋气中氯代烃种类、含量和其在覆盖层中的降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填埋气中主要包括氯代烷烃和氯代烯烃两大类污染物,其浓度分别为0.20–32.45μg/m~3和0.50–32.45μg/m~3;覆盖土对氯代烃降解速率随着氯原子取代的增多而降低。基于覆盖层中微生物种类多、生长底物复杂多样和不同梯度氧气含量差异等特点,总结得出氯代烃在覆盖土中的降解途径主要是好氧共代谢、直接氧化和厌氧还原脱氯;并基于不同工况特点构建了氯代烃在填埋场覆盖层底部扩散至大气界面过程的生物转化机制模型。最后就复杂环境体系中氯代烃类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目的:构建呈现HPV 16L1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VLPs),为新型HPV疫苗及特异抗体制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编码HPV 16L1抗原表位QPLGVGISGHPLLNKLDDTE寡聚核苷酸片段克隆于HBc Ag基因编码第78、79位氨基酸序列之间,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蛋白经IPTG诱导后以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并以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中HPV 16L1表位的免疫反应性。菌体超声破碎后经硫酸铵盐析法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纯化,并经凝胶层析Sepharose G25脱盐,最后以电子显微镜及高效液相(HPLC)凝胶过滤色谱鉴定VLPs的存在并分析纯度。纯化的病毒样颗粒分别于0周、2周、4周经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Western blot分析血清特异识别L1蛋白的能力。结果:HBc Ag/L1肽嵌合蛋白获得成功表达,能够被商业化L1抗体特异识别,经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及HPLC分析显示其与HBc Ag行为一致,电子显微镜观察进一步确定其以HBc Ag病毒样颗粒形式存在。VLPs免疫小鼠获得的抗血清能够特异识别酵母表达的重组L1蛋白。结论:HBc Ag VLPs成功呈现HPV16L1蛋白并有效激发特异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34.
目的:白细胞介素(IL)-33对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利用大肠杆菌制备重组小鼠的IL-33,并初步考察其作为粘膜免疫佐剂应用的潜能与特点。方法:以IPTG诱导硫氧还蛋白(Trx)/IL-33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并通过QSepharose离子交换和Ni~(++)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Trx/IL-33,进一步经肠激酶切割获得成熟形式的IL-33。重组HBcAg混合纯化的IL-33后经滴鼻免疫小鼠,考察HBcAg特异的IgA及IgG_1、IgG_(2a)的应答。结果:纯化的重组IL-33具有与标准品相当的促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TNF-α的体外细胞生物学活性。作为佐剂可显著增强滴鼻粘膜免疫激发的不同粘膜组织中HBcAg特异的IgA应答,以及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特异IgG_1的应答水平,而抑制IgG_(2a)应答。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可制备活性IL-33,其具有粘膜免疫佐剂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35.
胸腺素α原及药物开发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素α原(ProTα)是一个酸性的小分子蛋白,在哺乳动物组织细胞中分布广泛,且高度保守。ProTα基因家族包括6个成员,但研究证明,其中只有一个是功能基因,其余均为假基因。其生理学功能目前研究不很透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ProTα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增殖迅速的癌组织中ProTα表达量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且表达量的高低与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另一方面,ProTα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其在免疫增强和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也有研究报道ProTα在体外可以诱导细胞恶性转化,可能有潜在的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36.
铜负荷饲养兔肝、肾组织含铜量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力英  杨旭  李代强  贺兴鄂 《动物学杂志》2004,39(6):96-98,i002
探讨了新西兰兔在不同剂量铜负荷饮食时肝、肾组织含铜量和组织病理的改变。30只新西兰兔分为5组,对照组(第1组)给与正常饲料,每天每公斤体重120g,铜负荷组(第2、3、4、5组)给予含铜的饲料,铜剂量分别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1、1、10、20mg,其余饲料用正常饲料补足。每周测体重1次,每10d抽空腹静脉血1次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铜,每半个月肝穿刺肝组织查铜一次,并做肝组织HE染色光镜下检查。实验结束时,耳静脉注射空气处死动物,取肝、肾组织块作病理检查及组织铜离子含量测定。5个月饲养期内,实验组血清ALT及血清铜离子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组织中的铜离子含量随饲料含铜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组肝组织铜离子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最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肾组织铜离子含量中,第4、5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中,第2、3组肝脏病理改变轻微,第4、5组有较明显的坏死病变。作者认为新西兰兔对铜的耐受性较好,较大剂量、较长时间服用有较好的安全性,可用于铜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但进食剂量过大(含铜20mgkg体重·d以上),短期内可引起严重的肝肾器官病变。  相似文献   
37.
鼻咽癌相关基因NAP1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UniGene库中选取编号为BG231197,来自人鼻咽组织的EST序列.利用Blast检索GenBank的nr数据库和EST数据库,构建EST重叠群.利用人类基因组草图搜索法从成人正常鼻咽组织中PCR扩增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NAP1,GenBank登录号为AY190326.NAP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573 bp,编码由8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 700的多肽.用α-32P-dCTP标记NAP1基因片段,与含15种正常成人组织的多组织RNA印迹膜杂交,结果表明NAP1基因在淋巴结和气管中高表达,转录本大小约为0.6 kb,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NAP1蛋白质与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FDC)的一种分泌肽前体(FDC -SP)(AF435080)同源,与其他已知蛋白质无明显同源性.NAP1基因定位在染色体4q13,基因组跨越9 179 bp,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采用差异RT-PCR检测了40例经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癌的鼻咽活检组织及其对侧相应部位的正常鼻咽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差异.在40例鼻咽癌中,NAP1基因表达下调的有17例(42.5%),表达上调的有6例(15%),无明显表达差异的有17例(42.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正常鼻咽和鼻咽癌组织间质中的树突状细胞中表达,在其他间质细胞和鼻咽上皮中均不表达.以上结果表明,NAP1为树突状细胞的一种新的多肽,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原因,及其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8.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土壤学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矛盾的重要学科之一。广东土壤科学发展历史悠久,在食物安全、环境保护、减少贫困、退化土地恢复重建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等事关全省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但目前我省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少、后备土壤资源匮乏、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环境日趋恶化以及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等问题,因此我省土壤科学研究也将从生产农学和基础土壤发生学拓展到包括高效持续农业生产、土壤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关系、土壤可持续利用、数字化与信息化土壤、土壤污染监测及其修复等多功能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中间体样品中沙门菌污染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选择性增菌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增菌培养,然后提取样品中的细菌基因组DNA,通过沙门茵特异性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实现对目的片段的检测。结果:该PCR反应体系的扩增检测灵敏度可达1pg的沙门菌DNA,利用选择性增菌培养配合该PCR体系可在最快24h内实现对沙门菌的准确检测,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相符。结论:此方法应用于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中间体的沙门菌检查,较之传统的培养法结合生化鉴定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降低了结果判读的难度,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杨俊杰  杨旭  雷宇  刘强 《生态学报》2019,39(14):5371-5377
动物对夜栖地选择的灵活程度是其分布和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为中国新分布种,要了解其扩散趋势,掌握其夜栖地需求至关重要。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在云南蒙自坝区,使用卫星跟踪技术对6只钳嘴鹳进行了夜栖地利用和夜栖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钳嘴鹳可以在多种生境中夜栖,包括林地、沼泽、岛屿等。从群体水平上分析,钳嘴鹳主要夜栖于沼泽中,利用率为(51.19±12.34)%,其次为林地(31.55±11.34)%和岛屿(17.26±5.70)%;从个体水平上来看,不同钳嘴鹳的夜栖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其中4只主要利用沼泽,而另外2只主要利用林地;(2)随机森林分析表明:影响钳嘴鹳夜栖树选择的首要因子为距觅食地距离,其次为树高、地径和最低枝高度,而人为干扰因子的影响较弱。综合来看,钳嘴鹳对夜栖地类型以及夜栖树均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这可能是其能够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表明夜栖树并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限制因子,钳嘴鹳有可能继续向国内的南方湿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