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芪汤,又名黄芪六一汤,始载于《太平惠氏和剂局方》,由黄芪和甘草组成。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心中烦悸,唇口干渴,食少面黄。该方重用黄芪为君,辅以甘草和大枣,具有补气益虚损之功,历来或被单独应用,或取其药对组合应用于复方之中。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黄芪汤“益气生精、补益虚损”,可显著改善乙肝后肝硬化的肝细胞坏死,提高肝细胞功能,促进早期肝硬化组织学的逆转。本文对黄芪汤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玻璃体切割术是眼科手术中比较复杂精细显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浑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本文主要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总结作者所在科室多年来护理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经验,对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入院的75例(75只眼)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悉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的用药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特殊卧位的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57例(76.0%),视力不变13(17.3%)例,视力下降5例(6.7%),28例眼内异物患者均经手术顺利取出异物。相关手术并发症经医护人员的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满意度达98%以上,医生满意度达100%。结论: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球藻病毒PBCV-1特异性溶壁酶(Lysin)的溶壁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PBCV-1感染小球藻NC64A的细胞裂解液中提取了Lysin的粗制剂,酶活底物范围分析表明,几丁质酶、壳聚糖酶的β-1,3-葡萄糖苷酶是Lysin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小球藻细胞壁的组成甩分相吻合。其中几丁酯酶和壳聚糖酶,特别是几丁酯酶在裂解小球藻细胞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ysin粗制剂经FPLC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分别为52kD、56kD的两个几丁质酶(Chil和Chi2)和一个分子量为36kD的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于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8例(36眼),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记录其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和有效球镜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前房深度较术前变浅(P0.05),眼内压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ICL植入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乙二醇(PEG8000)纯化小球藻病毒FJ-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小球藻病毒基因组DNA,探索利用3% ̄10%的PEG8000加3% ̄7%的NaCl沉淀病毒。其中以7%的PEG和4%的NaCl沉淀效果最好,但其沉淀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枣树田间在体愈伤途径同质多倍体诱导新技术可有效避免倍性嵌合体产生,快速获得纯多倍体。在体愈伤芽再生是该技术成功应用的基础。利用该技术,对115个枣和4个酸枣基因型的田间愈伤芽再生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4个枣基因型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94.78%的枣基因型和100%的酸枣基因型可诱导出愈伤组织,80%的枣基因型和100%的酸枣基因型实现了芽再生。不同枣基因型间出愈率存在显著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出愈率为76.48%,变异系数为37%;基于出愈率将供试基因型分为5类,即易出愈伤、较易出愈伤、较难出愈伤、难出愈伤和不出愈伤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差异显著(0~10.33个),平均出芽数为1.84;据出芽率也可将供试基因型分为5类,即易出芽、较易出芽、较难出芽、难出芽和不出芽基因型。出愈率和出芽率没有显著相关性,易出愈伤的基因型不一定易出芽。利用田间愈伤途径同质多倍体诱导新技术,获得了乐金1号、宁夏长枣、运城婆婆枣3个枣品种的纯四倍体新种质和磨盘枣的纯三倍体新种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夏枯草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增殖和诱导K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2~200 mg/mL夏枯草作用24 h对K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联合标记)观察0.3、0.6、1.2、2.4、4.8 mg/mL夏枯草作用24 h K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1.2、2.4、4.8 mg/mL夏枯草作用24h对K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2~2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夏枯草作用24 h对K1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IC50值为2.427 mg/m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夏枯草可诱导K1细胞凋亡,2.4、4.8 mg/mL组K1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11.35±0.92)%、(44.57±3.0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1.2、2.4、4.8 mg/mL夏枯草作用24 h胞浆内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o C)、Caspase-9、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多。结论:夏枯草能抑制人甲状腺癌K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活化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差速离心分离大鼠心肌线粒体,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构建正常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质组表达图谱;选用心肌梗死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分析比较心力衰竭时心肌线粒体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共有188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其中有120个蛋白点表达上调2倍以上,有68个蛋白点表达下调1/2以上(P〈0.05).对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行胶内酶解后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对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亚细胞定位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有27个蛋白质涉及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其中参与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的蛋白质(酶)表达上调,而参与OXPHOS复合体和脂肪酸代谢的蛋白质(酶)表达下调.研究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模式发生了改变,底物选择从倾向于脂肪酸转为葡萄糖利用增加,糖酵解增强而脂肪酸氧化能力减低;为心肌缺血性损伤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提供了分子依据,在蛋白质水平上阐述了线粒体在心力衰竭发展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5-脂肪酸脱氢酶是合成花生四烯酸的关键酶.根据已报道的△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从三角褐指藻基因组DNA和总cDNA中扩增得到1520 bp和1410 bp的特异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基因中含有一个大小为110 bp的内含子,这是国内外首次报道.将△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0中,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pYPTD5,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YPTD5转化到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在缺省培养基中筛选得到酿酒酵母转化菌株YPTD5,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添加外源底物双高γ-亚麻酸和诱导物半乳糖,培养并收集菌体.通过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三角褐指藻△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获得了高效的表达,将双高γ-亚麻酸转化为花生四烯酸,其底物转化率达到了45.9%.  相似文献   
20.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为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酶。研究表明,G6PD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G6PD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TCGA数据分析发现,G6PD在肾透明细胞癌TNM Ⅲ/Ⅳ期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的性别、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病灶一侧的偏重性、病理分级以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且,G6PD异常激活有可能成为评价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分子。细胞系检测结果提示,与对照293T细胞及恶性程度较低的786-O细胞相比,恶性程度较高的Caki-1细胞中的G6PD表达及活性明显增加。基因稳定转染结合CCK8分析结果显示,G6PD过表达或异常激活可显著提高293T及786-O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促进786-O细胞中周期蛋白D1基因表达上调。综上,本研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和稳定细胞系检测及CCK8分析,结果显示,G6PD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异常激活,并可上调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肾透明细胞癌分子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