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39篇
  13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7篇
  1964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二维不定常嗅觉模型及其精确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考虑了鼻腔结构的基础上,把嗅觉反应的主要机理分成四个连续的主要过程,建立了二维不定常的嗅觉模型,利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该模型的精确解,并给出了两个无量纲参数影响气味分子在粘膜层内分布的计算结果,精确解则揭示了各生理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和数值结果表明:吸气速度和嗅粘膜表面的粘液是影响嗅觉反应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嗅觉反应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外周血细胞的特征,以采自长江中游沅江水系清水江共计21尾稀有白甲鱼的血液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对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大小和数量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稀有白甲鱼红细胞数量为(1.75±0.44)×106 个/ L,白细胞数量为(4.91±1.95)×105 个/ L。在血涂片上共计观察到了5种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其5种白细胞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其数量比例关系为: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这5种白细胞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其大小关系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与已报道的鱼类相比,稀有白甲鱼白细胞的数量明显较高,红细胞数量较多、体积相对较小,可能与其适应流水生活相关。  相似文献   
103.
通过了解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分类地位和基因类型,初步探讨其致病的分子机理。采用纯培养法分离猕猴桃溃疡病菌;基于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进行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其致病的分子机理。从“米良1号”和“红阳”猕猴桃感病枝条中分离获得5株溃疡病菌,编号为L211、L212、L321、L322、L323;通过形态特征和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分析,鉴定5株细菌均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Psa)。以菌株L211为代表进行体外猕猴桃枝条接种实验表明能引起典型溃疡病症状。通过菌株L211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5 741条基因数目,长5 412 072 bp;基因功能注释发现菌株L211携带121种毒力因子、71个植物互作因子和77个耐药基因;同时,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病原菌L211为基因Ⅲ型Psa。引起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基因Ⅲ型,与国内外报道的引起猕猴桃溃疡病大流行的致病菌一致。猕猴桃溃疡病发病...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音乐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30只ICR小鼠,在50 dB与60 dB的古筝与葫芦丝音乐环境中,饲养27 d,每3天测定体重一次,每9天测定饲料各种营养消化率一次。结果雌鼠体重在不同音乐环境中都有显著提高(P〈0.05),且50 dB组高于60 dB组(P〈0.05)。雄鼠体重在古筝音乐环境中有显著提高(P〈0.05);而在葫芦丝音乐环境中有显著降低。在不同音乐环境中,鼠的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音乐环境对小鼠的体重有显著影响,而对小鼠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核酸的荧光染料——菲啶溴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啶溴红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荧光染料,它与核酸有特异的结合能力,对体内核酸(DNA和RNA)的合成以及与核酸有关的多聚酶和转录酶都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病毒活性和诱发突变的性能。最初菲啶溴红是一种抗锥虫药物,后来观察到它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功能。1964年Le Pecq等人发现菲啶溴红与核酸结合后,其荧光强度显著增高,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后对菲啶溴红-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7例具有侵袭性真菌病IFD高危因素患者的468份血清标本,进行GM试验,检测抗真菌治疗前后GM抗原水平的变化,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GM检测对于血液病患者IA的诊断价值。结果:以GM检测单次I≥1.0作为阳性界值时,本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95.65%95.24%和91.67%,与试剂盒提供的血清GM试验结果的单次I≥1.5的阳性界值相比敏感性明显提高,而特异性无明显降低,因此能够有效区分临床诊断和拟诊两个IA级别。在其他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加入GM试验后,IA临床诊断组的人数明显增加。诊断级别与I值总体均数的分布具有相关性,回顾性确诊IA组、回顾性可疑IA组、回顾性排除IA组的I值呈现明显的由高到低的群落分布,且三个诊断级别的I值分布范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阳性界值标准I≥1.0,GM试验阳性早于痰培养阳性平均7.73±8.71 d,也早于CT影像学证据平均6.89±8.02 d。基于GM值阳性时的抢先抗曲霉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39)。结论:血清GM抗原检测是早期诊断IA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单次I≥1.0作为阳性界值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检出时间方面较主要影像学表现和微生物学证据具有一定优势。在高危血液病伴粒细胞缺乏患者中根据GM试验阳性进行抢先抗曲霉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监测血清GM浓度的动态变化具有评价疗效的重要价值。该研究成果对临床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微囊藻毒素对鱼蛋白磷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微囊藻毒素是蓝藻的微囊藻属及其它几个属中的某些种或品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这类蓝藻是产生淡水水华的主要生物,因而使得大量水体中有微囊藻毒素存在。这类毒素的一般结构为环(D一丙氨酸一L-X一赤一p甲基一D一异天冬酸一L-Y-Adda-D一异谷氨酸一N一甲基脱氢丙氨酸),X.Y为两种可变氨基酸,已发现五十多种异构体,其中存在较多,毒性较大的是LRYR,RR,L,Y,R分别为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MacXintosh等人首次发现微囊藻毒素对蛋白磷酸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随后两阶段致癌实验证明微囊藻毒素有极强的促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双酚A型聚碳酸酯(bisphenol-A polycarbonate, P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常用于医用材料和电子设备等产品。PC塑料废弃物在环境中的大量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PC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本文综述了目前PC塑料降解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包括PC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和非生物的降解,特别对PC塑料的降解微生物和降解酶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PC塑料降解可能的线路化设计,为潜在的PC塑料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高值化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9.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从天蚕蛾中提取了一补特殊蛋白质,据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声称,它算得上是一种治疗传染病和癌症的万应灵药。研究组的领导人是主要兴趣在于植物生物技术的生物化学家Jesse Jaynes。他说,他们的研究组已研制出此种蛋白质的三种变型,它们把供试的每种病原和每种癌细胞都杀死了,而正常细胞则未受影响。其中一种变型还有刺激人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这些肽对得病的哺乳动物细胞的外包的  相似文献   
110.
应用RACE法克隆鸽恒定链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岗  仲大莲  刘雪兰  余为一 《遗传》2008,30(1):77-80
为比较禽类恒定链的结构和功能, 应用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技术首次克隆并鉴定了鸽恒定链基因。首先用一对含高度保守的DNA片段的简并引物, 从鸽脾细胞RNA扩增部分恒定链片段, 接着测序并设计新引物分别从5′和3′RACE扩增延长该片段。最后根据全基因的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获得大小为1 050 bp的全长cDNA。比较核苷酸序列, 鸽与鸡的Ii链同源性达到82.8%, 而与人等其它动物的同源性则在52.0%以上; 其中63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1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推导和分析氨基酸序列表明, 分子结构与鸡恒定链相似, 其中有些氨基酸残基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