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2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表型变异是植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异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植物适应和进化的具体表现。为揭示极小种群植物梓叶槭(Acer catalpifolium)的种实表型在其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变异特征, 明确梓叶槭优质种源地, 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本研究以天然分布的5个小种群的11个种实性状为研究对象, 采用巢式方差、变异系数、表型分化系数等多种指标, 探讨了其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 梓叶槭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种群内的变异(63.11%)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3.61%), 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为27.23%, 分化程度在槭树科植物中相对较大。种子厚度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40.64%), 其次是果柄长。翅果千粒重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1.57%), 是最稳定的种实性状。都江堰种群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 平武种群的则最低; 气象因子对梓叶槭种实表型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就种实表型性状而言, 虽然雷波种群的翅果最大, 平武种群的种子最大, 同时两者均具有最大的种子厚度和质量均一度。故平武和雷波种群均可作为梓叶槭优质种质资源的候选地。 相似文献
63.
平顶猴是重要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平顶猴分为明打威猴、巽他平顶猴和北平顶猴三个种。我国及周边东南亚国家分布的平顶猴为北平顶猴。该文测定和分析了青幼年(2~4a)和成年(5~10a)北平顶猴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结果表明个体性别、年龄和体重等对该指标均有影响。雌性个体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均低于雄性个体。青幼年个体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固醇均高于成年猴,而肌酐和甘油三酯则低于成年猴。个体体重与青年猴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肌酐正相关,与成年猴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和肌酐正相关,而与成年猴的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固醇负相关。该研究提供的北平顶猴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范围,对其基础研究、疾病诊断和模型建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65.
羊柴(Hedysarum laeve)是豆科多年生半灌木,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同时进行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该文在野外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水分和养 分处理对羊柴种群的繁殖权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加一定量的水分处理显著减少了花和荚果的生物量;显著增加了克隆分株枝 的生物量,显著减少了分株根茎的生物量, 但没有影响其它部分的生物量。增加一定量的水分会抑制有性繁殖,改变生物量对克隆繁殖分株各 部分的分配比例。与对照相比,增加一定量的养分能够促进有性繁殖,抑制克隆繁殖。 相似文献
66.
人工神经网络在米曲霉菌体固定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培养基中,将米曲霉3042菌体培养成直径为1~2mm、菌壁上含较高氨基酰化酶浓度的菌丝球,以甲醛为交联剂,明胶为酶活性保护剂对米曲霉菌丝球进行固定化研究。在正交实验L16(45)的基础上,选用结构为410-15-1的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对固定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和预测,得到了优化的固定化条件。实验测定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米曲霉菌体比酶活为1500u,比酶活保留率达到83%,说明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米曲霉菌体固定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67.
最近十五年来,运用配位交换色谱直接拆分DL-α-氨基酸取得了很大进展。采用与金属离子络合的手性吸附剂的配位交换色谱完全拆分了各种DL-α-氨基酸。为分析目的则采用普通填料和手性络合物流动相的配位交换色谱。把手性络合物涂在硅胶上的配位交换色谱亦取得了较好的拆分效果。 相似文献
68.
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调节肝脏生物学功能,大量实验表明,小分子RNA(miRNA)对肝脏病理学中有作用。本文概述了miRNA在肝炎、肝硬化肝病领域的进展。microRNA-122是肝细胞中最丰富的微小RNA,在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起着非常明确的作用。实验数据显示,microRNA-122亦可作为一种可行性的靶向治疗。microRNA-122在其他肝脏疾病中亦有作用。大量研究证明,与肝炎有关的其他类型miRNA的重要调节潜力与酒精性肝炎、代谢综合征和自身免疫过程有关。此外,在动物模型和人类研究中,miRNA系列与肝脏纤维化进程有关联。miRNA在肝脏中的功能与细胞分布重要性以及miRNA潜在地作为细胞与器官联系纽带,循环miRNA作为肝损伤、肝癌疾病早期和进展的生物学标志,这些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重要的是:miRNA在肝脏中的调节作用,代表着未来肝病治疗医疗技术中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B 细胞激活因子受体(TNFRSF13C)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
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2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0、3、7、14 天处死
大鼠。取左侧梗阻肾脏进行Masson染色,拍照后,采用双盲法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提取肾组织中总RNA,用实时荧
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TNFRSF13C基因表达情况。Pearson 检测TNFRSF13C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
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组织中TNFRSF13C 的mRNA 表达量进行性升高,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
度一致,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15,P<0.01)。结论:TNFRSF13C可能在肾间质纤维化病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慢性
肾脏病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0.
对毛乌素沙地沙地柏群落的水分状况作了初步研究。在典型的沙地柏群落中选取位于丘顶(水分条件较差)和丘间低地(水分条件较好)的两个样地作为研究对象,观测了植物叶子的蒸腾速率、气孔阻力及水势等生理生态指标,并结合群落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探讨了水分亏缺对沙地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沙地柏具有比多数沙生灌木较小的蒸腾速率和更强的抗旱性,但是在不能利用地下水的情况下,其过大的密度可引起大量蒸腾耗水,并使植物处于严重的水分亏缺之中;2)在沙地柏群落的退化乃至于成片枯死过程中,水分胁迫是重要的因素之一;3)为了防风固沙,人工栽植沙地柏的适宜地段应选择水分条件较好的沙地(如滩地覆沙),而在高大的沙丘或梁地栽植沙地柏,应该注意规模和密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