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稀土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类纳米材料引起的自噬反应对于癌细胞杀伤也具有重要意义。自噬在细胞存活和死亡中发挥双重作用,槲皮素可以促进自噬,稀土氧化物已被证明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自噬。制备了葡聚糖包被的氧化铈纳米颗粒负载的槲皮素复合材料DCQ,并对其自身性质进行表征,从细胞活力及氧化损伤以及自噬、凋亡机制这几个方面研究了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结果表明,此复合材料对HepG2细胞具有更强的毒性(P<0.05),并且对正常细胞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无明显毒害作用,复合材料能够诱发人肝癌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引起自噬阻断和诱导癌细胞凋亡。上述结果说明,这种纳米复合材料能有效杀伤人肝癌细胞,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究人体包皮组织中分离的表皮干细胞CK15和CD49f阳性表达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利用双酶法从1、11、28、31岁4个年龄组皮肤组织中分离表皮干细胞,用CK15和CD49分别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率。结果:在研究的4个年龄组中,11岁年龄组皮肤中的细胞CK15和CD49标记物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0.19%和25.27%;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的CK15阳性和CD49f阳性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可呈现克隆生长。结论:11岁年龄组的表皮干细胞活性较强,更适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婴儿型双歧杆菌对花生过敏小鼠肠道Th2型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应用花生蛋白诱导肠道的Th2型反应,建立食物过敏小鼠模型。过敏小鼠灌胃给予婴儿型双歧杆菌(ATCC菌或CGMCC0313-2)或不做处理。然后分离小鼠小肠黏膜CD4+T细胞或DC,另取肠黏膜组织进行石蜡包埋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计数,HE染色进行嗜酸细胞和单个核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检测CD4+T中Th2(CD4+IL4+T)细胞和Treg(CD4+CD25+Foxp3+T)比例,另取CD4+T进行CFSE标记,与DC共培养4d后流式细胞检测CD4+T增殖反应,收集细胞培养液ELISA检测IL-4、IL-5和IL—13分泌水平。结果过敏组小鼠Th2型细胞数,CD4+T细胞增殖反应,IL4、IL-5和IL-13水平,肠黏膜中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reg数目低于对照组(P〈0.01),婴儿双歧杆菌干预后,婴儿双歧杆菌组Th2型细胞数,IL4、IL-5和IL-13水平,肠黏膜中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低于过敏组(P〈0.01),而Treg数目高于过敏组(P〈0.01)。结论口服婴儿型双歧杆菌可以抑制花生过敏导致的肠道Th2型反应。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调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院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至2009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状况,分析原因,探讨预防MRSA感染发生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收集2005年至2009年入住ICU病房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的17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并从中分离出MRSA。结果5年来MRSA感染率逐年上升,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伤口(包括手术切口),泌尿道为主。结论ICU病房MRSA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好,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MRSA感染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鼻咽喷射通气在无痛胃镜检查的应用安全性.方法:将94例自愿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分为3组,A组鼻导管给氧;B组患者不给氧,SPO2降低至90%时面罩给氧;C组患者行鼻咽高频喷射通气.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后SPO2、呼吸频率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麻醉后2分钟与麻醉前比较SPO2降低,之后逐步回升至麻醉前水平;其中有6例病人SPO2降低至90%需面罩给氧.B组患者从2分钟开始SPO2下降,直到8分钟开始回升,10分钟后仍未达到麻醉前水平;其中17例患者SPO2下降至90%需要面罩给氧.C组患者SPO2平稳,麻醉前与麻醉后相比未发生明显降低.麻醉后所有患者的呼吸频率均有所下降,8分钟开始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三组患者均为发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无痛胃镜应提前给氧以避免危险发生,鼻导管通气有一定的缺点.鼻咽高频喷射通气更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6.
提出并研究污染环境下带时滞和脉冲输入的恒化器模型,利用脉冲方程比较定理得到微生物灭绝周期解全局吸引和系统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一个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应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即正常组、手术组、细胞移植组;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利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捐献者的外周血进行动员,采用血细胞分离仪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鉴定及荧光标记;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将标记细胞植入经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大鼠体内,利用HE染色法观察模型建立后大鼠大脑的损伤情况,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在宿主体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利用斜板实验明确细胞移植对宿主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移植细胞可在宿主脑内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缺血缺氧引发的大脑功能损伤;细胞移植后,动物未现不良反应。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系统损伤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有望成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8.
线粒体DNA G7444A突变可能影响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线粒体12S rRNA和tRNASer(UCN) 基因是导致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两个突变热点区域。作者收集了1个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聋家系, 该家系同时携带线粒体DNA (mtDNA) A1555G和G7444A突变。临床资料分析表明, 该家系包括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所有耳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58%, 而非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非药物性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25%, 明显高于其他携带A1555G突变的耳聋家系。先证者的线粒体全序列分析表明, 该线粒体基因组共有28个多态位点, 属于东亚人群B4c1单体型。在这些多态位点中, 除A1555G和G7444A突变外, 未发现其他有功能意义的突变。这表明mtDNA G7444A突变可能加重由A1555G突变造成的线粒体功能缺失, 从而增加耳聋的外显率。  相似文献   
119.
2015年11月对武夷山北部山区溪流的附着藻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了淡水硅藻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双头异极藻(Gomphonema biceps Meister)。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对双头异极藻武夷山地理种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其与国外种群以及其他相似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该物种的生境特点和世界地理分布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0.
显性核不育突变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迄今,人们只在小麦上得到了两例显性核不育突变。一是我国山西省太谷县农民技术员高忠丽在编号为223的小麦品系试验田里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太谷核不育小麦。另一例是美国人Maan等利用EMS处理属间杂交种得到的人工突变体——FS-6。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而FS-6是粗山羊草细胞质,雄性败育不十分彻底,异交结实率较低。在应用价值上,我国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远大于FS-6。小麦显性核不育材料只有接受异株正常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