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01.
匹莫范色林(Pimavanserin)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5-羟色胺2A(5-HT2A)受体反向激动剂,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错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其疗效和安全性较现有药物具有明显优势,已于2016年4月29日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本文将从匹莫范色林的药效、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该药物的未来发展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单基因Tal的染色体定位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秉华  邓景扬  杨丽 《遗传》1986,8(2):13-14
我国发现的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单基因Tal 即太谷核不育小麦,开花时颖壳开张角度大,雌 蕊柱头外露,便于接受外来花粉,在麦类育种和 遗传研究中有重要价值。我们采用具有AABB 染色体组型的四倍体硬粒小麦做轮回父本,与 太谷核不育小麦杂交并回交,在回交后代育性 调查和染色体组成的检查中,已经把太谷核不 育小麦的显性不育单基因Tal定位在D组的 某一染色体上Ell。本研究利用Tat基因染色 体组定位的结果和得到的材料,进一步把Tal 基因定位在4D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区域差异,通过分析医药制造业在各省(区、市)的区域分工,了解和把握其分工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构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提供决策依据和可行建议。方法:基于2010-2020年可获得的医药制造业相关指标及数据,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集中度和区位熵等量化指标,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和集聚情况。结果:2010-2020年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的产业集中度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呈现出较高程度的产业聚集。东部地区各省份的区位熵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规模集中度不断提升,区域聚集效应表现较优。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区位熵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位熵整体表现为减少趋势。医药制造业未来有望成为江苏省和山东省的二级主导专业化部门,是北京、江西、湖北和四川4省(市)可选择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结论:医药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集聚化趋势逐步显现,区域分工呈现东、中、西部差异化。期望通过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和服务管理,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4.
小麦Rht10基因与Ms2基因关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秉华  杨丽 《遗传》1988,10(4):1-3
矮变一号是陕西省西安市农科所从小麦品 种矮秆早中选出的矮秆天然突变体,是小麦的 重要矮源之一。陆维忠等〔21和王玉成等[t3l先后 对矮变一号的矮秆性进行了遗传研究,但结果 很不一致。刘秉华(1982年与戴松恩先生私人 通信)根据前人的试验资料和研究结果认为,矮 变一号的矮秆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或一对不完 全显性基因)控制,位于4D染色体上。Izumi等 人把矮变一号的显性矮秆基因命名为Rht10, 并且定位在4D染色体短臂上[191。陆维忠等进 一步明确了矮变一号的矮秆性受控于一对不完 全显性基因〔al0  相似文献   
105.
杨丽  何腾霞  张漫漫  杨露 《微生物学报》2022,62(12):4781-4797
好氧反硝化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反硝化只能在严格厌氧条件下进行的传统认知,为生物脱氮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已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碳源可为好氧反硝化过程提供能量和电子供体,其代谢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效率,因此有必要明确碳源在好氧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的代谢机理。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种类及其对硝态氮与亚硝态氮的代谢途径;系统分析了不同好氧反硝化细菌对碳氮源代谢的差异与代谢机理;综合分析了碳代谢差异对好氧反硝化脱氮过程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深入理解好氧反硝化细菌同时去除碳氮的机理,为提高废水生物脱氮除碳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小麦黄花叶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麦黄花叶病毒 (WYMV)HC分离物为材料 ,合成病毒基因组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病毒RNA1共有 76 2 9个核苷酸 ,编码 1种由 2 40 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切割产生病毒外壳和其他 7种可能的蛋白质 .该病毒的RNA2共有 36 39个核苷酸 ,编码 1种由 90 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可能切割产生 2种非结构蛋白 .WYMV虽然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 (WSSMV)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但是两者间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却分别低于 70 %和 75 % .由此结果可以确认 ,WYMV与WSSMV是大麦黄花叶病毒属 (Bymovirus)的 2种不同病毒 .  相似文献   
107.
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 (Oryzacystatin ,OC)近年的研究进展。巯基蛋白酶抑制剂 (CPI)统称为胱蛋白超家族。OCI含有CPI家族的典型保守序列Glu -Val-Val-Ala -Gly ,这是其抑制活性不可缺少的区段。利用水稻cDNA文库还克隆得到OCII。OCI与OCII之间在序列上有高度的同源性 ,但在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上有显著差异。OC对鞘翅目昆虫有较强的抗虫性。在抗病方面 ,OC可抑制稻瘟病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8.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基因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胶原酶消化,梯度离心,LDL-FACS法分离及纯化小鼠肺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MLMEC),并根据细胞形态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加以鉴定。纯化后的MLMEC形态为多边形、短梭形,呈鹅卵石样排列;它能摄取RB-DiL-Ac-LDL,从而胞浆内出现亮红色颗粒;用抗PECA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接触处呈亮绿色,细胞轮廓清晰可见。用感染法将HSV-TK基因转入MLMEC细胞内,用XTT法显示携带有HSV-TK基因的MLMEC/TK化及基因转移方法的建立将为研究MLMEC在各种病理状况下的作用及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提供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109.
双价抗虫基因叶绿体共转化植株抗虫性及其后代表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苏宁  孙萌  杨波  孟昆  刘春英  倪丕冲  沈桂芳 《遗传》2002,24(3):288-292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Oryzacystatin,OC)基因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和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毒蛋白基因(Bt cry IAc)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共转化烟草叶绿体,获得壮观霉素抗性植株。转基因植株抗棉铃虫试验表明,转双价抗虫基因植株比转单一抗虫基因植株具有更强的杀虫活性。转基因植株后代Southern检测及其遗传学分析试验证明,双价抗虫基因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表现为叶绿体特有的母系遗传规律。 Abstract:The Bt gene and OC gene were cotransformed to tobacco chloroplast with particle bombardment method and spectinomycin resistance tobacco seedlings were obtained.Bioassays showed that the transgenic tobacco containing both genes had enhanced toxicity to the larvae of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zea) by comparison with the plants containing only Bt or OC gene.Southern-blotting analysi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progenies showed that the Bt and OC gene expressed and was inherited maternally to the progenies.  相似文献   
110.
多功能菌群混合施用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蔬菜地黄瓜根围土壤中经分离筛选,得到两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有抑制作用,并能明显促进黄瓜生长的菌株ZJY-1(Brevibacillus brevis)和ZJY-116(Bacillus subtilis).将这两菌株与一株毒死蜱降解菌DSP3(Alcaligenes faecali)按照不同组合处理黄瓜种子,以研究多功能菌群在环境中发挥生态效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这两株具有生防和促生功能的菌株与DSP3按不同组合混合后,对黄瓜的防病促生作用均不受影响.同时对黄瓜根围土中毒死蜱含量检测分析发现,DSP3与这两株细菌混和施用后其降解率与单独施用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实验初步证明,不同功能的菌株混合施用后可以发挥其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