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老鼠进入人类医学研究领域。1900年前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兰彼的一家农场,老鼠开始了受人尊敬的"科学生涯"。生活在这个农场的退休教师、老鼠爱好者爱碧·拉思罗普女士将她的爱好转向商业营  相似文献   
552.
重金属对昆虫的生态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重金属对昆虫生态生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应着重关注的研究方向。短期重金属暴露对昆虫有急性毒性,而长期暴露有引起昆虫对重金属污染产生适应性进化的风险。重金属对昆虫的毒性依重金属浓度、暴露时间和染毒方式而异,也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积累而影响昆虫及其天敌之间的关系。重金属对昆虫的生理毒性包括降低血细胞或血淋巴内的能量物质、引起氧化还原平衡失调、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破坏昆虫细胞或组织的完整性。昆虫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和生态适应包括对重金属的储存和排出,解毒相关蛋白的诱导,甚至重金属耐性的进化。  相似文献   
553.
探讨了外源Ca2+对水杨酸(SA)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增效机制.以番茄灰霉病敏感型品种‘L402’幼苗为材料,分别进行H2O(对照)、SA、SA+Ca和SA+EGTA(Ca2+螯合剂)处理,期间(1~5 d)分析各处理植株叶片活性氧(ROS)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编码基因PR1、PR2和PR3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调查处理3 d后灰霉病情指数.结果表明: 与对照(病情指数为74.8)相比,SA、SA+Ca和SA+EGTA处理的植株叶片灰霉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46.9、38.5和70.3;SA处理明显提高叶片ROS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这些参数在SA+Ca处理的植株中被进一步提高,但在SA+EGTA处理的植株中则被降低;SA处理明显提高了PR1、PR2a和PR3b的表达水平,Ca2+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效果,而EGTA则起抑制作用.SA或SA+Ca处理期间的PR2b和PR3a表达较未处理的对照上调了1~2倍,而PR1、PR2a和PR3b上调了2~5倍.表明Ca2+对SA诱导番茄抗灰霉病具有增效作用,其机理至少与Ca2+和SA协同作用促进ROS形成有关,而ROS作为信号分子增加植株抗病相关酶活性以及PR1、PR2a和PR3b等防卫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4.
The Russian wheat aphid (RWA),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has become a worldwide cereal pest with its dispersion to over 30 countries in this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history of its occurrence around the world, it is postulated RWA originated from western or central Asia. The aphid dispersed gradually to Europe and northern Africa, but its big jump across the ocean to North America is still a mystery. There are two overwintering strategies in RWA. The anholocyclic biotype, often reproducing earlier and more offsprings than the holocyclic one, has greater impact on crops in South Africa and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s on its thermal response, RWA could withstand temperatures below -20℃, while temperatures above 30℃ would be harmful to its survival. The preference to colder condition may determine its distribution on the world. RWA has made great damages to cereal crops worldwide. It caused loss in crop yield by directly feeding on plant nutrition and disturbing the plant metabolism. But its status as plant virus transporter is open to question. By now, the aphid is still a serious pest in many countries and its invasion to more countries and areas maybe continu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ts dispersion apparently needs to be enhanc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555.
小麦拔节和抽穗期喷施植物动力2003(PP2003)能显著提高花后根系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氨酶活性及根系活力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丙二醇含量的增加,从而延缓了花后小麦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556.
中国梁王茶属植物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有关模式和产地标本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Wen&Frodin对该属植物的处理方式 ,对中国梁王茶属MetapanaxFrodinexJ .Wen&Frodin (=NothopanaxMiq .)植物的原有两个变种贡山梁王茶 (Nothopanaxdavidii (Franch .)HarmsexDielsvar.gongshangensisShang)、尾叶梁王茶 (Nothopanaxdelavayi (Franch .)HarmsexDielsvar.longicaudatusFeng)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结果将Nothopanaxdavidii (Franch .)HarmsexDielsvar .gongshangensisShang归入异叶梁王茶Metapanaxdavidii (Franch .)FrodinexJ .Wen&Frodin (=Nothopanaxdavidii (Franch .)HarmsexDiels)做为该种的新异名 ;并将尾叶梁王茶Nothopanaxdelavayi (Franch .)HarmsexDielsvar .longicaudatusFeng移入Metapanax属下 ,命名为Metapanaxdelavayi (Franch .)FrodinexJ .Wen&Frodinvar .longicaudatus (Feng)R .Li&H .Li;此外 ,对国内有关专著中梁王茶属植物的学名作了相应的订正。  相似文献   
557.
Ta1小麦轮选群体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a1小麦 Ms2 创建改良小麦面包品质的优质群体,采用SDS-PAGE法对其2次互交轮回群体C2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93个样品中各HMW-GS及其组成模式的频率不尽相同,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产生频率最高的亚基分别是1、14+15和2+12,各为54.40%、35.75%和60.10%,优质亚基5+10的频率为17.6%; null、14+15、2+12 模式产生频率最高,为13.47%,并有 14+15,5+10 的优质亚基聚合体出现,占5.2%;该群体也产生了亲本不具有的13、16、22亚基及19种新的HMW-GS组成模式.说明利用Ta1小麦轮回选择技术是创造新亚基类型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8.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对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以及基于群体基因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需要对大量样本进行分型.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亟待需要发展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于自动化和高通量的分型技术.利用磁性颗粒"在位"固相PCR(insituMPs-PCR)扩增的靶序列,通过与野生、突变标签探针以及双色荧光(Cy3,Cy5)通用检测子杂交实现对样本的分型.应用该方法,对96个样本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其野生型和突变型样本的正错配信号比大于4.5,杂合型正错配信号比接近1,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59.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转运蛋白3(IFITM3)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系的脓毒症模型中的表达以及胆碱能抗炎模型中的表达。方法:用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24、48、72 h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FITM3蛋白表达水平。用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给予50μM胆碱能受体激动剂GTS-21以及同时给予100 n M胆碱能受体拮抗剂α-BGT刺激细胞24 h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FITM3蛋白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IL-1β的方法验证脓毒症模型和胆碱能抗炎模型的建立。结果:(1)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IFITM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2)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再给予50μM GTS-21,IFITM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而给予100 nMα-BGT后,IFITM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IFITM3蛋白表达降低。给予胆碱能激动剂GTS-21后能够逆转LPS诱导的IFITM3表达的降低,给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α-BGT则能阻断这种现象。IFITM3有可能在脓毒症中发挥保护作用,并且参与了胆碱能抗炎通路抗炎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560.
石蒜绵粉蚧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是近年来我国大陆新记录的一种有害昆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而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27±1℃,RH 70%±5%,12L∶12D)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作为寄主,研究了石蒜绵粉蚧的生殖方式、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石蒜绵粉蚧只能营产雌孤雌生殖,生活史包括卵、1-3龄若虫和雌成虫;卵单个散产且在母体外孵化,孵化时间约24min,雌成虫还能产下一部分不能孵化的卵;若虫期14~22 d,总历期33~64 d;雌成虫繁殖能力强,单头产卵量135~337粒,平均产卵244粒。各龄期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黄色且透明,具一对红棕色的复眼;1龄若虫呈黄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出现齿状突起;3龄若虫呈深黄色,体缘突起明显,尾瓣突出;雌成虫体表的白色蜡粉较厚实,体缘蜡突明显,体色变深,足呈深红色。【结论】从生殖方式、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等方面明确了石蒜绵粉蚧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预示该虫是一种重要潜在的危险性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