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6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手术部位标示是手术安全核查内容之一,也是外科医生容易忽视的环节。探讨如何运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达到提高手术部位标示率,实现“多赢”目标。患者受益,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系数;医生受益,强化医生责任意识;医院受益,保证医疗质量,避免手术部位错误。  相似文献   
982.
荒漠化对毛乌素沙地土壤呼吸及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荒漠化极大地影响着包括毛乌素沙地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壤呼吸及碳固持潜力,因而,可能对区域或全球的碳循环造成一定影响。为揭示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理解荒漠化对毛乌素沙地土壤呼吸及碳固持的影响,根据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类型的研究结果,以毛乌素沙地固定沙地本氏针茅群落(FS)、固定沙地油蒿群落(FA)、半固定沙地油蒿群落(SFA)、流动沙地一年生植物群落(AL)等4个代表毛乌素沙地荒漠化主要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00 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其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和月动态,结合植物群落生产力的野外调查,分析了荒漠化对土壤呼吸速率及碳固持的影响。结果表明:FA、FS、SFA、AL不同月份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变化显著,4个群落5月份土壤呼吸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00 10:00和18:00,但6 9月份土壤呼吸最高、最低值却分别出现在12:00 以后和7:00。FA、FS、SFA、AL在主要生长季(5 9月)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99.79、88.13、47.95、13.82 mg · m-2 · h-1。FS、FA和SFA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显著,5月最低,7月最高,AL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相对较小。FS、FA和SFA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FS、FA、SFA和AL的 Q10值依次为5.87、5.05、4.02、0.64。FS和FA的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湿度显著正相关,而SFA和AL的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湿度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土壤呼吸与1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回归模型表明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解释不同群落土壤呼吸月变化的69% 87%。FS、FA、SF和AL的月土壤呼吸速率与根系生物量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在主要生长季(5 9月)平均根系呼吸速率和平均土壤微生物呼吸随荒漠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FS、FA、SFA和AL根系呼吸与土壤呼吸的比率分别为51.40%、59.99%、70.85%、45.86%。在主要生长季(5 9月)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36.16、18.56、-11.29和-22.49 C g/m2。随荒漠化程度的加重,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逐渐降低。因此,采取合理措施使荒漠化土地向以油蒿或本氏针茅为主的固定沙地演替,有助于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的提高和植物群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983.
连环蛋白P120可在细胞连接处与E-钙黏蛋白结合形成连环蛋白-钙黏蛋白复合体,调控钙黏蛋白介导的细胞黏附作用;在胞质内可与Rho家族GTP酶相互作用调节细胞骨架的运动;在细胞核内可与核转录因子NF-κB和转录抑制因子Kaiso结合,影响炎性反应和细胞增殖.P120对细胞黏附、细胞动力、炎性反应和细胞增殖的影响使其与损伤修复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P120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损伤后修复及肿瘤预防和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4.
2009年9月在广东省南岭采集到5只森林型蝙蝠,其鼻孔突出成短管状,背部毛棕褐色,前臂长34.3~36.8mm;核型为2n=44,FN=50.经鉴定为蝙蝠科管鼻蝠亚科的中管鼻蝠(Murina huttonii),为广东省翼手类分布新纪录.用蝙蝠超声波接收器(Anabat Ⅱ)录制并分析其回声定位声波,为FM型.中管鼻蝠...  相似文献   
98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乳糖的含量。样品经离心除去多糖后,采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外标法定量分析。该法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9,回收率为98.8%,成品测定的CV值为1.2%(<2%),该法定量准确,重复性好,适于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乳糖含量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IL-19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大鼠进行雾化卵清蛋白,制备哮喘模型大鼠。提取哮喘大鼠ASMCs进行培养,分别以1μg/L、10μg/L、100μg/L IL-19干预ASMCs生长。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ASMCs增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IL-19对A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鼠相比,慢性哮喘大鼠ASMCs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经10μg/L、100μg/L IL-19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ASMCs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增殖亦减弱。且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而经1μg/L IL-19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ASMCs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及增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浓度的IL-19可能抑制慢性哮喘大鼠ASM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检测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系统的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病理临床意义,为探索NSCLC的有关发生机制及术后辅助化疗提供有用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128例NSCLC组织中ERCC-1和RRM-1的表达,以10例支气管扩张症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ERCC-1在NSCLC组织中的总体阳性表达率为44.53%(57/128),在对照组肺组织气道上皮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0/10),ERCC-1在NSCLC组织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M-1在NSCLC组织中的总体阳性表达率为75%(96/128),在对照组肺组织气道上皮不表达,RRM-1在NSCLC组织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RCC-1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RRM-1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存在相关性(P<0.05)。NSCLC组织中ERCC-1与RRM-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ERCC-1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NSCLC发生有关;NSCLC组织中存在...  相似文献   
988.
目的研究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作为进一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依据。方法将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6h、12h、18h、24h、30h、36h、42h、48h、54h、60h、72h、84h、96h、120h14个时间组,培养不同的时间后,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用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并绘制增殖指数曲线,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曲线可明显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至24h,在此时间内生长曲线平缓上升,其斜率为0.64。第二阶段为24h至84h,在此时间内生长曲线急剧上升,其斜率为2.69;此阶段中24h至48h时曲线最陡,斜率为3.94,细胞呈指数生长。第三阶段为84h至120h,在此时间内生长曲线走势平直,其斜率为-0.005。②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指数在第一个细胞增殖周期内可以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细胞的数量继续上升增殖指数却降低了。结论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过程分为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和停滞期三个阶段,其潜伏期为0至24h,指数生长期为24h至48h,停滞期为84h以后。单纯用增殖指数等类似的指标作为细胞增殖状态的判断标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一定要将这些指标与细胞数量结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989.
【背景】有机磷化合物作为一类广谱杀虫剂,因其用量大、毒性强且不易降解,在自然界中的残留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目的】有机磷降解酶(organophosphohydrolase,OpdA)可降解多种有机磷化合物,探究其被固定到NiCo_2O_4载体上后用于有机磷化合物的降解效果。【方法】构建含组氨酸标签(histidine tag,His-tag)的OpdA,以pET-28a(+)为载体,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为宿主细胞,在终浓度为1.0 mmol/L的IPTG诱导下表达His-tagged OpdA。采用一步纯化固定化方法,实现固定化酶(OpdA@NiCo_2O_4)的制备。【结果】采用水热处理和煅烧制备了含过渡金属离子的NiCo_2O_4,利用过渡金属离子对酶分子表面组氨酸咪唑基的配位作用,实现了发酵粗酶液中His-taggedOpdA的一步纯化固定化,在优化条件下获得了高稳定性的OpdA@NiCo_2O_4;然后将其用于有机磷化合物的降解,在NaBH_4存在条件下,通过级联反应和降解条件优化,实现了有机磷化合物的高效降解。【结论】该研究不但实现了重组酶的一步分离纯化和固定化,也为有机磷化合物的降解提供了一条安全、高效、环保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0.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患者生活质量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1例,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分析患者有无营养风险,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胃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经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前瞻性随访3、12个月,统计患者近期预后,分析胃癌患者NRS2002评分与SF-36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81例胃癌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3.0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657,95%CI:1.042-2.635)、疼痛分度Ⅲ~Ⅳ度(OR=4.515,95%CI:1.656-12.310)、消化道反应Ⅲ~Ⅳ度(OR=3.947,95%CI:1.599-9.743)是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营养补充(OR=0.899,95%CI:0.846-0.955)是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营养风险组情绪角色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评分低于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胃癌患者NRS2002评分与情绪角色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呈负相关(P<0.05)。营养风险组随访3个月的生存率为95.35%,与无营养风险组的100%比较无差异(P>0.05)。营养风险组随访12个月的生存率为79.07%,低于无营养风险组的94.74%(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营养风险会影响生活质量和近期预后,临床需及时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