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62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71.
王漪  李罡灿  宋艳萍  杜明珠  胡凯  李光 《生物磁学》2013,(27):5336-5339
目的:探讨使用全环境保护的方法是否能减少SAA患者ATG治疗后的感染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一2012年我院血液科所有使用ATG进行IST治疗的SAA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使用ATG时仅进入百级层流病房,未进行如下的全环境保护;实验组患者使用全环境保护,即在使用ATG前进行口服不吸收抗生素、漱口、备皮、清洁灌肠等防护,然后进A.-ff~层流病房用药.入仓后每日均进行皮肤、鼻腔、口腔及肛周的消毒,两组患者的用药时机及联合用药方案均一致,比较两组患者IST治疗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全环境保护下,与对照组相比,其呼吸、消化、口腔、皮肤等系统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且病原茵的检出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全环境保护可明显降低SAA患者ATG治疗后各系统和各类病原茵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而肝细胞向胰岛样细胞转变也是热点之一。本实验应用小分子化合物在体外诱导WB-F344大鼠来源肝上皮样干细胞(简写WB细胞)表达胰腺内分泌前体细胞基因PDX1,建立一种体外诱导WB细胞分化为胰腺内分泌前体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选用5-AZA TSA,RA,ITS等小分子化合物,分两步法直接诱导WB细胞分化为表达PDX1的胰腺内分泌前体细胞,用含有不同浓度5-AZA分化培养基诱导WB分化,摸索诱导分化的最佳条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及实时定量PCR检测部分基因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PDX1的表达。结果:5AZA 5 uM处理2 d,TSA 1 d,RA联合ITS诱导7天,诱导的WB细胞表达PDX1较1-4 uM 5-AZA诱导强,并表达胰腺内分泌前体细胞的相关基因,NGN3,Neurod,NKX2.2,WB表达的Nestin仍持续表达,Insulin1有少量表达。WB表达的肝干细胞基因如ALB,AFP大量下调,标志分化的基因C/EBP下调。结论:5-AZA,TSA,RA,ITS等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诱导肝上皮样细胞WB表达PDX1,并且这种诱导分化的细胞具有胰腺内分泌前体细胞特征。本实验进一步证明在体外微环境中,肝干细胞能向胰腺内分泌细胞转化,而肝细胞增极强,为将来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对于大剂量阿糖胞苷的耐受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选取4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20例患者.两组都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A组患者给予体表面积3 g/m2用量;B组患者给予体表面积2 g/m2用量.一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的治疗效果、神经系统毒性和副作用.结果:治疗一周后,A组患者贫血例数2例(10.00%)较B组患者贫血例数8例(40.00%)少,A组患者所表现的神经毒性头疼、嗜睡、淡漠及惊厥方面较B组患者严重,A组患者所表现的副作用眼球震颤、轮替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均较B组患者严重.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虽具有更好的疗效,基本耐受但其不良反应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974.
非编码RNAs(non-coding RNA,ncRNAs)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且不编码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直接在RNA水平发挥作用,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动植物ncRNAs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而真菌ncRNAs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真菌中也发现了不少种类的ncRNAs,如snoRNA派生的ncRNAs、长片段ncRNAs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干扰小RNA(smallinterfering RNAs,siRNAs)、Killer双链RNA病毒,及丝状真菌的新型ncRNAs等.这些ncRNAs在真菌中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基因的转录翻译、RNA加工修饰、染色体结构稳定性,以及真菌致病性等.因此,研究真菌ncRNAs不仅能为了解真菌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和生长提供重要信息,也能为阐明致病性真菌的致病机理提供新思路,对真菌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真菌ncRNAs的发现、起源、分类、生物学功能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真菌ncRNAs提供一定的理论与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75.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呼吸生理试验,研究了盐度10的水体中不同K+、Ca2+浓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存活率、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浓度3.78 ~ 435.30 mg-L-1(对照组为117.55 mg· L-1)和Ca2+浓度11.01 ~ 1535.90 mg·L-1(对照组为116.59 mg· L-1)水质条件下,大鳞鲃幼鱼存活率均为100%.96 h高浓度K+的LC50为515.01 mg· L-1,低浓度Ca2+的LC50为5.47 mg·L-1.在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中,低浓度K+组[(3.75±0.17) mg·L-1]大鳞鲃幼鱼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高浓度K+组[(451.67±10.23) mg· L-1]耗氧率在前48 h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72和96 h与对照组[(115.29±0.68) mg·L-1]相比,耗氧率显著提高(P<0.05);临界窒息点和绝对窒息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Ca2+试验中,高Ca2+组[(1290.10±15.75) mg·L-1]和低Ca2+组[(8.87±0.34) mg·L-1]表现为相同趋势,即前24 h时高浓度Ca2+组和低浓度Ca2+组耗氧率均比对照组[(117.57±1.68) mg·L-1]有显著升高(P<0.05),48 h后,高浓度Ca2+组和低浓度Ca2+组耗氧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并持续至96 h试验结束.无论低浓度Ca2+组还是高浓度Ca2+组,大鳞鲃幼鱼的临界窒息点与绝对窒息点都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大鳞鲃幼鱼对水体中K+、Ca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尤其是低浓度K+和高浓度Ca2+.  相似文献   
976.
对北美切斯比克海湾99个河口海岸带地理特征(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河口宽度、海岸线分形维度、流域面积与河口面积比、高分辨率平均波浪高度和沉积物等)对1984-2009年间沉水植被丰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盐度分区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以及相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盐度分区下,沉水植被丰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沉水植被丰度与海岸带地理特征各单因子之间呈微弱相关性(-0.157≤r≤0.442),其中,沉水植被丰度与河口宽度(r=0.442,P<0.001)、分形维度(r=0.290,P=0.007)和平均波浪高度(r=0.306,P=0.002)相关关系相对较高,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类回归树模型分析表明,影响沉水植被丰度的海岸带地理特征因子依次为流域与河口面比、河口分形维度、盐度和平均波浪高度,共可解释沉水植被丰度空间变异的60%以上.研究表明,海岸带地理特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区域沉水植被丰度,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特征因子对沉水植被丰度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整体呈现出多因素综合的复杂影响.研究结果对切斯比克海湾沉水植被的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7.
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对快速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控制番茄根际水势和叶片离体的方式设置了水分胁迫处理,测算了光合诱导过程中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CO2补偿点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000μmol·m-2·s-1光诱导下,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缩短为对照的1/3,气孔导度(gs)快速增大为对照的1.5倍.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光饱和点(LSP)比对照降低了65%~85%,而光补偿点(LCP)比对照增加了75% ~100%,缩小了番茄叶片利用光能的有效范围.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叶片最大光合能力(Amax)低于对照40%以上,暗呼吸速率(Rd)增大了约45%.可见,快速水分胁迫处理使番茄叶片气孔迅速开放,光合诱导初始阶段消失.水分胁迫导致植物利用光能的效率和潜力降低是植物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气孔调节是番茄适应快速水分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78.
赖草属植物的分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草属(Leymus Hochst.)为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中的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属,属内多数种类是优良牧草,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业良种繁育、畜牧业牧草改良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该属在分类学上是一个疑难属,在属的界限、属下组系的划分,以及类群间演化关系上问题较多。对赖草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综述,为赖草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79.
在重金属盐不可逆沉淀蛋白质的验证实验中,硫酸铜常被推荐用作沉淀剂,但普遍实验现象证明此沉淀并非不可逆,因而导致理论与实验结果的矛盾。对重金属沉淀蛋白质的现象从机理上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实验的改良方案为:更换沉淀剂为汞离子。  相似文献   
980.
应用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wsp、ftsZ和16SrDNA基因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法对采自江西省南昌、九江和赣州等3地桔园内的东方钝绥螨、江原钝绥螨、尼氏真绥螨、巴氏新小绥螨、桔全爪螨和酢浆草如叶螨等6种常见螨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采自南昌桔园内的酢浆草如叶螨体内检测到Wolbachia感染,其wsp、ftsZ和16SrDNA基因长度为593、758和896bp,Genbank登录号依次为GQ162482、GQ162483和GQ162484,而其他5种螨体内均未检测出Wolbachia的感染;同时通过对酢浆草如叶螨体内感染的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得出其与B大组的Epo组的Wolbachia株十分相近,可能是相近或相同的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