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62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探究雌激素受体2 (Estrogen receptor 2, ESR2)基因在绵羊各组织的表达及其多态性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SR2基因在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群体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誖SNP技术对多羔品种绵羊(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和单羔品种绵羊(苏尼特羊,草原型藏羊,滩羊) ESR2基因g.73324006C>T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半定量PCR表明,ESR2基因在单、多羔小尾寒羊子宫中高表达,在其它组织中等或低丰度表达;单羔群体、多羔群体间荧光定量PCR表明,ESR2基因在单羔小尾寒羊垂体表达量显著高于多羔小尾寒羊(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g.73324006C>T在小尾寒羊群体中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在滩羊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0.25T在小尾寒羊群体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表明,g.73324006C>T位点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产羔数及平均产羔数均显著关联(p<0.05),CC型各胎产羔数均高于TC型。与FecB (A746G)基因组合后发现,GG-CC和AG-CC基因型母羊产羔数显著高于AA-TC、AA-CC、AG-TC基因型组合(p<0.05)。综上,ESR2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密切相关,g.73324006C>T可作为绵羊产羔性状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52.
静原鸡ELOVL5基因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3.
目的:分析小儿消化性疾病的胃电图变化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胃镜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经胃镜和病理学两种方式诊断为消化性疾病的患儿5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无胃肠道疾病的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胃电图参数(频率均值和波幅均值),54例胃电图诊断后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消化性疾病患儿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溃疡面积的关系。结果:各组胃病患者胃电慢波频率均值各不相同(P0.05),三组患者胃电慢波波幅均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浅表性胃炎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组患者胃电慢波频率均值、胃电慢波波幅均显著低于胃溃疡组(P0.05);浅表性胃炎组患者胃电慢波频率均值显著低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组(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组患者胃电慢波波幅显著低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浅表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达90.00%,胃溃疡符合率为60.71%,胆汁反流性胃炎符合率为83.33%。HP检测结果显示,HP阳性患儿占总例数的77.78%(42/54),HP阴性患儿占总例数的22.22%(12/54);HP阳性组患儿淋巴滤泡形成、胃黏膜萎缩、胃黏膜炎性活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组溃疡范围2 cm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HP阴性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消化性疾病胃电图存在餐后NSWP的下降及节律过缓的上升,胃电图检查和胃镜检查在诊断上有较高的符合率,HP感染科引起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可作为小儿消化性疾病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954.
近期国外生物经济战略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2000年左右的世纪之交,生物经济概念开始兴起,美国政府率先提出《促进生物经济革命:基于生物的产品和生物能源》战略计划,并引发了"生物经济能否取代信息经济"的大讨论。随后,欧盟、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提出有关生物经济的战略和报告,美国于2012年发布《国家生物经济蓝图》,再次强调生物经济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了生物经济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生物科技领域进一步展现出巨大  相似文献   
955.
目的:乳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易于侵袭转移特性与其对患者的危害直接相关,因此,探究其产生的分子机制,对其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静息巯基氧化酶-1(QSOX1)是巯基氧化酶家族成员之一,有研究证明其对细胞内蛋白质折叠过程中二硫键形成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由于QSOX1在乳腺癌和胰腺癌等多种癌细胞中过表达,将探索QSOX1对乳腺癌细胞过度增殖和侵袭转移方面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QSOX1基因敲除和敲入的乳腺癌细胞模型,检测分析QSOX1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分裂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QSOX1基因敲除和敲入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其与对照野生型组细胞相比,QSOX1基因敲除株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癌细胞在体外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而QSOX1基因敲入株的增殖能力和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却明显有提高。结论:初步揭示了QSOX1在癌症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和设计靶向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56.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然好  魏琳沅  张海萍  陈利顶 《生态学报》2020,40(10):3526-3536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亟需从其内涵、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归纳。运用文献计量梳理国内外文献,归纳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在河流自身、人类需求、管理目标3个方面的内涵;并从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河流生境、水质、水量、气候变化等几个方面归纳了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和机理;明确了现有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包括指示生物法、综合指标法、数学模型法等,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评价指标和水陆耦合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流域整体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跨区域的综合评价对比、多学科评价指标、河流廊道等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7.
以从梭梭根际分离得到的促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WM13-24为供试菌株,大肠杆菌DH5α和枯草芽孢杆菌GB03分别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研究WM13-24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0,150和300 mmol/L)下,接种WM13-24提高了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长和根系活力。尤其是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处理的黑麦草植株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4.05%和53.79%,根长和根系活力分别显著提高69.21%和49.47%(P < 0.05);300 mmol/L NaCl胁迫下,根长和根系活力分别显著提高24.07%和58.48%(P < 0.05)。2)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接种WM13-24提高了黑麦草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尤其是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显著提高黑麦草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64.21%,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4.56%和54.24%(P < 0.05)。3)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接种根际有益细菌提高了黑麦草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叶片渗透势,尤其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分别显著提高黑麦草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84.41%和82.71%(P < 0.05)。4)接种根际有益细菌提高了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黑麦草地上部和根中的K+含量,降低了Na+含量,从而提高了K+/Na+比,尤其是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WM13-24显著提高根中的K+/Na+比87.93%(P < 0.05)。本研究结果为利用荒漠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提高草类植物耐盐性和在盐碱地区建植牧草和草坪草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58.
张勇  岳海涛  刘振亚  李丽萍  田昆  郑秋竹  张昆 《生态学报》2020,40(18):6427-6433
草本沼泽是横断山区重要的湿地类型,为探明横断山区草本沼泽湿地水体中总氮、硝氮和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于2014—2017年在横断山区对典型草本沼泽湿地开展水样采集和分析工作,同时收集降水量、地表大气温度、水温、水深、人口数量、GDP、家畜数量等环境数据。结果表明:1)横断山区草本沼泽湿地水体中总氮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总氮含量随纬度和海拔增加而下降,水温是控制这种地带性特征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经度增加,水体中总氮含量也显著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是导致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2)横断山区沼泽湿地水体中硝氮和氨氮含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趋势不明显;3)随经度和纬度增加,沼泽湿地水体中硝氮含量逐渐增加,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深和水温;4)随经度增加,沼泽湿地水体中氨氮的含量逐渐增加,但氨氮含量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9.
红外相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中,这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策略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共布设46~51个相机位点(网络),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内的鸟兽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获得鸟兽独立有效照片10149张,其中兽类占88%(8932张),鸟类占12%(1212张)。经鉴定,兽类14种,鸟类34种,其中包括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领角鸮Otus lettia )。本次调查发现丘鹬(Scolopax rusticola)、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na)、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白腹鸫(Turdus pallidus)、红尾斑鸫(Turdus naumanni)及斑鸫(Turdus eunomus)为该区域新纪录鸟类。兽类中相对丰度指数最高的前3种动物分别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 (56.85)、华南梅花鹿(16.25)和野猪(Sus scrofa) (13.91),鸟类中相对丰度指数最高的3种动物是白鹇(6.49)、棕噪鹛Garrulax berthemyi (2.43)和勺鸡(1.54)。另外,鸟兽物种数在1051~1259m海拔段显著高于851~1050 m海拔段;阔叶林的物种数显著高于针叶林的物种数,然而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物种数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相机能够有效调查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的鸟兽多样性,该调查法对于监测大中型兽类和部分鸟类具有一定优越性,所采集数据对保护区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0.
行为时间分配是动物对资源获取和风险防御的权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了可可西里冬季(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表现,并将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首先,本文通过对比青藏铁路运营前后两个交配季(2003-2004年建设期和2017-2018年运行期)之间雄性藏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探讨青藏铁路的出现对雄性藏羚行为的影响。随后,基于2017-2018年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数据,分析了年龄对其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建设期相比,雄性藏羚的觅食和“其他”行为时间比例明显增加,而警戒和卧息的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降低,这说明铁路稳定运营后对雄性藏羚的影响降低。交配群中成年雄性藏羚的警戒、移动,以及“其他”行为中的繁殖行为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亚成体,而觅食和卧息行为时间比例显著低于亚成体, 这与交配群中不同年龄雄性个体所处的地位等级有关。成年雄性藏羚在交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更多配偶资源,增加警戒和移动,减少觅食和卧息有助于其维持交配群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