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882.
块根类的形态建成与种子或果实的建成,有很大的差别。块根形成通常无一定的开始期,亦无一定的终止期。二次增厚的范围很大。所以块根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在农业上,块根类有很大的潜在生产量。它的形态建成的过程,开始期与终止期,要受外界环境及地上部的枝叶生长及开花结实的影响。容易人为的控制。如甘藷的块根的形成,要求较低的气温(尤其是夜间的温度),及较短的日照。每株块根可以重达30—40斤,也可以根本不膨大。  相似文献   
88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当前跨国迁飞性重大害虫,云南是其重要虫源地及其向内地迁移的重要通道。生殖行为是性选择和物种进化的重要基础,基于生殖行为的害虫监测和防治策略也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模拟自然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择偶情况,采用永久配对和每日更换配偶两种处理,对草地贪夜蛾成虫一生(约10 d)的生殖行为和节律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该蛾在羽化当日(0日龄)即出现召唤和求偶行为但无交配发生,在1日龄开始出现交配行为并在2日龄开始产卵,从2日龄到6日龄期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生殖活动,之后开始下降。雄虫求偶与雌虫召唤在节律上有较高的同步性,交配高峰多出现在召唤和求偶高峰之后。每日更换配偶与永久配对相比,雌蛾表现出较高的求偶频率和持续时间,较高交配比率和频率。雌虫在遇到新配偶或与新配偶交配后,会延缓产卵或下调产卵速率。从性选择理论来看,这些行为策略将有助于雌虫获得物质或基因利益,值得进一步探究。交配次数、召唤时长与雌虫寿命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前5 d产卵速率与雌虫寿命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早期产卵量较高的雌虫寿命较短,符合早期繁殖-后期存活基因拮抗假说。  相似文献   
884.
针对新疆传统维吾尔族特色食品玛仁糖含糖量较高、储藏期较短的缺点,研发新型低糖玛仁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新疆特色药食兼用植物为主要原料进行低糖玛仁糖配方试验,以石榴皮多酚为主要原料,优化天然抗氧化剂的复配试验,以延缓玛仁糖的油脂氧化、哈败,延长玛仁糖的货架期,为新型低糖玛仁糖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5.
草原革蜱是新疆地区常见的蜱种之一。该蜱能够携带和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病原体。为了分析该蜱在新疆的潜在分布模式, 本次预测分布采用了生物气候数据变量数据, 以及草原革蜱GPS出现位点的元数据, 其中包含48个甄选GPS位点, 用以进行MaxEnt分布预测分析和响应曲线分析。 预测分布结果显示, 草原革蜱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最适宜生存的区域在准噶尔盆地西缘、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地区、塔城地区、天山南坡以及巴音布鲁克草原。模型的AUC值通过10折交叉验证得出, 最终输出的MaxEnt模型的平均AUC值为0.856 ± 0.044(SD), 表明该模型较为可靠。响应曲线及贡献率结果表明, 6个生物气候变量中, 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等温性(Bio03)和年平均气温(Bio02)对模型的贡献率总计达到了88.5%, 表明草原革蜱较适宜生存的区域分布在降水量和年均气温较高的区域。本次分布预测模型是基于MaxEnt算法得出的, 首个用于分析新疆地区草原革蜱分布的模型。该MaxEnt预测分布模型将有助于新疆地区蜱类种群分布研究、蜱传病原体检测以及蜱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