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8篇 |
免费 | 188篇 |
国内免费 | 769篇 |
专业分类
24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12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1篇 |
1964年 | 4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比较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与胃肠营养两种喂养方式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结合静脉营养方案,胃肠营养组先采用静脉营养,患儿吞咽功能协调后经口喂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效果、喂养不耐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每日体重增长显著高于胃肠营养组,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生理体重下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达到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均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呕吐、胃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两组腹胀、腹泻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发生率显著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两组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喂养效果良好、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方式是一种针对早产低体重儿良好的营养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南海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 研究利用线粒体DNA COⅠ(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部分序列对7个群体共191个栉江珧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 在600 bp长的序列中, 共检测到113个核苷酸变异位点, 定义了73个单倍型。南海北部栉江珧总体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996)和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0.0257), 但L1组内6个群体(汕头、阳江、湛江、海口、琼海、北海)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133—0.928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33—0.0045)。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支系图将7个群体划分为L1和L2(防城港群体)两大类群, 但L1组单倍型并未表现出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谱系结构。Fst分析显示, L1组内6个群体间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Fst= –0.0200— –0.0055, P>0.05), 但L1组与L2组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8729—0.8821, P<0.01)。L1组的Tajima’s D检验(D= –2.3190, P=0)和Fu’s Fs检验(Fs=–26.8316, P=0)均为显著负值, 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呈明显的单峰分布; L2组的Tajima’s D检验(D=–1.4320, P=0.0565)为不显著负值, Fu’s Fs检验(Fs=4.9540, P=0.9620)为不显著正值。以上数据说明, L1组和L2组栉江珧可能已经分化为两个群体, L1组内6个群体具有频繁的基因交流, 导致了较高的遗传同质性。 相似文献
83.
辅调节因子在核受体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受体 ( nuclear receptor)在增强或抑制基因转录时 ,需借助于诸多辅调节因子的协同作用 ,使调节更为精细、有效及特异 .辅调节因子 ( coregulator)可区分为辅激活因子 ( coactivator)和辅抑制因子 ( corepressor)两大类 ,均具有多种功能各异的蛋白质因子 ,分别汇聚于核受体上构成不同复合体 .它们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 1 )促使核小体中的组蛋白乙酰基化 ,导致与 DNA的结合松散 ;或脱乙酰基 ,而使组蛋白与 DNA的结合回复紧密状态 ,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录或封闭转录的局部环境 ;( 2 )作用于通用转录因子及 RNA聚合酶 ,以激活转录或抑制转录 . 相似文献
84.
MICA基因微卫星多态在中国13个群体中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13个群体(云南汉族、广东汉族、山东汉族、白族、傣族、拉祜族、黎族、纳西族、撒拉族、畲族、土族、佤族和云南藏族)共577例无亲缘关系的研究对象的DNA样本进行MICA基因微卫星扫描分型,获得了该微卫星的不同等位基因在各群体中的遗传数据。结果表明,该微卫星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并有较高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是一个有用的遗传标记,在人类进化研究、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基因作图与定位以及疾病诊断方面可能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磷酸酶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4个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活性随演替阶段和土层深度变化显著;随坡位变化不显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原生林次生林≈乔灌林草地;磷酸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各层次之间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粉砂、砂粒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土壤全钾、容重、粘粒含量呈负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演替阶段和裸岩率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很大;坡位、坡度和坡向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黄褐斑应用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 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期
间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117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即激光组、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各39 例。
激光组单纯应用激光治疗,药物组应用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
生素C 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及黄褐斑颜色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后黄褐斑面积及
黄褐斑颜色评分显著低于激光组、药物组及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及药物组(P<0.05)。药物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其他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 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确切,
可以有效改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7.
基于随机效应的兴安落叶松材积生长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80株人工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和Logistic生长模型,分别考虑单木效应和样地效应,利用S-PLUS软件中的NLME过程拟合非线性材积生长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考虑单木效应影响时,b1、b2、b3(分别代表Logistic模型中的渐进、尺度和形状的随机参数)同时作为随机参数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当考虑样地效应影响时,b1作为随机参数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基于单木效应和样地效应的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基本模型(Logistic生长模型),考虑单木效应影响的混合模型的精度高于考虑样地效应影响的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效应模型不但能反映单木材积的总体平均变化趋势,还能反映个体之间的差异;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校正随机参数值能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究分析肾康汤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肾康汤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情况。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15.8±5.9)mmol/L、血肌酐(298.6±125.8)μmol/L及内生肌酐清除率(21.9±8.6)m L·min~(-1)·1.73m~(-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远远高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肾康汤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脂类转移家族蛋白基因编码一类参与脂类转运及代谢的蛋白。本研究旨在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3个脂质转运家族蛋白基因的突变株,检测及分析突变体与紫云英共生条件下的表型及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预测转脂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功能,采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目标基因在自生和共生条件下的表达特性,通过插入突变技术构建目标基因突变株,并进行植物盆栽实验考察其共生表型。【结果】MCHK-5577、MCHK-2172和MCHK-2779基因编码蛋白属于START/RHO alpha_C/PITP/Bet_v1/Cox G/Cal C(SRPBCC)超家族,包含脂类转移结构域,参与脂类转运或代谢,与百脉根等中慢生根瘤菌相应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达95%以上。这3个基因在共生条件下的表达水平都增高。分别构建了MCHK-5577、MCHK-2172和MCHK-2779基因突变菌株,与野生型菌株7653R相比,接种突变株MCHK-2172mut、MCHK-2779mut和MCHK-5577mut后的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脂质转移家族蛋白基因在共生互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突变后明显影响共生固氮表型。本文的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脂类转移蛋白在共生固氮作用中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