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家蚕近交系IS-c108A的遗传纯度,为家蚕实验动物化的培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经过筛选的20条随机引物对家蚕近交系IS-c108A(F10)的3个蛾区各30个个体和该近交系的亲本系统c108、对照实用化品种871各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计算个体间和蛾区间的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结果家蚕近交系IS-c108A(F10)的3个蛾区内的多态性带频率分别为1.807%、1.841%、1.841%,平均为1.830%;起点亲本c108个体间多态性带频率为7.207%,对照品种871个体间的多态性带频率为7.08%;而近交系IS-c108A与c108之间的多态性带频率为49.20%,c108和871品种之间的多态性带频率为58.33%。家蚕近交系IS-c108A10的3个蛾区内个体之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99581、0.99555、0.99551,总平均为0.99562。结论家蚕近交系IS-c108A(F10)已具有较高的遗传纯合度,家蚕具有易于获得高纯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2.
干旱胁迫诱导下植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干旱胁迫能够诱导植物表达大量的基因 ,研究这些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为植物抗旱的定向育种创造条件。本文系统介绍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可溶性糖合成有关的基因、离子和水分通道及Lea蛋白基因的表达 ,以及与这些基因表达相关的调控元件和因子 ,干旱胁迫信号转导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3.
典型农业生态工程运行机制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典型农业生态工程结构的研究,分析了生态农业系统的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结构多样性与主导性关系的协调问题,是目前制约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根本问题,山东省西单村农业生态系统之所以以前期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后期出现减缓趋势,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其系统的结构多样性比较高,结构多样性指数最高达0.6556,结构链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协调性超过90%,而系统实际主导性则较低,结构主导性指数最高为0.2574,系统的最高协调性指数只有0.1327,因此,要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系统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4.
拜泉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资产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兵友  徐玉新  王如松 《生态学报》2002,22(12):2260-2263
利用指标相对评价法,选择7个关键指标,对黑龙江省皋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评价得出,该县生态资产从20世纪70年代末仅占系统自然生态资产总量的13.75%上升到目前的25.21%,说明生态农业建设对缓解生态资产的耗竭,提高其积累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西藏林芝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藏林芝地区药用蕨类植物 39种 ,从产地、生境、海拔范围、性味、功效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典型农业生态工程结构的研究,分析了生态农业系统的运行机制.结果表明,结构多样性与主导性关系的协调问题,是目前制约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根本问题.山东省西单村农业生态系统之所以前期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后期出现减缓趋势,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其系统的结构多样性比较高,结构多样性指数最高达0.6556,结构链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协调性超过90%;而系统实际主导性则较低,结构主导性指数最高为0.2574,系统的最高协调性指数只有0.1327.因此,要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系统结构的协词性.  相似文献   
27.
28.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铁铝氧化物、各形态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旨在探究土壤磷对森林转换的响应和驱动土壤磷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米槠人促林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无定型铁是影响淋溶层土壤磷的主要因子,而在淀积层,则是酸性磷酸酶、游离型铁和总氮起主要作用;土壤生物化学属性和微生物特性都会影响着不同形态土壤P的积累,其中土壤中的水分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调控土壤磷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更有利于森林土壤磷的储存和供应,有助于维持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29.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铁铝氧化物、各形态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旨在探究土壤磷对森林转换的响应和驱动土壤磷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米槠人促林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无定型铁是影响A层土壤磷的主要因子,而在B层,则是酸性磷酸酶、游离型铁和总氮起主要作用;土壤生物化学属性和微生物特性都会影响着不同形态土壤P的积累,其中土壤中的水分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调控土壤磷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更有利于森林土壤磷的储存和供应,有助于维持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亚热带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去年生物学通报所载的有关仙人掌科(Cactaceae)植物开花的情况,如江苏师范学院臧穆同志写的“昙花”及浙江省立金华中学胡步蟾同志写的“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学课外研究小组的活动”两文。他们都认为仙人掌科植物开花是很稀奇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