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静息细胞法对中国根霉12#菌株所产生的一种能抑制芽孢杆菌生长的物质的代谢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碳源类物质对这种抑制剂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抑制剂的合成与菌体蛋白合成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42.
几种效应物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利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生物转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添加效应物的方法来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谷氨酸钠,海藻酸钠,聚乙二醇,甘油,锌粉,氮气等对PAL的稳定性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在转化液中添加1.0g/L锌粉和20g/L谷氨酸钠作为效应物,L-苯丙氨酸积累浓度提高55%,该两种效应物对PAL的稳定性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43.
九华山土壤跳虫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九华山4种生境中共获土壤跳虫5904个,分隶10科52属,等跳科有14属,数量占各科总数72.09%,其中以符跳属个体数占绝对优势,不同群落组成成分及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层中种、数量丰富,若以土层和Aoo层总和计算,则有高海拔生境各落比低海拔多的趋势,灌丛草甸土壤跳虫群落的H和E值高而且季节变化不大,秋冬季节各群落种、数都有增加,而以山上两个群落Aoo层增加更多,表聚现象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44.
45.
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氢同位素比率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树木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氢元素(H)主要源于大汽水,经植物光合与生理代谢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近年来,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氢同位素比率(δ2HLM)作为新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的代用指标,重建了多个地区的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及气候变化信息,展现了其特有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现有树轮δ2HLM测定的详细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树轮木质素含量、单体组成等方面对树轮δ2HLM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阐述了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同位素指标现有研究成果。中纬度地区森林树轮δ2HLM在记录气温变化和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树轮δ2HLM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 1) 研究区局限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研究对象局限于针叶树种;2) 高分辨率树轮δ2HLM研究有待开展,以弥补硝化纤维稳定氢同位素记录的局限;3) 树轮δ2HLM在植物生理和森林生态研究方面的潜力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46.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线粒体膜受到破坏、呼吸链受到抑制、酶活性降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损伤等都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现就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解脲脲原体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近年来其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寻找一种全新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体外活性的影响。选取解脲脲原体两种生物群(Parvo生物群及T960生物群)代表菌株,包括标准株及临床株,与系列稀释的2.5~0.039 062 5 mmol/L光敏剂甲苯胺蓝孵育20 min或60 min,再以(633±10)nm红光照射,设置48、102、204和408 mJ/cm2共4组能量密度,48 h后判读结果。观察不同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甲苯胺蓝浓度、光照能量密度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灭活解脲脲原体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两种生物群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敏感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在体外对解脲脲原体有明显灭活作用。在光照能量密度及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固定的前提下,这种灭活作用随甲苯胺蓝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单一633 nm红光光源在408 J/cm2及以下的能量密度对解脲脲原体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在甲苯胺蓝浓度及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固定的条件下,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的灭活作用随光照能量密度(48~408 mJ/cm2)的增加而增强;随甲苯胺蓝孵育时间(30~60 min)延长,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的灭活作用有增强的趋势。结果提示,解脲脲原体两种生物群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的敏感性相似。本研究证实,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在体外能有效灭活解脲脲原体,有望成为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近年来,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由于手段和技术的更新,资料大量积累,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成为植物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对过去近五十年的研究作了回顾,并从分子系统学、分支系统学、花原基发生的形态学、花发育的分子遗传学及白垩纪花和其它生殖结构化石研究等五个方面对该领域在最近十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今后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作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49.
50.
利用染色体消除法获得太谷核不育小麦纯合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受单个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1)控制,其不育株总是杂合(Ta1ta1)的,纯合不育株(Ta1Ta1)并不存在。实验以太谷核不育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为母本和玉米(ZeamaysL.)杂交,利用杂合子和幼胚细胞分裂过程中父本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经过激素处理、幼胚拯救和染色体人工加倍,成功地获得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纯合显性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Ta1Ta1),并利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将这一宝贵新种质长期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