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种快速有效的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枯草芽孢杆菌的膜,壁结构较为特殊,且外分泌酶活力较高,这些给染色体的提取造成一定的困难。根据多次提取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DNA的经验并参考文献^[1-3],改进后得到一种快速有效的提取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DNA的方法,这一方法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DNA,构建基因文库及利用PCR方法调取某个基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2.
谢君  孙迅  任路  张义正   《生物工程学报》2001,17(5):575-578
草本植物,包括农作物秸杆的木质素主要是由松柏醇、芥子醇和对香豆醇的脱氢聚合物和对香豆酸组成[1,2],是结构复杂、稳定、多样的生物大分子物质.虽难于被一般微生物降解,但自然界中仍存在一些可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白腐真菌是最重要的一类,它们通过分泌漆酶(Laccases,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s,LiP)、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dependent peroxidases,MnP)、纤维素酶(Cellulas-es,Cel)和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s,Hcel)等降解植物生物质.由于白腐菌在造纸工业中的生物制浆和纸浆生物漂白、环境保护等方面[4]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倍受关注. 本研究选用在液体培养基中产酶能力强且产酶较快的白腐真菌侧耳sp2和粗毛栓菌[5]进行固体培养,研究它们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和降解植物生物质的能力.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3.
关于古代中国与美洲的联系 ,我们还可以从国外高新科技的研究成果方面得到印证。据1993年12月9日《文萃》转摘自《新华每日电讯》的文章《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国》称 :长期以来 ,科学家们认为许多美洲印第安人是早期横渡太平洋的中国水手的后裔。美国生物化学家通过对印第安人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析为这种看法提供了佐证。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墨里大学的道格拉斯·华莱士教授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现在活着的美洲印第安人的部分DNA与亚洲、波利尼西亚群岛和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人的DNA是相同的。这种线粒体DNA中…  相似文献   
114.
几种添加物对D—核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物质对D-核糖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含量为25g/L,D-核糖产量达到最高,为65g/L。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粉及山梨醇亦有利于D-核糖的积累,当粉与山梨醇的添加量分别为10g/L及40g/L时,D-核糖产率分别增加7.8%、4.7%,而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丙二酸可抑制D-核的分泌,在40ml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ml丙二酸后,D-核糖的产率下降73.8%。甲醇也可抑制D-核糖的积累,当发酵培养基中的甲醇添加量为16g/L时,D-核糖产率下降66.2%。  相似文献   
115.
玉米浆对转酮酶缺陷型短小芽孢杆菌菌株成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研究D 核糖发酵过程中发现 ,培养基中玉米浆的含量直接影响着菌体的形态及D 核糖产量。在不同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玉米浆 ,镜检菌株的生长情况 ,并测定发酵培养基中D 核糖的产量。研究表明 ,转酮酶缺陷是突变株在菌体生长过程中出现链状的内因 ,而玉米浆中所含的芳香族氨基酸是转酮酶缺陷型突变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链状的外因。  相似文献   
116.
117.
新月弯孢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赓  杜连祥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1):21-23
以从自然界中筛选的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D-1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将培养至16h的D-1菌丝体经DTT溶液处理30min后,用溶壁酶和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于30℃下酶解4h,原生质体释放量达到6.0×10个/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8.3%。  相似文献   
118.
深层培养中赭曲霉菌球对坎利酮11α羟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球的松散程度和菌球直径通过调节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和接种量来实现。实验结果证明直径越小,结构越松散的菌球可以获得高11α羟基坎利酮转化率。7L罐可以形成颗粒小,且松散的菌球。终了转化率92%,且节省了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119.
简单节杆菌3-甾酮-1-脱氢酶(KSDH),是甾体母核降解的关键酶,属于黄素蛋白类,并且是一种膜蛋白。膜蛋白的高效表达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尝试利用三种不同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pET-30a/BL21(DE3)、pET-40b( )/BL21(DE3)和pTrc99A/JM109对C1,2位脱氢酶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蛋白的表达量和酶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出最适的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20.
食用观音座莲(Angiopteris esculenta)是独龙族(中国云南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重要的野生代粮植物,其地下部分可用于加工蕨粉以制作食物。为深入调查和记录独龙族利用食用观音座莲的传统知识,该文采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食用观音座莲相关的传统知识进行调查和记录,并运用食品科学的方法对蕨粉的基本成分、形态、理化性质及糊化特性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1)食用观音座莲在独龙族的传统生计中有多种用途,定量分析表明其食用用途的相对引用频率(RFC)远大于其他用途,说明食用是独龙族利用该植物最主要的方式。(2)独龙族使用传统方法采集食用观音座莲膨大叶柄基部和根茎加工并食用蕨粉主要原因是蕨粉中富含淀粉,其总淀粉含量为86.2%,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3)蕨粉具有较好理化性质,其中冻融稳定性和凝沉稳定性较强,可用于冷冻食品和淀粉产品的生产、加工;回生值和衰减值远低于常见淀粉,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且不易回生。综上表明,食用观音座莲蕨粉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能,通过人工栽培提高产量,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促进偏远地区乡村振兴。该研究为食用观音座莲后续的加工利用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