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Pvu II多态性与产仔数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柳淑芳  杜立新  闫艳春 《遗传》2002,24(3):267-270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能调控雌激素的合成,影响繁殖功能。将ESR基因作为控制猪产仔数的候选基因,分析其Pvu II多态性与高产猪种莱芜猪和国外引进猪种长白猪产仔数的关系。序列分析发现,PCR扩增区56bp的Pvu II酶切片段位于RFLP分析获得的37kb正向序列的起始部分。因ESR基因在高产仔数的莱芜猪中的Pvu II多态性分布不能证实B基因为优势基因,故推测37kb条带对该猪种产仔数可能不起决定作用。 Abstract:Estrogen receptor (ESR) can regulate the synthesis of oestrogen and affect the reproduction of swin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vuII polymorphisms at estrogen receptor gene and litter size was analyzed in Laiwu breed and Landrace breed by candidate gene method.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56bp of PvuII polymorphisms was the same as the beginning sequence of 37kb of RFLP.The distribution of PvuII polymorphisms also could not prove that B gene was a superior gene,and there was no decisive effect of 37kb band on litter size in pigs.  相似文献   
992.
由成年转基因山羊体细胞而来的克隆山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已经获得的乳腺特异性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成年转基因山羊 (Caprahircus)的基础上 ,取其耳尖成纤维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 ,进行体外传代培养 ,然后将这种培养的转基因山羊的体细胞移入去核的处于第Ⅱ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中 ,并进行电融合 ,构建重构胚胎 ,重构胚胎在体内培养 6d ,再将发育至囊胚或桑椹胚的重构胚胎移入同步情期的寄母羊子宫内。结果 ,有 2只寄母羊妊娠并最终产下 2只成活的克隆山羊。她们分别来自同一成年母羊的耳尖成纤维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克隆羊经PCR RFLP图谱分析显示 :以克隆羊组织DNA为模板的PCR产物与相应的提供体细胞的基因羊的PCR产物的酶切图谱完全一致 ;并且经PCR对外源hEPO基因检测表明 2只克隆山羊均携带hEPO外源基因。由此证明获得了转基因成年体细胞的克隆山羊  相似文献   
993.
扬子鳄外周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扬子鳄血细胞亚显微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外周血细胞中可区分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栓细胞。电镜图像显示:与其它爬行动物相比,各类血细胞体积较小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形运动及吞噬能力。红细胞的特征是长梭形,其长短径之比值超过3.0。在外周血液中发现了多种未成熟型血细胞;进入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普遍已分化到一定程度,但有的仍须在外周血液中完成其最后的发育;单核细胞在外周血液中经历了从幼单核细胞到成熟单核细胞的过程,并描述了从未成熟到成熟阶段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嗜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液中经历了从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到成熟粒细胞的过程,描述了嗜中性粒细胞各个发育阶段细胞的超微结构及特征,并讨论了嗜天青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脱墨用棘孢曲霉SM-L22纤维素酶系中内切酶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Bio GelP 60分子筛和DEAE 与Q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 ,分离纯化了棘孢曲霉SM L2 2纤维素酶系中五种内切酶组分EGⅡ 1、EGⅡ 2、EGⅢ 1、EGⅢ 2和EGⅣ ,并且对这五种内切酶组分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SDS PAGE和IEF电泳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 38 7,34 4,31 4,36 9和 2 3 7kD ,等电点分别为pH <3 5,<3 5,4 9,4 5和 5 0。 5个酶组分均属酸性纤维素酶 ,最适pH在 3 5~ 4 0之间 ;最适温度分别为 55℃、60℃、( 60~ 70 )℃、( 60~70 )℃和 60℃。各酶组分有较宽的pH稳定性 ;温度稳定性表现为EGⅡ 1 >EGⅡ 2 >EGⅢ 1>EGⅢ 2 >EGⅣ。EGⅡ 1和EGⅡ 2有较高的底物专一性 ,而EGⅢ 1、EGⅢ 2和EGⅣ对木聚糖有交叉活性。Fe2 +对除EGⅣ以外的四种酶组分都有激活作用 ,尤其是对EGⅢ 2有强烈的激活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各纤维素酶组分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与酶的催化率之间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安瑞  孟凤  尹鹏先  杜光源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1):1113-1119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植物木质部栓塞脆弱性是林木死亡率升高的重要生理学因素。然而不同方法在长导管树种上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以长导管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研究对象, 利用自然干燥法、Cochard Cavitron离心机法以及Sperry离心机法建立了栓塞脆弱性曲线, 旨在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合理性。在Sperry离心法中, 使用了两种规格的转子, 从而对“开口导管假象”学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干燥法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为“s”形, 而Cochard Cavitron离心机法和Sperry离心机法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为“r”形; 自然干燥法与离心机法建立的曲线存在显著性差异, 且两种离心机法建立的曲线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尽管刺槐枝条的导管长度分布表明14.4 cm长的刺槐枝条具有更高比例的开放导管, 但用Sperry离心机法在27.4 cm和14.4 cm长茎段上建立的栓塞脆弱性曲线相似, 表明Sperry离心机法检测刺槐脆弱性曲线时未产生“开口导管假象”, 具有更为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96.
构建了miR-29b2c重组腺病毒Ad-miR-29b2c,考察了其对HGC-27、MGC-803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采用PCR从基因组扩增miR-29b2c片段,并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构建穿梭质粒pAdT-29b2c,经酶切及测序鉴定。穿梭质粒经PmeⅠ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载体共转化BJ5183感受态,产生重组腺病毒质粒Ad-miR-29b2c,再经PacⅠ线性化后转染293A细胞进行包装。重组腺病毒扩增后感染HGC-27细胞,通过MTT及细胞迁移实验观察Ad-miR-29b2c对HGC-27、MGC-803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d-miR-29b2c对HGC-27、MGC-803细胞δ-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酶切、测序及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miR-29b及miR-29c在HGC-27细胞过表达。MTT实验表明Ad-miR-29b2c能显著抑制HGC-27、MGC-803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实验表明Ad-miR-29b2c能显著抑制HGC-27、MGC-803细胞迁移。此外,Ad-miR-29b2c能显著降低HGC-27、MGC-803细胞δ-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综上所述,构建了miR-29b2c的重组腺病毒,并发现其可以抑制胃癌细胞HGC-27和MGC-803的增殖及迁移,该作用可能与miR-29抑制HGC-27、MGC-803细胞δ-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南海中南部鸢乌贼中型群群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和2013年在南海中南部采集到的3177尾鸢乌贼中型群样品,对其胴长(ML)、右第一腕长(AL1)、右第二腕长(AL2)、右第三腕长(AL3)、右第四腕长(AL4)、右触腕长(TL)、鳍长(FL)和鳍宽(FW)等形态参数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个体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的鸢乌贼中型群可分为Ⅰ和Ⅱ 2个群体,分别占总数的69%和31%.2个群体的雌性比例均随胴长的增大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直至达到100%;群体Ⅰ雌性和雄性的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64和112 mm,群体Ⅱ雌性和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57和108 mm.群体Ⅰ在西沙海域和南沙海域均有独立分布区域,而群体Ⅱ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南沙海域.非参数检验表明:2个群体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全部形态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雌性鸢乌贼中,群体Ⅰ和群体Ⅱ的ML、AL1、AL2、AL4、TL和FW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雄性鸢乌贼中,群体Ⅰ和群体Ⅱ的ML、AL1、AL2、AL3、AL4和F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计算差异系数表明,2个群体的形态差异处于种内水平.  相似文献   
998.
杜华强  孙晓艳    韩凝  毛方杰 《生态学杂志》2017,28(10):3163-3173
综合面向对象和CART决策树方法,对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毛竹林分布信息及胸径、树高、郁闭度等调查因子和地上部分碳储量进行遥感定量估算.结果表明: 综合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对象特征及决策树,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尺度层次信息关联的优势,实现毛竹林专题信息高精度提取,其用户精度达到89.1%;基于对象特征构建的毛竹林调查因子回归树估算模型,其估算结果均能达到正常或较好水平,其中,郁闭度回归树模型的精度最高为67.9%,估算效果较好;而平均胸径和树高估算的总精度相对较低,这与采用光学遥感数据进行森林树高、胸径估算达不到理想结果的结论一致;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回归树模型的估算结果较好,高值区域估算精度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99.
DNA损伤反应在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和机体存活发挥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DNA损伤最严重的形式。同源重组修复是体内参与DSBs损伤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Rad51是体内参与同源重组性DNA修复的关键因子。Rad51在人类的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等,与肿瘤的转移和恶化相关。如何有效下调肿瘤组织中的Rad51的水平,降低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靶向Rad51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十种菊科外来入侵种连萼瘦果风力传播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风力传播连萼瘦果, 是菊科入侵种最普遍的自然扩散方式, 而其适应风力传播的特性与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阐明种子本身的风力传播特性与入侵潜力间的关系, 可以为深入理解外来入侵种的入侵机制以及入侵种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10种菊科入侵种为研究对象, 测量其连萼瘦果的形态特征, 测定它们在静止空气中的垂直沉降速度和模拟风力条件下的水平扩散距离, 分析比较连萼瘦果的形态性状与沉降速度、水平扩散距离以及这些菊科入侵种在国内入侵范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根据连萼瘦果的形态特征, 将这10个入侵种分为强、中和弱风传播3类; 连萼瘦果的重量和冠毛特征对垂直沉降速度和水平扩散距离均有显著影响, 对垂直沉降速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冠毛长度和冠毛上的小刺对数, 对水平扩散距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连萼瘦果的重量和冠毛长度。在垂直沉降速度和水平扩散距离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r = -0.806, p = 0.005), 表明沉降速度越慢, 借风力水平移动的距离越远。这些入侵种的发生程度与沉降速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 = -0.721, p = 0.019), 而与水平扩散距离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性(r = 0.927, p = 0.000), 说明水平扩散距离比垂直沉降速度更适合作为评估菊科入侵种入侵能力的指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 提出了南京市需重点防范胜红蓟(Agratum conyzoides)和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等菊科入侵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