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Pm039菌丝体中分离纯化到一种疏水蛋白并命名为Po.HYD1,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约15kDa。Po.HYD1具有高度的表面活性,100μg/mL浓度下能够降低水表面张力至25.5mN/m。在1~100μg/mL浓度范围内存在6μg/mL和24μg/mL两个关键浓度,说明了不同浓度范围内自组装条件的改变。水接触角测定证明了Po.HYD1自组装膜的包被能够逆转固体表面的可湿润性。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揭示了Po.HYD1在云母表面形成厚度4.2±0.1nm“小杆层”;在高定向热裂解石墨表面形成厚度3.2~3.8nm吸附层;在剧烈振荡诱导下的水溶液中形成形状相似、取向一致但体积大小不等的“耳型”颗粒。  相似文献   
992.
杜抱朴  杜靖 《人类学学报》2021,40(4):644-652
观察中国不同区域内现代人群四肢形态变化是否与艾伦法则相一致。本文搜集中国各区域102处地点的现代人群上、下肢测量性状中17项指标,探讨其与温度(年平均温度、年最高温度、年最低温度和气温年较差)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降低,中国现代人的上肢相对长度逐渐变短,前臂和手则逐渐增粗;下肢(下肢全长、大腿长和小腿长)逐渐变长,且下肢相对长度同样渐增。手长、手宽、上臂围和前臂围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而身高上肢长指数与气温年较差呈负相关;下肢全长、大腿长、足长和小腿围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环境温度作为一项选择性压力,作用于上肢发育或形态塑造过程的显著程度上要高于下肢。中国现代人群的四肢形态变化规律并不完全符合艾伦法则,可能与遗传、地理环境、功能性需求、生存策略和营养等因素共同影响现代人群的四肢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刘焱序  彭建  韩忆楠  魏海  杜悦悦 《生态学报》2014,34(12):3188-3197
山区城市在城镇化、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的多重要求下,有必要探索将基本农田以外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可行性和限制性。研究选取涵盖景观风险和灾害风险的共12个空间化指标,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方法,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进行低丘缓坡区域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通过设置不同位序权重表征评价者偏好,结果表明:在指标风险程度的可信度较高的情况下,农用地、城镇、断裂带、河流等高风险指标权重被加大,空间特征明显;在指标风险程度的可信度较低的情况下,评价结果的空间均质性增强。通过模拟城镇建设导向、维持现有政策、风险控制导向3种适宜性分区情景,得出在城镇建设导向下应优先开发中小城镇,在风险控制导向下应优先保证大城市合理扩展。评价结果可以描述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何构建政策权衡后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满足了不同决策思路下的建设用地开发布局需求。  相似文献   
994.
大棚甜瓜蒸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大棚甜瓜的蒸腾规律和影响因子,可以为大棚甜瓜水分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大棚盆栽试验,设定了4个水分梯度,定量分析了大棚甜瓜蒸腾规律及蒸腾量与植株生理特性、气象环境因子、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水分处理条件下甜瓜蒸腾强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2)甜瓜生理需水系数与叶面积指数、有效积温关系显著,分别呈线性和抛物线函数关系。(3)甜瓜全生育期累计蒸腾量呈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可以用Logistic函数进行模拟。(4)甜瓜叶面积指数、日平均空气温度、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日太阳辐射累积、土壤相对含水量均与单株日蒸腾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甜瓜叶面积指数对蒸腾的综合作用最大,是决策变量;土壤水分含量是限制变量,主要通过对其他因子的影响间接作用于蒸腾。(5)气象环境因子对甜瓜蒸腾量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水分含量;气象环境因子与蒸腾量的相关性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范围内达到最高值,当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间持水量时,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逐渐下降。(6)甜瓜水分胁迫指数与土壤相对有效含水量关系显著,二者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5.
肠杆菌科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医院和社区感染。临床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来抗感染,但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相应的灭活酶及水解酶或菌株细胞结构改变,从而破坏β-内酰胺环使其对抗生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甚至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拟就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表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经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和比较两组术后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Pmax)及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结果:房颤消融术后,53例病人复发,复发组最大P波时限(132±23mm VS 102±25mm)及P波离散度(33±9mm VS 29±10mm)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波离散度可用于辅助预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是否复发。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Solexa Hiseq 2500对发芽荞麦转录组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基因表达谱研究和功能基因预测。通过测序,获得了42 953 962个序列读取片段(reads),包含了5.37 Gb碱基序列信息。对reads进行序列组装,获得45 278个单基因簇(unigenes),平均长度862 bp,序列信息达到了39 Mb。另外,从长度分布、GC含量、表达水平等方面对unigenes进行评估,数据显示测序质量好,可信度高。数据库中的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2 127个unigenes与其他生物的己知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发芽苦荞转录组中的unigenes与细胞进程、细胞和蛋白结合相关。将unigenes与KOG数据库进行比对,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24类。以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依据代谢途径可将unigenes定位到328个代谢途径分支,包括核糖体代谢通路、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并且筛选出38条参与GABA合成的氧化磷酸化代谢的unigenes。SSR位点查找发现,从71 366个unigenes中共找到7 141个SSR位点。SSR不同重复基序类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A/T,其次是AAG/CTT和AT/AT。  相似文献   
998.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以假说-演绎法分析果蝇眼色遗传为主线、亲身参与果蝇杂交实验的基本过程,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999.
以扫描电镜的方法对中国虎纹蛙脾微血管铸型进行了观察,发现脾实质的白髓和红髓之间界限不甚清晰,脾血窦形态大小不一,相续连接成网,窦壁上有少数裂孔。脾微循环为闭锁和开放性循环共存的类型,且大部分为开放性循环。脾实质断面上有动静脉吻合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00.
鸡γ干扰素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产物的抗病毒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克隆鸡γ-干扰素(chIFN-γ)基因,大肠杆菌表达及产物纯化与活性检测。【方法】通过RT-PCR方法用ConA刺激的20日龄SPF鸡的脾脏淋巴细胞中扩增出chIFN-γ成熟蛋白基因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chIFN-γ,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可溶性蛋白,并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利用MDCK-VSV系统测定抗病毒活性。【结果】克隆得到456 bp 的chIFN-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chIFN-γ蛋白,分子量约为31.0 kDa,能与抗His的单克隆抗体和兔源多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蛋白一部分形成包涵体,另一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可溶性蛋白经镍柱在天然条件下的纯化得率为3.0 mg/mL。生物学活性试验表明,1:32 稀释纯化的重组chIFN-γ (rchIFN-γ)孵育MDCK细胞后能抵抗100TCID50的VSV攻击。【结论】通过镍柱天然纯化获得的rchIFN-γ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为研制新型抗病毒干扰素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