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校在饲养家禽过程中曾发观鸡蛔虫病,病禽体形消瘦,食欲不振,有轻度下痢,生长发育迟滞。为了治疗本病,我们采用过几种药剂,其中以松节油和花生油合剂治疗成效最著,且操作简便经济,特介绍供各校生物老师参考。以长约25—30公分的软胶管通过鸡的口腔,插入食道。胶管的一端削成楔形并靡滑,便于插入时不致损伤鸡的食道。胶管的另一端连接住不带针头的注  相似文献   
3.
【背景】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芽孢杆菌DU-106具有良好的健康益处,但都是基于活菌的研究,对灭活菌的研究尚未开展。【目的】探究芽孢杆菌DU-106裂解物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特应性皮炎BALB/c小鼠为模型,通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等手段研究其治疗效果,并测定NF-κB通路中基因与蛋白表达量,揭示其内在机制。【结果】芽孢杆菌DU-106裂解物有效缓解了特应性皮炎小鼠的病理学特征,减轻了肥大细胞的浸润,降低了免疫球蛋白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的含量(P<0.05)。芽孢杆菌DU-106裂解物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TNF-α、IKKα和NF-κB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磷酸化而实现抗特应性皮炎效果。【结论】芽孢杆菌DU-106裂解物可作为一种后生元,对特应性皮炎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揭晓,人们的目光再次被聚焦到了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由于其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以及特殊的蛋白结构使之成为目前最热门的药物治疗靶点,给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为此,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热水浸提法提取山楂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其结构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料水比、冷浸时间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多糖经纯化后分别采用GPC、GC-MS分析其分子量和单糖组成,并通过对超氧自由、羟自由基、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山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90 ℃、浸提时间6 h、料水比1∶20、冷浸时间为13 h,此条件下提取的多糖经过纯化后,其分子量为5.59×104 Da,单糖含量比例(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为1∶1∶28∶8∶12。经测定,多糖具有一定的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体外清除能力,在0.5~2.5 mg/mL的浓度范围内,清除率分别为12.3%~37.9%、12.3%~40.9%、15.3%~42.6%,说明抗氧化活性较好。结论:本研究可为山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山楂多糖的药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心肌梗死发作等原因可造成心肌受损、心力衰竭。干细胞可以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这使得通过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成为可能。简要综述了有望用于移植的干细胞,以及目前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大连地区的褐藻为材料,筛选了褐藻降解菌群,其在30℃、pH7.5条件下培养74h时,酶活达1.883IU/mL。利用硅藻土吸附法经冷冻干燥制备了固定化复合酶,分析了复合酶系的酶学性质,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并在40℃~55℃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为7.5,并在pH7.0~8.5之间pH稳定性良好。利用固定化酶进行褐藻酸钠制备,提取率达48.3%,粘度为2.9Pa·s,与传统方法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为工程化生产褐藻酸钠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观察莲(Nelumbo mucifera Gaertn)三倍体的生长发育及某些经济性状的表现,以探索三倍体在藕莲花莲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正确掌握和运用二化螟蛹色变化规律,对发生期预测有很大实用价值。《昆虫知识》第7卷第2期余乾能同志已在《二化螟蛹色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值得稻螟测报工作者参考。作者1963,1964两年先后共收集第二代二化螟老熟幼虫和预蛹113条进行室内观察,所得结果,同余文所述有些不同。现就二化螟蛹复眼、翅芽的变化和蛹的分级特征等问题,提出商榷。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三裂叶豚草传入我国以来,迅速蔓延,已给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发现的豚草锈菌对三裂叶豚草有一定的致病性,具备生物防治潜力。【方法】本文利用植物生理学技术研究了豚草锈菌对三裂叶豚草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锈菌侵染后,三裂叶豚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随病级的增高和侵染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说明锈菌破坏了豚草叶片的细胞膜,导致其电解质外渗。同时,发病初期叶片内的丙二醛(MDA)与超氧自由基(O2.-)含量逐渐上升;当发病程度为3级时,O2.-含量达到最高;4级时,MDA含量达到最高。此外,锈菌侵染后,三裂叶豚草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持续上升,而脯氨酸(Pro)含量在发病后期下降,说明在三裂叶豚草与锈菌互作时,AsA含量虽然增加,但抗性并不明显,而Pro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结论与意义】豚草锈菌的侵入干扰了三裂叶豚草的生理生化反应,这将为深入研究豚草锈菌的致病机理、发挥其生物防治潜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