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西花蓟马的快速冷驯化及其生态学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波  史亮  王建军  杜予州 《生态学报》2011,31(23):7196-7202
西花蓟马是我国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上的一种重要入侵害虫.该害虫通过取食寄主汁液和传播多种植物病毒造成危害,而后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温度是影响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子,而该虫对温度的耐受性决定了它的越冬存活率和地理分布.为探明低温对西花蓟马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西花蓟马若虫和成虫的快速冷驯化对其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西花蓟马若虫和成虫存活率逐渐下降,但若虫对低温更为敏感.当成虫和若虫暴露于-13℃和-13.5℃下2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25%和27%.根据识别温度定义,这两个温度分别被定义为若虫和成虫的识别温度.将西花蓟马成、若虫在0℃或5℃驯化2h后,再置于各自识别温度下,其存活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但雌雄成虫间的存活率并无差异;然而,在0℃下驯化2h后,若虫和雌雄成虫的存活率得到了最大幅度的地提高,分别达46%、54%、49%.西花蓟马若虫经不同低温处理后,其发育历期、羽化后的成虫寿命、产卵时间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产卵量显著降低;成虫经过低温处理后,其寿命,产卵量和产卵时间明显降低.研究结果支持昆虫快速冷驯化与其适合度之间存在平衡的假说;同时,也可为该虫的分布和治理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42.
记述采自贵州宽阔水保护区的钩(虫责)属l新种:巨刺钩(虫责)Kamimuria grandispinata Du &Sun,sp.nov.,该新种的阳茎特征与长刺钩虫责K.longispina Wu相似,但长刺钩(虫责)阳茎囊背面近端部有1膜质突起,上面生有粒状微刺,而新种阳茎囊背面近端部是1个近似三角形的刺斑,无突起...  相似文献   
43.
采用模糊聚类、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国12个不同地理种群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的形态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数量性状变异和地理分布间的关系,并对菱角萤叶甲亚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界定。聚类分析将我国菱角萤叶甲12个地理种群分为6个部分:其中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的保山种群为一组,华南地区的广州种群为一组,东北地区的沈阳种群为一组,华中地区的孝感种群为一组,长江以北地区的淮安、扬州、泰安和阜阳种群为一组,长江以南地区的常州、嘉兴、青浦和义乌种群为一组,可见不同地理种群菱角萤叶甲的数量性状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菱角萤叶甲各器官的长度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变异的关系,变异与性状具有显著正相关性。采用形态学测量的方法对于确定菱角萤叶甲亚种的地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Nemopoda nitidula (Fallén) and N. mamaevi Ozerov were redescribed and found to be new record species of Sepsidae from China. The specimens were deposited in 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Entomology of Yangzhou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45.
烟粉虱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是一个快速进化的复合种.本文利用mtCOI分子标记方法,对2010和2011年采自我国9个省(市)的33个烟粉虱种群进行了生物型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目前存在着B型、Q型、ZHJ-1型、ZHJ-3型、An型以及Nauru型等6种生物型,且不同生物型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的An型和台湾省的An型聚为一支,为同一来源;中国B型与来自法国和乌干达的B型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达到99%以上;中国的Q型与来自摩洛哥和法国的Q型聚为一个分支,而来自以色列和土耳其的Q型烟粉虱单独聚为一支,说明中国的Q型烟粉虱与来自地中海西部的Q型烟粉虱亲缘关系更近,可以推断中国的Q型烟粉虱的起源地为地中海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46.
椰心叶甲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幼虫的重要内寄生蜂,2004年3月从越南引进到海南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形态、发育、繁殖、寄生潜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椰甲截脉姬小蜂在24℃±2℃,RH 75%±10%条件下,卵期平均为2.8天,幼虫期6.7天,蛹期(含预蛹期)7.5天;成蜂在没有营养补充的情况下,平均存活2.5天。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寿命受温度和补充营养的影响,雌蜂寿命长于雄蜂寿命。雌蜂平均怀卵量为43粒,产卵高峰期在交配后的12 h内。椰甲截脉姬小蜂对椰心叶甲4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属 HollingⅡ型,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其寄生效果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记述了采自中国云南和贵州的二叉鼓翅蝇属Dicranosepsis Duda,1926中国5新纪录种,并给出了中国大陆二叉鼓翅蝇属的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扬州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大螟Sesamia inferens 9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COII基因的测序,运用软件DNAStar的MegAlign程序分析了大螟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COII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同时运用Mega 3.0软件建立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COII基因在大螟中进化速度较快,不同种群之间已产生较大的差异,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大螟种群间序列相似性最低仅为90.7(海南和江西种群),进化分歧矩阵同时也显示差异最大为0.102(云南和江西种群).此外,以与大螟同属的非洲大螟及螟蛾科的台湾稻螟为外群进行比较显示,COII基因在属内种间差异明显,遗传相似性为87.7~91.8,进化分歧为0.088~0.137;与台湾稻螟的差异最大,相似性仅为82.2~85.8,进化分歧为0.159~0.202.进化树显示,大螟贵州的丹寨种群、沿河种群和福建的福州种群聚为一个分支,江苏扬州种群和江西新余种群聚为一支,安徽的阜阳种群和芜湖种群关系最近,说明不同地理种群的大螟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我国2007年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将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作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开展该类群中国记录种的厘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记述了异胫长小蠹属中国记录种13种,即针叶异胫长小蠹Crossotarsus coniferae、缺刻异胫长小蠹C.emancipatus、外齿异胫长小蠹C.externedentatus、壳斗异胫长小蠹C.fagacearum.、黄翅长小蠹C.flavomaculotus、端刺异胫长小蠹C.impariporus,日本异胫长小蠹C.niponicus、黑异胫长小蠹C.piceus、台湾异胫长小蠹C.sauteri、简长小蠹C.simplex、鳞异胫长小蠹C.squamulatus、端异胫长小蠹C.terminatus和华氏异胫长小蠹C.wallacei,对这些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种类检索表。同时整理出了这些种类的寄主及分布。  相似文献   
50.
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NCBI中已公布的二化螟、棉卷叶螟和草地贪夜蛾等13种昆虫Ub基因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点、差异和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关系。结果表明,Ieu、Thr、Ile和Lys作为13种昆虫Ub的主要氨基酸,多呈碱性,无前导肽、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延伸带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结构元件,第57和22位点分别发生Ser和Thr磷酸化,总体呈亲水性。同时检测出96个多态位点,共生成13个单倍型,昆虫种间该基因具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