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北京地区10000年以来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依据在北京高里掌、大王庄西、尹家河、西五里营等地钻孔揭示的孢粉学资料,指出北京地区近10000年以来的植被,随全球性气候的暖、冷和湿、干的波动,出现过多次森林和草原的交替。尤其在距今约9000年、5600年和3400多年出现过以云杉、冷杉和松等组成的针叶林繁盛期。以此推测大约每间隔2000多年,就有一次短期气温下降。因此本文将有助于对北京地区全新世地层划分、古气候,古地理的认识,甚至为长期气象预报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河姆渡”先人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古植物资料,分析并推断了“河姆渡”先人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  相似文献   
13.
几种蕨类植物孢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已在生物学各个领域中逐渐广泛应用;在孢粉学上,由于它的应用,使孢粉学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和新阶段。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相比较,它有放大倍数大、立体感强、清晰度大等优点,光学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为1000倍左右,而扫描电子显微镜则可从10倍到20万倍;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的是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富粒尔基晚新生代孢粉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重液浮选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液浮选方法可获得富集、清洁的孢粉制片,但在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丢弃的底样中留下相当数量的孢粉。本文定量地探讨这些残留孢粉在重液不同比重条件下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液浮选中,不同类型孢粉的漂浮率有所不同,并因此造成浓度计算中的误差,误差的大小因孢粉类型和重液比重的不同而不同,大体在1—15%之间。  相似文献   
16.
白洋淀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白洋淀白4号孔的孢粉分析、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和野外考察研究表明,白洋淀形成于中全新世。晚全新世以来,随着气候的变凉变干,古白洋淀开始收缩和解体,但在人类活动的利用改造下,使逐渐解体的白洋淀得以保留下来。依据气候地层学的观点,并结合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白洋淀地区的全新世地层可以划分为四期:即古全新世(距今11000—9000年),气候温和湿润;早全新世(距今9000—7500年),气候偏凉偏干;中全新世(距今7500—3000年),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距今3000年至今),气候温凉偏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哈尔滨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内三个钻孔和三个自然剖面孢粉分析资料,结合古地磁测试,热释光和放射性碳素年令测定,进行钻孔和剖面间对比,初步建立起哈尔滨地区第四纪孢粉组合特征,进而讨论了哈尔滨地区第四纪以来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吕合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研究表明该植物群属北极第三纪植物区系 ,孢粉组合以被子植物为主 ,温带成分如Alnus、Betula、Carpinus、Corylus、Quercus、Castanea、Ulmus等 ,亚热带、热带成分如Cyclobalanopsis、Castanopsis、Liquidambar、Carya、Davidia、Ilex、Palmae等。吕合附近海拔较高的地带分布松科Abies、Tsuga、Pinus等针叶树种。吕合孢粉组合中温带成分比热带、亚热带成分花粉类型多 ,每种类型的花粉含量也多。植被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反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类型。植物群对比揭示吕合植物群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_上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四个考古地点的孢粉分析资料,指出呼伦贝尔盟东部地区,在11400±230年前,不仅湖沼棋布,而且生长着由松、榆、椴、胡桃等组成的繁茂的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公元前1700年,昭乌达盟敖汗旗一带,分布着暖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从花粉分析说明那时的人类已摆脱了单纯狩猎,开始种植作物、饲养动物。自晚更新世以来,内蒙古植被由混交林向草原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陕西华阴N_3钻孔孢粉分析及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粉分析”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时代的确定、地层的对比和划分、地理环境的恢复、古植祷和古气候的探讨。近年来,第四纪孢粉分析在我国水文地质上的应用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陕西省境内,除在秦岭东端的渭南河谷出露的早更新世湖沼相和晚更新世河流相沉积物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孢粉资料之外,其他地区累积资料甚少。1981年,我们选华阴N_3钻孔(井深250米)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