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1篇 |
免费 | 497篇 |
国内免费 | 2059篇 |
专业分类
7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58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213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208篇 |
2018年 | 193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213篇 |
2014年 | 315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50篇 |
2011年 | 216篇 |
2010年 | 188篇 |
2009年 | 245篇 |
2008年 | 190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264篇 |
2005年 | 208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220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43篇 |
1996年 | 167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59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66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109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47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3篇 |
1977年 | 13篇 |
1965年 | 15篇 |
1963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91.
192.
193.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染料脱色真菌,经鉴定命名为温特曲霉HD1(aspergilluswentiiWehmerHD1).该菌对氧蒽类染料虎红具有很强的脱色能力。温度在28~40℃之间,HD1对虎红的脱色率为93~99%,最适脱色温度为33℃;pH值在4.0~8.0之间,其脱色率为89.3~98.8%,最适脱色pH值为6.0。培养基、碳源、氮源及接种量对其脱色率均有影响。该菌对虎红的脱色酶为组成酶,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染料的加入能改变脱色酶在胞内外的分配比例,加速胞内脱色酶的合成。虎红脱色产物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可见光区544.8nm处的吸收峰完全消失,而紫外光区的吸收峰则减弱、移位、消失(244~277nm)或稍有增加(242nm以下)。 相似文献
194.
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可分泌具有诱抗作用的激发蛋白(α-elicihn),根据α-elicitin第24~30和56~63位保守区氨基酸推导的寡核苷酸引物序列,对苎麻疫霉基因组DNA进行特异PCR扩增反应,发现其扩增的DNA片段大于预计的片段。回收纯化的特异扩增DNA,并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特异扩增的elicihn基因亚克隆DNA为570hp,大于预计的117bp。在特异片段中,存在3个内含子将基因断裂成4个阅读框架,即ORF1、ORF2、ORF3和ORF4,其中ORF1和ORF4含有与引物相同的序列,但与其它序列与已克隆的elicihn基因无同源性。因此,芒麻疫霉基因组中的elicitin基因可能存在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95.
本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b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s,PCR-SSCP)和DNA直接测序技术,对75例浙江地区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病例EDNRB基因编码区的全部7个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与分析,探讨浙江地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EDNRB基因的突变特征,阐明EDNRB基因与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有6例患者在第4外显子上检测到密码子277位点 CTG→CTA的置换,导致亮氨酸的同义突变(L277L),属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生率为8%(6/75)。有 2例患者在第2外显子上检测到密码子185位点GTG→ATG的置换,导致缬氨酸到蛋氨酸的错义突变(V185M),此突变型未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过,认为是新的基因突变型,突变率2.7%(2/75)。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地区先天性巨结肠群体可发生EDNRB基因的杂合性突变,提示EDNRB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病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6.
航天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Navicula tenera)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培养液中不同浓度KNO3、Na2HPO4、FeC l3和Na2S iO3对通过“神舟5号”飞船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Navicula tenera)生长的影响,确立了适合搭载与非搭载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经搭载后舟形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组合发生了变化。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适合搭载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含300 mg.L-1KNO3、60 mg.L-1Na2HPO4.12H2O、24 mg.L-1FeC l3和700 mg.L-1Na2S iO3.9H2O的F/2培养基;适合非搭载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含600 mg.L-1KNO3、60 mg.L-1Na2HPO4.12H2O、12mg.L-1FeC l3和700 mg.L-1Na2S iO3.9H2O的F/2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7.
蕨类植物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圆纸片法对十二种蕨类植物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兖州卷柏、乌韭、紫萁、翠云草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供试植物中,以海金沙抗菌活性最强.海金沙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0.、7.5%将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三种植物等量组成复方,对该复方的水提液及醇提液与常用的化工合成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8.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往往是通过相互作用而非独立地发挥其功能的,例如,激活一种通道能够抑制或增强另一种通道的功能.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和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受体)分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的受体.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尤其是在中枢听觉系统中,关于这... 相似文献
199.
多光谱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卫娟李宗焕文印宪陈洪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5):968-971
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技术在生物医学可视化方面是一种新技术,它结合了两个已建立的光学模块:成像学和光谱学。它的原理是基于液晶可调谐滤光片,从可见光到近红外波长(400-970nm)区域获取多光谱图像。自从MSI系统加上显微镜商品化以来,MSI已经成为一种快速发展的领域,可应用于细胞生物学、临床前药物开发和临床病理学等。国外已有大量关于MSI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研究报道,但国内报道少见。本文主要对多光谱成像的基本原理,近三年内该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0.
铵载体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上分子量约为48kDa的主动转远NH^+4的载体。本文在简单介绍了铵载体的研究历史和铵载体与泌铵的相互关系后,阐述了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铵载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铵载体存在的普遍性和它在氮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