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40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削偶合今祖法的提出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李靖炎 《动物学研究》1992,13(4):387-396
以低等真核生物的5.8S rRNA为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在用今祖法消除了进化速度之差的影响所得到的差异矩阵d'中,各组理应彼此相等的数值会因核苷酸偶合的影响而成为不等值的。取各组中各自的的最大值作为受偶合的影响最小者,以之对今祖法所得到的分枝型式进行校正,即可得到更为正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差异矩阵d'进行最大值成聚以代替原法中的平均值成聚的削偶合今祖法。新法在结果的正确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上都优于原法。  相似文献   
22.
对前环藻细胞直接进行戊二醛锇酸双固定后,在常规电镜切片上,不能分辨出核基质部分的细微结构;但采用特殊的DGD(Diethylene Glycol Distearate)包埋一切片去包埋电镜技术直接显示出前环藻的核基质是一个致密的纤维网状结构,染色体被紧紧地网络于其中。这一结果说明核基质不是核内无定形的凝胶状物质,而是一个复杂的网架,贯穿于整个核空间。  相似文献   
23.
本文系以Fox模型为兰本而设计的一种建立5S RNA二级结构的微型计算机方法。将5S RNA分子的核苷酸顺序作为信息输入,经Z—80微型计算机处理约4分钟后,即可建立在仅考虑二级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相当于Fox模型的具有最低自由能的二级结构。 本方法获得的结果与同样以Fox模型为兰本的其它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相符。本方法简便、快速和费用低廉,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用除去DNA以后以酸性染料染示碱性蛋白的方法,在一般涡鞭毛虫的染色体上得不到阳性的结果。但是这不足以排除在它们的染色体中有碱性蛋白分子分散地结合在DNA 纤维上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在双脚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上,用Tramezzani 等的氨银法,在保持住染色体中的DNA 的条件下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虽则有些个体的细胞核是阴性反应的,表明其中不含碱性蛋白,但是在许多个体的细胞核中,致密的涡鞭毛虫染色体都是作阳性反应的,意味着其中含有碱性蛋白,而染色体外的核质则是作阴性反应的。如果事先用稀盐酸抽去碱性蛋白,则它们的染色体也就不再能作阳性反应。在除去了染色体中的DNA 以后,涡鞭毛虫的染色体就会完全消失,而只留下相应的空洞。此时再作氨银反应,就可发现有些细胞核中的核质已经变成会作弱阳性反应的了。这表明,随着染色体的破坏,有些原来位于染色体中的碱性蛋白已经被吸附到了核质上。这就可以说明Dodge和Ris 与KuBai 何以会得到涡鞭毛虫类的染色体中不含碱性蛋白,而染色体外的核质却含有它们的看法。我们曾在不除去细胞核中的DNA 的条件下,设法用固绿的弱碱性溶液(Alfert与Geschwind 的方法)、偶氮洋红G 的中性溶液(李靖炎的方法)、溴酚蓝(Bloch与Hew 的方法)来染示核质中未曾与DNA相结合的碱性蛋白,结果双脚多甲藻的细胞核完全不着色。这也证明,在染色体被破坏以前,它们的核质中是不含游离的碱性蛋白的。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可能用作研究原始性细胞核的模型的涡鞭毛虫与双滴虫核,发现实际上只有后者是适用的。以蓝氏贾第虫(Giaridialamblia)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核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发现其核中确实还没有核仁;核被膜上有天然的缺口;但核内已经有了核骨架及5种组蛋白。比较的免疫印迹检查表明,在检查到的各种原生生物中,蓝氏贾第虫的着丝粒/动粒蛋白最接近于原细菌的相应蛋白。有人怀疑蓝氏贾第虫缺少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等原始性特征实际上不过是由于过寄生生活所致。本文针对这种怀疑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其实所有过自由生活的双滴虫类都没有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看来也全都没有核仁,核被膜全都有缺口。依据上述的发现,对真核细胞发生之初原始性细胞核的特性进行了推断,进而对细胞核的整个起源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体内就已经有了核骨架;多个类核体的DNA结合在其上而构成了核区。我们关于组蛋白的分子进化研究表明,核小体组蛋白的共同祖先在极早的时候就已经分化成了4种。因此可以相信,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很早就有了4种核小体组蛋白和核小体。本文着重分析了染色体的起源过程并进一步发展了过去已经提出的核被膜起源于原始性内质网的学说(  相似文献   
26.
李靖炎 《动物学研究》1996,17(3):275-286
分析了可能用作研究原始性细胞核的模型的涡鞭毛虫与双滴虫核,发现实际上只有后者是适用的。以蓝氏贾第虫(Giaridia lamblia)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核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发现其核中确实还没有核仁;核被膜上有天然的缺口;但核内已经有了核骨架及5种组蛋白。比较的免疫印迹检查表明,在检查到的各种原生生物中,蓝氏贾第虫的着丝粒/动粒蛋白最接近于原细菌的相应蛋白。有人怀疑蓝氏贾第虫缺少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等原始性特征实际上不过是由于过寄生生活所致。本文针对这种怀疑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其实所有过自由生活的双滴虫类都没有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看来也全都没有核仁,核被膜全都有缺口。依据上述的发现,对真核细胞发生之初原始性细胞核的特性进行了推断,进而对细胞核的整个起源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体内就已经有了核骨架;多个类核体的DNA结合在其上而构成了核区。我们关于组蛋白的分子进化研究表明,核小体组蛋白的共同祖先在极早的时候就已经分化成了4种。因此可以相信,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很早就有了4种核小体组蛋白和核小体。本文着重分析了染色体的起源过程并进一步发展了过去已经提出的核被膜起源于原始性内质网的学说(李靖炎,1979),并分析论述了原始性细胞核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7.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染色体专业委员会与云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三届细胞核的结构、功能与进化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1月22—23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39篇,内容包括进化细胞生物学、进化分子生物学、动植物的核型进化、细胞周期的基因调控、细胞生物学技术、肿瘤细胞生物学、量子生物学等各个方面。与会者50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长春、广州及昆明。  相似文献   
28.
蓝氏贾第虫核被膜缺口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滴虫类是迄今所知的现存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类群。以蓝氏贾第虫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细胞核进行了电镜观察。除了未见有核仁外,还发现其核被膜的横切面上存在有缺口。在缺口的边缘处,核内膜与核外膜是相互连接着的,表明并非切片时所造成的假象。核被膜缺口处常有一核纤层样的薄层分隔核质与细胞质。用高锰酸钾固定细胞以求只保存膜结构时,核被膜缺口仍然可见,上述的薄层即未见到。核被膜缺口的发现证实了李靖炎(1979)的核被膜起源假说所作出的推断。  相似文献   
29.
甲藻(涡鞭毛虫,dinoflagellate)的细胞核是现存真核生物中最原始的。我们采用整装细胞制样和非树脂包埋去包埋剂超薄切片电镜技术,结合选择性生化抽提方法显示在寇氏隐甲藻(Cryptheccdinium cohnii)细胞中存在一个以水不溶性纤维蛋白成份为主的,贯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纤维网架系统,即核骨架-中间纤维结构体系,而Lamina结构不明显。免疫印迹法显示,甲藻细胞中存在类角蛋白组分,分子量为63kD和67kD,哺乳动物Lamin抗体与甲藻细胞全蛋白反应阴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原始真核细胞中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的核骨架和中间纤维,并提示核骨架-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体系可能起源于真核细胞起源早期。本文对Lamina与中间纤维在进化上的关系及Lamina在真核细胞进化中的功能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以往的研究都表明涡鞭毛虫类不含真核细胞普遍具有的组蛋白,而仅含1—2种分子量较小、含量较低和碱性较弱的染色质碱性蛋白。但我们采用自己建立的先固定后抽提的方法从典型涡鞭毛虫Zooxanthella microadriatica获得了多种碱性蛋白成分。经SDS-PAGE分析,其中有六条带的迁移率分别十分接近地对应着小牛胸腺的五种组蛋白(H1有两条亚带)。另外迁移率在H1与H3之间的三条互相靠近的电泳带,据其分子量(17—19KDa)分析极可能来自于此细胞中含量极为丰富的叶绿体类核体的染色质,由于碱性性质相似而被一同提取出来。既然我们利用先固定后抽提的方法提取小牛胸腺组蛋白和提取涡鞭毛虫(Crypthecodinium cohnii)的染色质碱性蛋白获得了良好的提取效果和很好地重复了前人的结果,我们认为本工作首次报道了在典型涡鞭毛虫类中也有含有多种染色质碱性蛋白并且很相似于组蛋白(至少在分子量上)的情形,为揭示和澄清组蛋白的起源进化问题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