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往的研究都表明涡鞭毛虫类不含真核细胞普遍具有的组蛋白,而仅含1-2种分子量较小、含量较低和碱性较弱的染色质碱性蛋白。但我们采用自己建立的先固定后抽提的方法从典型涡鞭毛虫Zooxanthella microadriatica获得了多种碱性蛋白成分。经SDS-PAGE分析,其中有六条带的迁称铉分别十分接近地对应着小牛胸腺的五种组蛋白(H1有两条亚带)。另外迁移率在H1与H3之间的三条互相靠近的电泳带  相似文献   
12.
李靖炎 《动物学研究》1988,9(4):327-334
今祖法可以在建立分子进化树时避免由于进化速率的差异而造成的误差。但是在实地应用中发现,在理论上应该存在的一些等式关系往往并不存在,而且在用不同物种的同源大分子作为参证时,往往竟会得到各不相同的结果。作者以前的分析表明,这是由于参证物种与被研究物种同源大分子之间的不同程度的偶合关系所造成的。据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以DC′_(i_ai_b)代替今祖法中所用的d'_(i_ai_b)来进行成聚分析,在此DC′_(i_ai_b)=d'_(i_ai_b)-CO_(i_aj)-CO_(i_bj)(j代表参证物种),CO_(ij)则为d'_(ij)与任意选定的一个基准数之差。这样,同时也就避免了参证物种与被研究物种同源大分子之间的偶合关系所造成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纯化的砂鼠利什曼原虫细胞核作为起始材料对其染色质碱性蛋白进行分析,发现这类生物中只存在四种核芯组蛋白(H_4,H_2A,H_2B和H_3)。 用凝胶电泳比较全细胞的与细胞核的碱性蛋白时,检出了一种来自细胞质的酸溶性蛋白(L组分)。细胞化学的检测表明它定位于动基体(Kinetoplast)。  相似文献   
14.
应用酚-去污剂和1摩尔/升NaCl抽提低分子量RNA,通过DEAE-葡聚糖A-50离子交换层析提纯后,经含有7摩尔/升尿素的10%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制备纯化猕猴肝5S核糖核蛋白体RNA是简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制纯的5SrRNA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呈现单一的一条区带。与大肠杆菌5SrRNA标准品具有相同的电泳迁移率。  相似文献   
15.
飞燕角藻的染色体具有典型的甲藻染色体结构。在固定好的材料中除去DNA,它们就会完全消失而只在核中留下相应的空腔。它们是氨银反应阳性的。用Spicer氏的比布列希猩红法染色时,它们会被特异性地异染作橙黄至橙红色。这意味着它们是含有碱性蛋白的。  相似文献   
16.
细胞的起源     
作者从19世纪“细胞学说”提出后,纵观细胞学的研究,阐述了真核细胞的进化和起源问题。对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作了概括的论述,说明真核生物的祖先与古代嗜高温、嗜硫的原细菌关系密切,但真核生物不可能来自真细菌类。  相似文献   
17.
进化细胞生物学的提出及其任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靖炎 《动物学研究》1989,10(4):319-326
作者提出应创建一门源于进化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两者的交叉学科一进化细胞生物学(细胞的进化生物学)。其根本任务在于用进化的观点考察真核细胞的一切方面,从它们的起源和演化来认识它们的现在。文中列举了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并分析了其研究方法上的特点,指出在这里需要把进化生物学的综合性分析与细胞生物学的实验研究最紧密地结合起来。文中还论述了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的“不进化”现象,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进化焦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李靖炎 《动物学研究》1993,14(2):178-185
1.生物体内的一切有机结构及其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全都是进化的产物。生命在本质上就是跟进化密不可分的。因此,进化的观点在一切生物学领域都是普遍有效的,包括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从进化的观点进行考察,是进一步发展细胞生物学以至分子生物学的一条新的必然的道路,即进化细胞生物学的道路。 2.本文结合有机结构的层次性分析了有机结构的结构体制、其所进行的生命活动的活动机理与它们所承担的机能任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有机结构与其生命活动过程的进化的动力源泉,在于它们与其所承担的机能任务之间的矛盾。没有这种根本性的矛盾,也就不会有任何结构体制或活动机理的进化。进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突变,而是决定着自然选择的方向、亦即进化方向的上述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状态还会极大地影响各种非中性突变有利或有害的程度。外界环境的改变也是通过激化上述的矛盾,才能对进化起作用、各种有利于缓解已经激化了的矛盾的突变,将会以异常之高的机率在自然选择中得到保存。 4.进化方向的转换起因于有机结构或具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担负起了新的机能任务,或原先的次要机能转化成了主要机能。有机结构与新的机能或新的主要机能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新的进化方向。 5.进化历史中一种有机结构为同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可能用作研究原始性细胞核的模型的涡鞭毛虫与双滴虫核,发现实际上只有后者是适用的。以蓝氏贾第虫(Giaridialamblia)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核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发现其核中确实还没有核仁;核被膜上有天然的缺口;但核内已经有了核骨架及5种组蛋白。比较的免疫印迹检查表明,在检查到的各种原生生物中,蓝氏贾第虫的着丝粒/动粒蛋白最接近于原细菌的相应蛋白。有人怀疑蓝氏贾第虫缺少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等原始性特征实际上不过是由于过寄生生活所致。本文针对这种怀疑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其实所有过自由生活的双滴虫类都没有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看来也全都没有核仁,核被膜全都有缺口。依据上述的发现,对真核细胞发生之初原始性细胞核的特性进行了推断,进而对细胞核的整个起源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体内就已经有了核骨架;多个类核体的DNA结合在其上而构成了核区。我们关于组蛋白的分子进化研究表明,核小体组蛋白的共同祖先在极早的时候就已经分化成了4种。因此可以相信,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很早就有了4种核小体组蛋白和核小体。本文着重分析了染色体的起源过程并进一步发展了过去已经提出的核被膜起源于原始性内质网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李靖炎 《动物学研究》1996,17(3):275-286
分析了可能用作研究原始性细胞核的模型的涡鞭毛虫与双滴虫核,发现实际上只有后者是适用的。以蓝氏贾第虫(Giaridia lamblia)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核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发现其核中确实还没有核仁;核被膜上有天然的缺口;但核内已经有了核骨架及5种组蛋白。比较的免疫印迹检查表明,在检查到的各种原生生物中,蓝氏贾第虫的着丝粒/动粒蛋白最接近于原细菌的相应蛋白。有人怀疑蓝氏贾第虫缺少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等原始性特征实际上不过是由于过寄生生活所致。本文针对这种怀疑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其实所有过自由生活的双滴虫类都没有线粒体及典型高尔基氏器,看来也全都没有核仁,核被膜全都有缺口。依据上述的发现,对真核细胞发生之初原始性细胞核的特性进行了推断,进而对细胞核的整个起源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体内就已经有了核骨架;多个类核体的DNA结合在其上而构成了核区。我们关于组蛋白的分子进化研究表明,核小体组蛋白的共同祖先在极早的时候就已经分化成了4种。因此可以相信,真核细胞的原细菌祖先很早就有了4种核小体组蛋白和核小体。本文着重分析了染色体的起源过程并进一步发展了过去已经提出的核被膜起源于原始性内质网的学说(李靖炎,1979),并分析论述了原始性细胞核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