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hub蛋白质作为参与较多互作的“中心蛋白”,在实现蛋白质功能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结构域作为蛋白质上的基本功能区域,决定着蛋白质功能及蛋白质互作的情况.互作网络中hub蛋白质和结构域对于蛋白质功能的实现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蛋白质互作与结构域的关系分析表明,蛋白质互作与结构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中的hub蛋白与结构域进行关联分析,探讨hub蛋白及其互作partner与结构域数目之间的关系.并通过hub蛋白质之间的互作对相应结构域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22.
结合基因功能分类体系Gene Ontology筛选聚类特征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两套基因表达谱数据,按各基因的表达值方差,选择表达变异基因对样本聚类,发现一般使用方差较大的前10%的基因作为特征基因,就可以较好地对疾病样本聚类。对不同的疾病,包含聚类信息的特征基因有不同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功能分类体系(Gene Ontology,GO),进一步筛选聚类的特征基因。通过检验在Gene Ontology中的每个功能类中的表达变异基因是否非随机地聚集,寻找疾病相关功能类,再根据相关功能类中的表达变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结合基因功能体系进一步筛选表达变异基因作为聚类特征基因,可以保持或提高聚类准确性,并使得聚类结果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另外,发现了一些可能和淋巴瘤和白血病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23.
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霞  阎秀峰  刘剑锋 《生态学报》2005,25(9):2159-2164
通过改变水培溶液中NH 4-N和NO3--N的比例,探讨了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主要药用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及掌叶防己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碱的含量与氮素形态有明显关系,在根和茎中都表现为NO3--N比例高更有利于小檗碱的积累。单纯的NO3--N供给最有利于药根碱在黄檗幼苗根中的积累,而处理46d后,NH4 -N/NO3--N为75/25和25/75时黄檗幼苗茎中的药根碱含量最高。黄檗幼苗根和茎中的掌叶防己碱含量对营养液中NH4 -N和NO3--N的比例反应类似,在处理46d后,掌叶防己碱含量由高到低所对应的NH4 -N/NO-3-N为25/75、50/50、75/25、0/100、100/0。处理33d后,黄檗幼苗根中的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含量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在茎中呈上升趋势。如果同时考虑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生物量的影响,那么NH4 -N/NO3--N为0/100时其小檗碱产量(含量与生物量乘积)最高,而NH4 -N/NO-3-N为25/75时药根碱和掌叶防已碱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4.
遗传标记及其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评述了用于作物品种鉴定的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的优缺点。重点评述了分子标记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文中除对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同工酶和贮藏蛋白(包括醇溶性蛋白、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等)电泳产生的指纹图谱的应用外,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DNA指纹图谱技术;包括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 amplified po lymorphic DNA,简称RAPD)、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简称I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以及CAPS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和SNP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对作物品种鉴定和新品种登记,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检验以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和在分类研究中的贡献等。  相似文献   
25.
降纤酶与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纤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探讨溶栓与一般离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静脉滴注降纤酶,对组一胸脉滴注尼莫地平。两组分别于用药前,治疗第1天、第7天、第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头颅CT。治疗14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结论 降纤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有明显降低作用,可起到直接溶解和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6.
传标记及其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评述了用于作物品种鉴定的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的优缺点。重点评述了分子标记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文中除对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同工酶和贮茂蛋白(包括醇溶性蛋白、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等)电泳产生的指纹图谱的应用外,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DNA指纹图谱技术;包括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微卫生DANmicrosatellite DNA),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简称I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以及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和SNPS(single mucleotide polymor-phisms)对作物品种鉴定和新品种登记,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检验以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和在分类研究中的贡献等。  相似文献   
27.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大量抗病、抗逆、优质、矮杆等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大多数突变性状由1对或2对基因控制。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与基因型、性状、继代时间、培养方式等有关,并具有内在的机制,点突变和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可能是引起水稻无性系变异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戴传超  余伯阳  袁生  李霞  陆玲 《菌物学报》2001,20(2):201-206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十八碳脂肪酸和十六碳脂肪酸的比值考察碳链延长,用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比值考察ω-3脱饱和;探讨了八种因子对脂肪酸链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有利于碳链延长的条件为:麦芽糖10g/L、(NH4)2SO4 3g/L、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20℃培养6d。有利于ω-3脂肪酸生成的条件为:蔗糖30g/L、NH4Cl 3g/L、培养基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10℃培养10d。  相似文献   
29.
医院执行力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提高医院竞争力、战斗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从执行力文化定义和意义入手,介绍了执行力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0.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一类成年起病且进展相对缓慢的自身免疫糖尿病,在与2型糖尿病相似的临床表现之下,有着类似经典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破坏所致的胰岛功能持续减退.通过增强对LADA临床表现和免疫特性的了解,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这一类型的糖尿病,避免和减少误诊、漏诊.欧美及亚洲邻国关于LADA的流行病学调查已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LADA患者临床特征及疾病进展的规律,而我国以LADA China研究为代表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更为中国人群LADA的发病情况与流行特点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