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0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207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65年   15篇
  196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束管食螨瓢虫研究及利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龙  李隆术 《昆虫知识》1996,33(5):304-306
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chengiSasaji隶属于鞘翅目、瓢虫科、小毛瓢虫亚科、食螨瓢虫属Stethorini,是多种作物叶螨的重要天敌。1968年Sasajif[1]在我国台湾采集到该天敌,并对其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1975年庞雄飞等[2]首次报道了我国大陆的分布情况,发现其对豆类作物上的红叶螨有一定控制作用。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于80年代中期,着手调查了束管食螨瓢虫在四川的分布、生活习性以及田间消长规律,并考察其捕食行为、农药影响等,现将有关该天敌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1分布迄今的文献表明,束管食螨瓢虫仅见分布在我国的陕西、湖北、江苏、…  相似文献   
122.
奈氏试剂测定脲酶活性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ImprovingonMethodforMeasuringUreaseActiVityFUHul-Hua,LIXiao-Fang,TIANTing-Liang(Denytl)wnlofBbo,CedndCboA.ffe******-[’un,sdy,if,J-to--rr430070)脲酶(urease)活性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电化法[‘””‘、放化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服酶活性的具体方法又有多种,如豚酶分解豚产生NH/,NHt与次氯酸钠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靛酚,再进行比色测定[’j等。Kaltwasser等[’j采用与谷氨酸脱氢酶(GIDH)相偶联的反应来进行测定,即于340urn处测定NADH的光密度减少量。…  相似文献   
123.
APC基因结构及功能异常与人类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瘤样结肠息肉病易感基因是1991年从结肠癌中克隆到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APC基因产物功能不茂清楚,发现其可调节c-myc基因mRNA的成熟和ras基因的表达,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4.
电泳核型分析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邢来君  李明春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4):244-248
电泳核型分析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邢来君,李明春(天津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系,天津300071)DNA分子的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最通用的分离技术是琼脂糖凝胶电泳[1],但分离的DNA分子大于50kb时,该方法已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5.
李仁德  陈强 《动物学报》1996,42(3):247-252
研究在不同实验温度下驯化的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血浆总蛋白浓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下驯化的两种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都很低;而在15-30℃之间驯化的蜥蜴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且比较稳定;35℃时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则下降。在同温度下密眯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荒漠沙蜥。同种蜥蜴中,雄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雌性。两种蜥蜴的血浆总蛋白浓度均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荒漠沙蜥在  相似文献   
126.
初选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农大17菌株为赤霉素A_4、A_7(GA_4、GA_7)的生产菌,该菌株GA_(4+7)的积累量,除与营养条件有关外,温度和pH是极为重要的因子,随着发酵温度从28℃上升至32℃,GA_(4+7)的产量由21μg/ml增至81μg/ml,GA_3由702μg/ml降至328μg/ml。pH回调至中性,GA_(4+7)的产量由75μg/ml增至180μg/ml,GA_3由322μg/ml降至211μg/ml。此外,设法延长发酵周期也是增加GA_(4+7)的一个因素。综合上述条件,即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由48h前的4回调并维持在6.7左右,温度由28℃上调并控制在32℃,摇瓶培养12天,GA_(4+7)的产量达890μg/ml,20—600L发酵罐发酵240h,GA_(4+7)产量达680μg/ml左右。GA_(4+7)浓度的测定亦作了简化处理,发酵液不经提取,可直接用硅胶板G薄层层析(TLC)后进行荧光比色,产品测定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按照上述条件培养的农大17菌株,产生GA_3、GA_7和GA_4的比例为23.131:16.105:31.258,GA_4高于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27.
张广骅  李杭萍 《遗传学报》1995,22(3):223-229
控制大豆白花亲本籽粒脐色的基因有带R与r之分,带R基因的白花产本与紫花亲本杂交,F1代籽料出现蓝脐性状,其基因型为I-R-W1-tt。当控制脐色的基因有两对相差时(R、r;W1、w1)F2代籽粒脐色分离蓝脐与无色脐之比为9∶7。  相似文献   
128.
应用能断糖蛋白N-糖链合成的衣霉素(TM),研究了N-糖链缺失对HT1080细胞分泌纤连蛋白(Fn)以及纤连蛋白受体(FnR)与配体结合的影响。结果表现,1μg/ml的TM可抑制N-糖链的合成(此时,3H-甘露糖掺入下降63%),但细胞分泌Fn的量仅下降3%,这主要是由于蛋白合成受TM抑制(25%)而引起。因而,N-糖链缺失可能并不影响Fn的分泌,而在同样条件下,单个细胞结合125I-Fn的量显著  相似文献   
129.
稀土对肌质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镧、钆、镱及四种配合物对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La^3+,Gd^3+和Yb^3+对肌质网Ca^2+ -ATP酶有激活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它们对酶活性的抑制程度增大;而La^3+,Gd和Yb^3+对纯化的C幔蓿玻粒裕忻冈蛑挥幸种谱饔茫唬牵洌危阴#影彼岷停伲猓滨4彼崤浜衔锒约≈释ず痛炕模茫幔蓿玻粒裕忻富钚缘挠跋煊耄牵洌蓿常埃伲猓蓿常嗨疲  相似文献   
130.
透明质酸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底物的特异性和产物的不同,透明质酸酶可分为3类,该酶为糖蛋白,不同来源的酶分子量差异较大,已知的3种不同来源的酶的一级结构也不相同,有多种活性调节因子,透明质酸酶的功能复杂,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并在许多疾病的和生物学研究中呈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