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秀红  李锋  韦霄  许成琼   《广西植物》2000,20(3):238-245
以银杏良种桂 G86 - 1为试材 ,对种实发育过程中种仁和种皮的维生素 C、 N、 P、 K、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蔗糖、还原糖、粗纤维、淀粉等 11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积累的变化动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在种仁发育过程中 ,蔗糖、粗纤维、淀粉的含量和积累均随生长发育期的变化而递增 ,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还原糖、粗脂肪、 N、 P、 K、灰分等养分在幼果期含量较高 ,但随发育期的变化而降低 ,呈显著相关关系 ,除还原糖外 ,这些养分的积累逐渐增加 ,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还原糖的积累在盛花后 110 d前明显增加 ,随后逐渐下降 ;维生素 C在种实发育初期含量较高 ,至盛花后 80 d达到最高 ,随后逐渐下降。在种皮发育过程中 ,除还原糖、维生素 C外 ,其它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积累的变化动态规律与种仁相一致 ;维生素 C在种皮的含量和积累均逐渐上升 ,呈显著相关关系 ;还原糖的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呈上升趋势 ,积累逐渐增加 ,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2.
李锋  盘名德   《广西植物》2000,20(3):193-199
在过去的 6 5年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取得了 30 0多项科技成果 ,对科技进步、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阐述了广西植物研究所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的优势及新世纪的主要创业范围。  相似文献   
183.
【背景】产电微生物的种类和电化学活性机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的】从海水中分离获得一株耐盐产电微生物,研究其产电特性并鉴定种属信息。【方法】以取自南海的海水为接种液启动并运行阳极液中含有不同盐浓度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从富集的阳极生物膜上分离得到一株纯培养的微生物菌株,命名为E-1。通过接种于阳极液中添加不同盐浓度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对其产电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形态学观察、Biolog分析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菌株E-1在无外源添加和外源添加6.6%NaCl条件下产生的功率密度分别为51.69 m W/m2和26.56 m W/m2,这与其良好的耐盐能力相关。菌株E-1被鉴定为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表现出多样的底物利用能力,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40°C,pH范围为5.0-10.0。【结论】这是首次对Shewanella algae种内微生物产电性能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应用的报道,丰富了产电微生物的多样性,菌株E-1能够在较高盐浓度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产电性能,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海水资源化处理方面的应...  相似文献   
184.
60Co-γ辐射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60Co-γ射线对家蚕卵进行照射,辐射剂量在10 Gy~30 Gy之间对蚕的生长发育等一系列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家蚕在1小时内的平均孵化率有极显著提高,对照区的平均孵化率为33.2%,而10 Gy、20 Gy和30 Gy区分别达到34.44%、39.67%和51.11%。四龄第2天随机称量50头蚕,对照、10 Gy、20 Gy和30 Gy区每头蚕平均体重分别为1.174 g、1.116 g、0.975 g和0.862 g,体重随剂量增加明显减轻,其中20 Gy和30 Gy区对比对照和10 Gy区均有极显著差异;茧层率在10 Gy和20 Gy辐照区与对照区比较变化不大,即23.37%、23.54%对比24.25%,而30 Gy辐照区显著降低,为21.74%;单蛾产卵数先升高后降低,从对照区的529粒到10 Gy的540粒和30 Gy的392粒,这可能是辐照使蚕生长发育的机制发生了改变,引起膜损伤、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的原因,并且对蚕的消化功能也产生了影响。综合考虑在家蚕辐射育种方面10 Gy时的照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5.
近期,英国杂志《自然》(Nature)发表了对贵州观音洞遗址1964-1973年出土石制品的再研究结果,认为该遗址石制品中存在系统的勒瓦娄哇技术;新的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主文化层距今17-8万年。据此,该文作者认为观音洞遗址的石制品组合代表了东亚最早的勒瓦娄哇技术遗存。本文对观音洞遗址石制品的研究历史、勒瓦娄哇技术研究简史和定义等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同时对观音洞遗址相关石制品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观音洞遗址石制品组合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复合体,与之前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不存在勒瓦娄哇技术。最后,本文对宁夏水洞沟、金斯太、通天洞等遗址发现的勒瓦娄哇技术遗存的简要分析表明,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显示中国在距今5万年前出现过勒瓦娄哇技术。  相似文献   
186.
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锋  马远 《生态学报》2021,41(23):9144-9153
城市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质是协调好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促进复合生态系统的各方面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以城市绿地、城市湿地、城市废弃地三类主要的城市生态空间为对象,论述了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进展,提出当前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存在以人工修复技术为主、自然修复不足、机理和量化研究缺乏、理论和应用脱节、管理机制不健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体现不足等问题。梳理了当前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热点,包括城市生态系统修复机理、城市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和健康、问题导向的生态修复、面向人类福祉的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多学科融贯,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生态修复与管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可为我国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7.
1980-2015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盼盼  李锋  胡聃  孙晓  刘雅莉  陈新闯 《生态学报》2021,41(17):7063-7072
以珠三角城市群9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2015年3期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扩张强度、扩张速率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尺度上城市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城市群扩张数量特征:1980-2015年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约3倍,1980-2000和2000-2015期间分别扩张1513.1、3043.8 km2;扩张强度不断增强,扩张速率明显加快。(2)城市群扩张空间特征:珠三角城市群中扩张迅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城镇密集带及沿海地区;扩张较慢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靠内陆的周边地带。(3)基于时间尺度发现珠三角城市群结构的演变呈现出由单核模式(广州,1980年)-双核模式(广州、深圳,2000年)-多中心、网络化模式演化的特征(东莞、中山等相邻城市,2015年)。(4)基于景观格局特征,珠三角区域扩张快速的城市形状复杂,结构趋于分散;扩张较慢的城市形状更规则,分布更聚集。(5)天然的人文联系与优越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政府政策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因素共同驱动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该研究对提高城市群规划管理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讨医学研究中样本库的建库条件,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质量控制,以及样本库的信息化管理等问题。方法:流行病学现场采集人群的全血、血浆等标本,按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分装处理,于液氮或-80℃低温冷冻保存;建立了一套信息管理软件应用于样本库的管理。结果:2004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人群的各类样本达2万余份,并且已应用于新疆民族高发性疾病的研究,效果良好。结论:生物标本库的建立,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89.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及能量代谢,在个体发育以及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核黄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转运吸收.大量的动物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体内核黄素缺乏是引起食管癌发病的重要背景,核黄素代谢异常导致的核黄素缺乏是食管癌发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现将核黄素代谢与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90.
大珠山遗址是青岛市首个具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我国沿海地区的旧石器考古材料,更对探讨早期人类的生存适应和迁移扩散等问题具有深远意义。解译遗址中的环境背景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本文通过花粉和磁化率等指标,重建了该遗址所在区域的环境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大珠山遗址的光释光年龄为65.7-52.9ka,对应MIS4-MIS3c;2)从MIS5b到MIS3b(86.0-45.0ka),区域植被经历4个演替阶段,依次为落叶林草原、落叶阔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和疏林草原,其反映的气候趋势与区域背景下的环境变化过程基本一致;3)MIS4-MIS3c期间迅速回暖的气候,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均为早期人类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生态背景。随后气候转冷,海岸线后退,该地区的人类遗存明显减少,可能指示人类活动减弱或者迁出。这种不同时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表明气候主控下的生存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近海地区早期人类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