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报道六鞭毛科18个新种,其中六鞭毛虫属15种,旋核六鞭虫属3种,其简要形态记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2.
草鱼鳃上寄生毛管虫一新种——变异毛管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吸管亚纲(Subclass suctoria)中,多数种类具有或长或短的炳,附着它物上营固着生活。寄生在鱼类体表、鳃丝内的毛管虫(Trichophrya)和簇管虫(Erastophrya)的种类中,至今未见报道有固着柄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对武昌六前鞭虫胞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R鞭毛复合体的内下方有分散的微管,两根R鞭毛复合体之间和外方具少量的粗面内质网,而虫体周边分布较多.粗面内质同外周被发达的微管.生毛体与胞核之间有胞咽和小盾结构.胞质中有较多的食物泡,未见到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表膜下微管结构.另外对粗面内质网的结构、功能以及种的鉴定等方面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鲫鱼寄生车轮虫一新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表和鳃上一种新的车轮虫(Trichodina carassii sp.nov.),虫体直径70(54.6—80.4)μm,附着盘直径58(51.6—67.2)μm,齿环直径32(27.0—36.2)μm,齿体25—30个,齿环中央有7—14个旧齿体残余物形成的颗粒结构。大核马蹄形。小核短杆状,在大核一端的外侧,其位置略有变动。口沟390—400°。齿钩镰刀状,齿棘较直,侧面具有若干个缺刻,末端钝圆或平截,近锥体的后方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小突起。    相似文献   
15.
棘腹蛙血液内利川锥虫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川锥虫(TrypanosomalichuanensisLi)寄生在棘腹蛙血液内。虫体波动膜明显。鞭毛较粗,一般不伸出体外形成游离的鞭毛。感染试验表明其中间宿主是绿蛙蛭(BatracobdellapaludosaCarena)。虫体在绿蛙蛭嗉囊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配生殖或假包囊,产生许多无鞭体、前鞭体和锥虫体等不同发育时期。前鞭体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虫体表膜较厚,表膜下微管管壁较厚,线粒体较多,卵圆或长椭圆形,隆嵴不明显。未见高尔基体,内质网很少,不易观察到。胞质中有3—5颗或更多、多角形至圆形,较大的色素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棘腹蛙Rana boulengeri Gunther体内寄生的两种文献中未报道过的原生动物,一种是利川锥虫新种,Trypanosoma lichuanensis sp.nov.,其主要特征是,鞭毛较粗,一般有伸出体外,故不形成游离的鞭毛;另一种是蛙两极虫新种,Myxidium boulengeri sp.nov.,孢子卵形,两端钝圆,壳厚,壳面光滑,缝线直而宽。  相似文献   
17.
寄生蛙类肠道的肠肾虫)Nyctotheran),国外报道较多,特别是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研究较多 ,记述了近 100种1-5.    相似文献   
18.
粘抱子虫和球虫在发育过程中都是以单个的变形虫状的滋养体侵人寄主的组织细胞,各自发育成熟的,在同一包囊内发育的不同时期及发生变异的个体是常见的,但两种不同亚纲的种类在同一营养体内发育成熟的情况,从未有过报道。作者于1986年11月和1991年8月先后两次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下花园水产良种试验站进行鱼病调查时,在鲤(CyprinuscarpioLinnaeus)肠道内发现异型碘泡虫和文荣球虫共栖在同一个营养体内发育,现报道于后。】.材料与方法解剖10尾鲤,鱼体全长9.0一门.scm,高2.5—3.ocm,重65—110g。病原体的检查按文献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