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MP)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内膜间质构成,是局部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形成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子宫内膜息肉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或月经量增多、不孕、绝经后出血等,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多数属良性病变,但其可恶变性已经被证实。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传统观点认为其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症有关,属慢性炎症范畴,即为生物致炎因子及长期反复机械性刺激所致的反应性增生物;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可能与激素调控下增殖与凋亡失衡相关。近来随着宫腔镜检查技术的推广及激素补充治疗人数的增多,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及检出率逐渐增加,加之经刮宫或电切治疗后复发率非常高,因此,子宫内膜息肉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蒙古黄芪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研究表明,根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在分化过程中呈外始式,初生木质部四原型,皮层内具凯氏带;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维管束为外韧无限维管束;叶为异面叶,由表皮、叶内和叶脉组成,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呈长柱形,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且不整齐,细胞呈海绵状,有大量气隙,叶脉维管束发达,为外韧无限维管束,叶上下表皮均具有气孔.  相似文献   
53.
苹果中α-法尼烯的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苹果中α-法尼烯在虎皮病诱导和昆虫诱导中的作用、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尤其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对其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54.
从对正常LACA小鼠腹腔细胞的体外培养中,获单一细胞集落,由此集落细胞扩展建成一株淋巴样细胞株。由流式细胞计分析细胞表面标志显示。此株细胞表面具有不成熟的早期T细胞的表而抗原,为Thy-1.1~ ,PgP~ ,B2A2~ 及LFA-1~ ;不具有成熟T细胞表面抗原,为Ly 2~-及L3T4~-,亦不具有B细胞及巨噬细胞表面抗原,为SIg~-,Lyb 5~-及Mac-1~-。因而为早期T细胞株,命名为C 320细胞株。C 320细胞的生长不依赖于外源性IL_2的供应,已在体外维持一年半。此细胞分裂相活跃,染色体数目及形态均异常。1—5×10~6个C 320细胞腹腔接种裸鼠,于三周内引起腹水型肿瘤,并广泛转移至腹腔脏器,纵膈淋巴结及肺部。故C 320细胞为小鼠肿瘤性早期T细胞株。电子显微镜检查,见胞浆及胞膜上有病毒颗粒,形态酷似逆转录病毒C型,提示C 320细胞可能是逆转录病毒转化的肿瘤性早期T细胞株。  相似文献   
55.
银杏MADS-box基因家族的表达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DS-box基因是真核生物中一类编码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家族,在植物花器官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探究MADS-box家族基因在银杏花发育中的功能,本文对银杏花芽分化4个时期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其中的MADS-box家族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基因进行表达模式、蛋白结构、细胞定位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15个银杏MADS-box家族基因。表达分析表明,目标基因根据表达模式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析目标基因的编码序列显示,15个银杏MADS-box蛋白的主要构件均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亚细胞定位预测主要在细胞核内;所有表达产物均包含MADS结构域。聚类分析显示,银杏MADSbox基因家族可分为6个亚类。银杏MADS-box基因家族中的new Gb2734、Gb38883、Gb28587和Gb33168可能在银杏开花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Gb16301可能是银杏花器官的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胸苷激酶1(TK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与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9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0例LACC患者,均接受3个周期的紫杉醇和卡铂新辅助化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化疗前检测血清OPN、TK1、FGFR4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收集相关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PN、TK1、FGFR4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1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129例(有效组),无效31例(无效组)。无效组血清OPN、TK1、FGFR4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为Ⅲ期、IVA期以及血清OPN、TK1、FGFR4水平较高是影响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OPN、TK1、FGFR4预测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695、0.767,三项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93,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受到FIGO分期和血清OPN、TK1、FGFR4水平影响,联合检测血清OPN、TK1、FGFR4水平对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7.
收集从采自中国甘肃省、贵州省和吉林省不同环境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网柄菌菌株,并从网柄菌中分离与其共生的放线菌。采用放线菌选择培养基(改良高氏1号),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放线菌;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培养的放线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显示:3个省的网柄菌中共分离到放线菌3种55株;从甘肃省的6种网柄菌的20个菌株中纯化培养出28株放线菌,分属为2目3科3属3种,其中微杆菌属为优势属,占89%;从贵州省的6种网柄菌的10个菌株中纯化培养出17株放线菌,皆为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从吉林省的8种网柄菌的8个菌株中纯化培养出10株放线菌,分属于2目2科2属2种,微杆菌属为优势属,占90%。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网柄菌携带共生放线菌种类的影响大于网柄菌物种差异的影响,从碱性土壤的网柄菌中更容易分离得到与其共生的放线菌菌株。  相似文献   
58.
我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贫瘠。植被恢复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治理措施,在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广西马山县经过8年植被恢复的4种样地类型(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顶果木混交林;相邻的天然灌草丛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引进固氮树种(降香黄檀和顶果木)及其种植模式对石漠化山区土壤磷素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降香黄檀/顶果木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SOM)、硝态氮(NO~-3-N)、有效磷(AP)、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降香黄檀/顶果木混交林、顶果木纯林和降香黄檀纯林的全磷(TP)相比于对照组更易转化为AP,其中以降香黄檀/顶果木混交林的效果最佳。(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H~+4-N、NO~-3-N和MBN与AP分别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MBN与MBP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3)引种降香黄...  相似文献   
59.
盐单胞菌(Halomonas)是革兰阴性杆菌,有嗜盐特性,多从含盐水环境中分离得到。国内、外少见盐单胞菌感染相关报道。本文报道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1例婴幼儿血流感染盐单胞菌病例,患儿感染症状典型,表现为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并伴随肺部炎症。来自该病例的盐单胞菌因生长速度慢,生化、质谱数据库局限而难以鉴定,最终经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为盐单胞菌。本文对该例感染的盐单胞菌生长情况及引起的临床感染特征进行分析,期望对减少临床盐单胞菌感染的漏检有所帮助,并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治参考。  相似文献   
60.
植物叶片氮(N)、磷(P)养分特征受土壤可利用性N、P含量和N、P相对比例(N:P)的共同影响, 研究其作用机制有助于解释和评估土壤养分变化对植物养分利用策略的影响。该研究通过盆栽实验, 探讨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养分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叶片养分回收特征对不同剂量的养分添加(低、中、高3个N添加水平: 1.5、4.5、13.5 g·m-2·a-1)及不同土壤N:P (5、15、25)的响应。结果表明: 养分添加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加了成熟叶片P含量和衰老叶片N、P含量, 显著降低了叶片N、P养分回收效率(NRE, PRE)。土壤N:P的升高显著降低了衰老叶片P含量和叶片NRE, 但增加了成熟和衰老叶片N:P和叶片PRE。相同养分添加水平条件下, 土壤N:P与叶片PRE显著正相关, 但与叶片NRE无显著相关性; 相同N:P条件下, 养分添加水平与NRE负相关, 但与PRE无显著相关性。植物NRE:PRE可以有效地反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植物对N、P需求的改变。土壤养分添加水平和N:P共同影响着芨芨草的叶片养分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养分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