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陕西纸房沟流域为研究单元,于2006-2008年,对该流域恢复区8种林分进行系统调查,运用不同模型分析了各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种-面积、多度关系.不同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种-面积关系符合S=CAm,种类数随着面积增加接近一个常数,并得出相应最小调查面积,其大小排序为:自然灌木林>自然乔木林>杨树 刺槐混交林>柠条-沙棘混交林>柠条林>沙棘林>刺槐林>柳树林,说明林分类型越复杂,需要调查节肢动物群落的最小面积越大.在抽样调查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林分节肢动物种-多度模型,天然恢复林地节肢动物以对数正态模型(LN)的拟合效果最佳,表明群落中个体数量居中的节肢动物种类较多,稀有种和富有种种类较少,优势种不明显;在混交林和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以对数柯西模型(LC)的拟合效果最佳,与天然恢复林相比,其节肢动物群落中稀有种和富有种种类较多,优势种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11月通过对纸房沟流域乔木林恢复区昆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昆虫种类数以自然乔木林最高,混交林次之,单纯林分较低,个体数量以柳树林昆虫数量最高,其次为混交林和刺槐林,自然乔木林变化幅度最小.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低次序均为自然乔木林>混交林>单纯林分,均匀度以单纯林和混交林的昆虫群落变化幅度较大,自然乔木林变化幅度最小.群落的优势度与均匀度值的变化呈相反趋势.主分量分析表明,林分类型不同的昆虫群落,其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不同,且结构越复杂,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越明显;相反,则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分化不明显;植食性昆虫类群在各林分中均为优势类群,自然乔木林的天敌种类数和个体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林分,通过排序不同功能类群在各林分昆虫群落变化的不同时期占主导因素.并探讨了植物群落与昆虫多样性间的生态关系,为植被恢复和森林害虫的自然生态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番茄与玉米间套作对烟粉虱的趋避效应及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效果,设置番茄品种‘金山511'以固定株行距与玉米品种‘先玉335'分别以10、20、30 cm的播种株距进行间作套种,调查3种栽培方式对烟粉虱屏障效应及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番茄单作相比,玉米植株建立起的自然屏障使番茄生长环境相对稳定,玉米播种株距为10、20、30 cm时,番茄植株在6:00—20:00的平均温度分别降低3.01、2.26和1.45 ℃,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提高13.0%、8.8%、6.0%,平均光照强度分别降低26.1%、20.4%和14.5%;在每日的高温时段可显著降低番茄温度,提高湿度,减少光照强度,有效缓解强光、高温和干旱等有利于病毒病发生的不良环境条件,且在玉米播种距离为10 cm时效果最好。番茄间作玉米对烟粉虱有趋避效应,能抑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玉米株距为10、20、30 cm时,烟粉虱虫口数分别比单作减少88.7%、82.0%、73.9%,对病毒病的抑制作用呈减弱趋势,间作病情指数分别显著降低67.3%、59.4%和44.5%。玉米/番茄间作的种植模式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和坐果,可提升番茄产量,玉米种植密度越高,效果越好,本试验条件下以玉米种植株距10 cm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室内离体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低温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致死率和卵囊孵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两种土壤低温处理方法对北方地区温室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率的影响。室内研究结果表明:-7℃处理24 h后,南方根结线虫J2存活率为0;-9℃处理24 h后,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完全不孵化。-1、-2、-3、-4℃分别处理8、5、3、1.5 d后J2存活率均为0;-2、-3、-4、-5℃分别处理9、6、4、1 d后卵囊完全不孵化。拟合分析发现,温度与J2致死时间及温度与卵囊不孵化时间均呈指数函数关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起垄后0~50 cm土层和平地0~30 cm土层南方根结线虫死亡率均可达100%,平地30~40及40~50 cm较温室同深度病情指数分别减少84.9%、75.8%。因此,在陕西省榆林市及其以北地区,冬季通过低温防控温室南方根结线虫能达到较好效果,技术可操作性强,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