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2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56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8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51.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的1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6个类型.随水深环境梯度变化,各样地群落优势植物也发生相应变化.(2)芦苇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茎粗与平均水深呈显著相关.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值与平均水深拟合曲线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在平均水深为0.3m时,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出现明显的峰,随水深变化向峰两侧递减,而芦苇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随水深增加呈递葺增趋势.(3)通过β多样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随着水深的变化,物种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各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Sorensen指数值均大于不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值.水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而旱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952.
新兴遗址第1地点位于吉林省汪清县嘎呀河支流前河北岸的二级阶地,2018年调查发现,2019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复查和试掘,试掘面积14 m2。采集和试掘发现标本131件,以石制品为主,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和磨制石器,此外还发现有少量夹砂陶片。总体来看该遗址包含旧石器和新石器两期文化遗存,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存以石叶和细石叶为主要技术特征,石制品原料以硅质页岩和黑曜岩为主,根据石制品技术特征和地层堆积情况判断,年代与临近的黑龙江穆棱市康乐遗址年代相近,为距今100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图们江流域金谷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953.
杨绕琼  范泽鑫  李宗善  温庆忠 《生态学报》2018,38(24):8983-8991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重要的造林树种,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研究不同海拔云南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松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在滇西北丽江玉龙雪山不同海拔采集了云南松树木年轮样品,采用传统的树木年轮方法制作了不同海拔云南松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并分析了不同海拔云南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低海拔样点云南松具有较快的年平均生长速率。2)不同海拔云南松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模式一致,树轮宽度与当年5—6月的降水量、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同期温度呈负相关。3)不同海拔的云南松径向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程度不一样,即低海拔样点云南松树轮宽度与当年5月份的干旱指数、相对湿度、降水量相关系数较高;而高海拔样点的云南松树轮宽度与5—6月的降水、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的相关系数较低。研究表明春末夏初的水分条件是玉龙雪山云南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且低海拔地区云南松生长受水分限制更为严重,区域气候变暖和干旱化趋势可能对低海拔地区云南松的生长产生持续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气候变化下云南松的适宜分布区、以及云南松人工林的经营和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4.
本文对嗜线虫致病杆菌 (Xenorhabdus nematophilus)产生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该菌代谢过程 p H值、还原糖、总糖、氨基氮与抗生素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筛选该菌对碳源和氮源的要求 ,用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该菌产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条件为 :玉米粉 1% ,大豆粉 3% ,蔗糖 1% ,蛋白胨 1.5% ,KH2 PO4 0 .0 2 % ,Mg SO4 0 .2 % ,活化剂  相似文献   
955.
黑曲霉单宁酶高活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郭鲁宏  杨顺楷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2):105-108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higer)No.1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制备原生质体的起始菌,该菌株单宁酶活性比No.13提高55%,并对其制备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方案基础上,紫外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株经筛选,最后得到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单宁酶高活性菌株,在摇瓶培养基中进行生物转化实验,连续传代10次,结果显示发酵液中没食子酸浓度始 维持在22.8-23.9mg/  相似文献   
956.
我国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会造成生态污染,影响人类的生活。利用昆虫处理有机废弃物,既可以实现减量,又可以获得昆虫产品及生物有机肥,符合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本文综述了有机废弃物的污染、生物处理方法、利用昆虫处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了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的瓶颈问题及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7.
云南省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杨月圆  王金亮  杨丙丰   《生态学报》2008,28(5):2253-2253~2260
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施宏观规划和管理,利用2003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从土壤侵蚀、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水环境5个方面,对云南省土地生态敏感性开展了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土地生态环境中度敏感地区和高度敏感地区面积较大,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36.67%和46.93%,不敏感地区占10.15%,极敏感地区占的份额最小,只占6.25%.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度敏感类型区在全省各个地区均有分布,高度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以及滇西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58.
假单胞菌L-半胱氨酸合成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假单胞菌TS-1138的细胞浆液通过硫铵沉淀、SephadexG-75凝胶过滤、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SephadexG 100凝胶过滤等分离纯化手段分别将从L-ATC合成L 半胱氨酸的两个酶——L-ATC水解酶和L-SCC水解酶纯化了 83.9和 90.3倍。SDS-PAGE鉴定均为单一条带 ,两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7.5和 42.8kD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 35℃ ,最适pH分别为 7.0和 8.0 ;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 0.67mmol L和 0.15mmol L ,  相似文献   
959.
发酵五碳糖和六碳糖产乙醇的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作物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木质纤维素,经预处理或水解后能得到各种糖类的混合物,这些糖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混合糖)。中报道了国内外近20年来在利用细菌发酵混合糖产乙醇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种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利用混合糖产乙醇的特性。  相似文献   
960.
2002~2005年在吉林省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南沟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这里为长白山低山丘陵区,是候鸟经长白山脉、乌苏里江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4年共环志鸟类126种63386只,其中春季103种9761只,秋季113种53625只,隶属13目37科。春季以黄喉鸦(Emberiza elegans)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环志2467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25.3%;秋季以黄喉鸦、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大山雀(Parus major)、白眉鸦(E.tristrami)、极北柳莺(P.borealis)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33586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62.6%;通过环志研究发现,被认为是留鸟的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Aeghhalos caudatus)、沼泽山雀(P.palustris)、长尾雀(Uragus sibiricus)具有定期的迁徙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