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0篇
  2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探究外来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甲藻休眠包囊的种类组成及外来甲藻入侵风险, 本文根据包囊及其萌发细胞的形态特征辅以分子生物学信息对江阴港5艘外来船舶压载舱沉积物中的活体甲藻休眠包囊的种类进行鉴定和分析。共鉴定出甲藻休眠包囊29种(不含3种未鉴定种), 包括膝沟藻类、钙甲藻类、裸甲藻类、翼甲藻类以及原多甲藻类, 活体休眠包囊密度介于0.73-44.3 cysts/g DW。其中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Alexandrium tamarense species complex)、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等有毒有害甲藻的包囊在取样的5艘船舶中均有发现。此外还发现了多种中国近海未报道的甲藻包囊种类, 其中一种经过分子手段确定为异常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insuetum)包囊, 萌发和培养实验表明该种包囊能够在中国近海萌发并增殖, 有潜在的入侵风险和暴发赤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2.
目的:优化绿原酸提取工艺,并进行单体制备。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收率为评价指标,依据中心组合法则,运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以绿原酸提取液为原料,采用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绿原酸。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20%、pH 3.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75℃,绿原酸的平均提取率为2.78%,模型预测值为2.94%。高压制备液相分离获得的绿原酸单体纯度大于98.75%,收率大于95.0%。结论: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绿原酸提取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83.
Chalcone synthase A is a key enzyme in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pathway. Expression of chsA gene in transgenic Petunia hybrida resulted in flower color alterations and co-suppression of transgenes and endogenous genes. We fused the β-glucuronidase (uidA) gene to the C-terminal of chsA gene, and transferred the fusion gene into Petunia hybrida via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GUS 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co-suppression occurred specificall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s and co-suppression required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endogenous genes and transgenes. 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co-suppression occurred in the entire plant, and RNA degradation occurred in the cytoplasm.  相似文献   
184.
异色瓢虫--简单而方便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瓢虫是一种在庭院、野外 ,甚至在儿童的绘画书中经常见到的昆虫。按瓢虫科中的种类计算 ,世界上约有4 9 0属 ,4 0 0 0种之多 ,其中大多数瓢虫属于害虫天敌。据 Gordon(1985)估计 ,分布在北美和墨西哥的 4 75种瓢虫中 ,仅 4种为植食性 ,6种为菌食性。另据 Sasaji(1985)的统计 ,分布在日本的瓢虫 ,全部 162种中仅 8种为植食性 ,4种为菌食性。此外 ,我国有正式记录的32 6种瓢虫中 ,植食性的为 71种 ,菌食性的为 11种 ,其余的均为捕食性瓢虫 (庞雄飞 1991) ,其捕食对象为蚜虫、螨、芥壳虫等害虫。事实上 ,自然界中至今仍存在大量有待描述的瓢虫…  相似文献   
185.
目的:通过对毕赤酵母中试发酵工艺的改进,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重组低出血抗凝蛋白(EH)的中试发酵工艺,为EH蛋白的放大生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摇瓶培养绘测毕赤酵母工程菌的生长曲线,然后根据生长曲线,将对数生长期的菌种经过两级摇瓶培养放大后,直接接种到500 L的发酵罐中放大培养,通过发酵液的D600nm值、溶氧值(DO2)及菌体湿重动态监测细菌的生长状态,并用流加甲醇的方法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上清经超滤、两步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用非还原型SDS-PAGE和HPLC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用SDS-PAGE和质谱方法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用Western印迹验证目的蛋白;用凝块法检测目的蛋白的抗凝活性。结果:发酵结束时,上清中蛋白含量达1.41 g/L,经后期分离纯化,得到约21 g EH蛋白,SDS-PAGE分析可见EH蛋白在还原状态下表观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2×103±0.2×103,质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3×103±0.73×103;Western印迹表明检测条带为目的蛋白,能被抗水蛭素抗体特异性结合;非还原型SDS-PAGE和HPLC测得EH蛋白的纯度均高于95%;凝块法检测EH蛋白的抗凝比活性为512~1024 ATU/mg。结论:建立了一条简便可行的EH蛋白的中试放大发酵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6.
罗成  李艳 《生命的化学》2021,(2):403-407
生物化学是很多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代谢途径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难度很大,容易产生畏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问题导入、趣味讲解、技巧记忆、前沿拓展"四部曲式"趣味生化课堂:通过问题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趣味讲解和技巧记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前沿拓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超星学习通等移动教学软件,通过签到、随机选人、讨论词云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以上举措可以将沉闷的生化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7.
吸烟对大鼠肺组织MCP-1和TGF-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吸烟大鼠肺气肿模型肺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方法建立吸烟肺气肿大鼠模型.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至6月组,吸烟组1至6月组,每组均6只,共12组别.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CP-1 和TGF-β在肺内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MCP-1在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含量,及测定各组肺组织中溶胶原活性和总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肺组织MCP-1和TGF-β的表达均明显上升,至吸烟4月时达高峰;MCP-1在BALF各组中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溶胶原活性各组各时段激活活性均比自发活性高,总活性逐渐上升.结论 MCP-1和TGF-β在吸烟大鼠肺气肿模型细胞外基质重塑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8.
珠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兆礼  陈晓宏  李艳 《生态科学》2006,25(4):303-307,311
为阐明珠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整体状况,基于RS与GIS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对珠江流域1982~2003年间的地表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2年来,珠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NDVI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珠江流域植被活动在减弱;(2)从季节变化来看,珠江流域平均植被覆盖除春季呈不显著上升外,其余各季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3)空间上,中下游地区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上游南、北盘江流域、右江、左江及郁江流域则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这种空间异质性是由于城市化过程、农业生产活动、区域气候特征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9.
以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木荷和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红光、蓝光和白光处理对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荷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和稳态荧光(Ft)均以白光最高,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PSⅡ的天线转换效率(Fv'/Fm')均以白光最高,蓝光次之,红光最低。与白光处理相比,蓝光处理增强木荷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红光和蓝光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杉木幼苗叶片Fo和Ft以红光最高,Fm和Fv以白光最高,Fv/Fm、Fv/Fo和Fv'/Fm'均以白光最高,蓝光次之,红光最低。不同处理间杉木幼苗叶片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而POD活性差异显著,以白光处理最高。光质对2种树种幼苗的生长均具有调控作用,其中红光和蓝光处理均造成木荷和杉木幼苗叶片的潜在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光胁迫,同时破坏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不利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通用转录因子II H亚基2(GTF2H2)是否影响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和迁移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转染GTF2H2-siRNA构建GTF2H2敲低的Hep3B肝癌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肝癌细胞Hep3B的GTF2H2敲低效果;细胞计数实验(MTS)检测GTF2H2敲低的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能力;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GTF2H2敲低的肝癌细胞Hep3B的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分析实验检测GTF2H2敲低后是否影响肿瘤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结果: GTF2H2敲低组的Hep3B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的Hep3B细胞增强,迁移能力亦有增强;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GTF2H2敲低后,p-AKT通路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GTF2H2可能通过介导AKT分子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