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源头溪流作为连接陆地与内陆河流的关键节点以及海-陆碳库交互的先锋界面,其水-气界面CO2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贡献。梳理源头溪流CO2的产排基本过程,明确其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有助于重新认识河流系统碳处理能力,是进一步明晰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探讨了源头溪流CO2的基本来源及过程(内源产生,外源输入);从年际、季节、昼夜的多维时间尺度,以及全球、区域、流域、生境的多维空间尺度对溪流CO2排放规律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从气象因子、溪流结构特征、水文地貌因子、陆域环境因子和水体理化因子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溪流CO2排放通量时空变异格局的关键因素;同时,分析了当前溪流CO2排放监测的主要方法及其适应条件,为溪流CO2监测的精确性提供参考。本文构建了溪流与陆地的碳耦合过程理论框架,呼吁溪流CO2排放在陆域碳平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最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不...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B(SA-B)能否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促进自噬,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纤维化。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SA-B治疗组和高剂量SA-B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构建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低、高剂量SA-B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灌喂丹参酚酸B水溶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体积0.9%生理盐水。测定心重指数(HW/BW)和左心室重指数(LVW/BW);ELISA法测定心肌中Ⅰ型、Ⅲ型胶原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I3K、AKT、p-AKT、mTOR、Beclin1、LC3-Ⅱ水平;大鼠心肌HE染色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的心重指数、左心室重指数和心肌中Ⅰ型、Ⅲ型胶原的水平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提示心肌组织发生明显的纤维化。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自噬相关蛋白PI3K、AKT、p-AKT、mTOR表达升高,Beclin1、LC3-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A-B组中心重指数、左心室重指数和心肌中Ⅰ型、Ⅲ型胶原的水平明显降低,HE染色未见明显纤维化病灶,其自噬相关蛋白PI3K、AKT、p-AKT、mTOR表达降低,Beclin1、LC3-Ⅱ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参酚酸B能够抑制ISO所致的大鼠心肌纤维化,且具有剂量依耐性,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mTOR传导通路促进细胞自噬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肿瘤因其易转移、易复发的特性成为一大难以治愈的疾病,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生长、迁移、免疫逃逸、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分泌的CCL5发挥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许多研究表明抑制CCL5/CCR5生物学轴可抑制肿瘤迁移、血管生成等,预示着这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CCL5/CCR5生物学轴的研究,包括CCL5/CCR5生物学轴介导的肿瘤生长迁移、血管生成、免疫逃逸等作用,及CCR5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Bip)、转录因子GADDl53/CHOP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中表达及其与肾脏固有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ERS在糖尿病肾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于8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GADDl53/CHOP的表达与定位,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部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并对GRP78、GAD-Dl53/CHOP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观察尿蛋白、BUN、尿肌酐等反应肾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建模8周,糖尿病大鼠较正常组的肾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RP78、GADDl53/CHOP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糖尿病肾损害过程中,ERS被诱导并可能通过激活转录因子GADDl53/CHOP引起肾脏细胞过多丢失,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该实验旨在研究经小鼠尾静脉快速注射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质粒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小球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小鼠模型,自成模后第3天开始,尾静脉快速注射pcDNA3/mNrf2质粒。4周后收取标本,检测动物肾小球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以及Nrf2、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hase,γ-GCS)在肾小球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可以将Nrf2表达质粒转染入小鼠肾小球。此方法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肾小球MDA浓度,减轻FN在肾小球的表达,增加Nrf2在肾小球细胞核的积聚以及γ-GCS的转录和表达。该研究证明,应用尾静脉注射Nrf2表达质粒的方法可以减轻糖尿病小鼠肾小球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其机制部分是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湖泊水动力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影响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理化性质,水动力变化可以作用于沉水植物生存、生长与分布等方面。在长期适应进化过程中,沉水植物演化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适应策略,能一定程度上克服水动力变化的负面影响。但当前湖泊水动力变化程度远超沉水植物适应上限,湖泊沉水植物消退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了解沉水植物适应水动力条件的过程有助于揭示湖泊沉水植被退化机制,为未来沉水植物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借鉴。因此,本文系统综述当前湖泊水动力变化成因,水动力变化对沉水植物的不利影响及沉水植物适应策略,包括:繁殖对策、形态学对策、生理对策等。同时,综述当前研究进展,今后还需大力加强沉水植物解剖学及物种忍耐力差异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随机分为单号的对照组(n=45)和双号的益生菌组(n=49)。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安慰剂治疗,益生菌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时,分别检测患者粪便中肠道菌群数量,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血沉(ERS),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二胺氧化酶、D-乳酸、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4、IL-10、IL-17的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的数目。随访2组患者预后不良终点事件的累积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个月,益生菌组患者粪便中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简化CDAI、ERS水平,血清中hs-CRP、二胺氧化酶、D-乳酸、IFN-γ、IL-17水平,外周血中Th1、Th17的数量均低于对照组;而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血清中IL-4、IL-10水平,外周血中Th2、Treg的数量均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利用自发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Tg-huTNFα小鼠),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类风湿关节炎及其继发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 3周龄Tg-huTNFα小鼠分为3组:(1)模型组(Model),每周腹腔注射1次0.1 mL/10 g的生理盐水;(2)huTNFα抗体干预组(Anti-huTNFα),每周腹腔注射1次10 mg/kg的huTNFα抗体;(3)BMSCs干预组(BMSCs),每周双侧膝关节腔各注射1次5×106 Cells的BMSCs。干预期间每周称量1次动物体重,同时对踝关节进行临床评分,各组动物干预10周后处死取材。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细胞、B细胞、CD4+/CD8+ T细胞比例,液相芯片法检测血清中huTNFα、IL-4及IL-1β含量,HE染色后评价左侧膝关节和踝关节病理改变,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右侧股骨骨结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MSCs和Anti-huTNFα干预均可缓解Tg-huTNFα小鼠体重的下降,抑制小鼠关节肿大变形,下调外周血huTNFα含量,降低Tg-huTNF...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吸入外源性H_2S对心跳骤停复苏大鼠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6)、窒息导致心跳骤停复苏组(CA,n=6)、心跳骤停复苏+H_2S组(H_2S,n=6),观察H_2S对心跳骤停复苏大鼠脑血流的影响。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sham组(n=5)、CA(n=20)和H_2S组(n=20),观察H_2S对心跳骤停复苏大鼠神经功能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CA组与H_2S组在ROSC后MAP和CPP均快速上升,远高于基础值(P0.05);而后两组MAP和CPP均缓慢下降,实验结束时,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组与H_2S组CBF曲线在ROSC后上升至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两组在峰值无明显差异,但H_2S组CBF减少量显著少于CA组(P0.05)。而在CVR曲线,在实验最后,CA组CVR值仍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H_2S组基本降至基础值,明显低于CA组(P0.05)。H_2S组的14天存活率(80%)明显高于CA组(50%,P0.05)。在胶带移除实验(tape removal test,TRT)所需时间上,CA组与H_2S组在第1天、第3天及第14天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H_2S组第14天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33±8)明显多于CA组(20±6,P0.05),但仍较假手术组少(53±10,P0.05)。结论:外源性H_2S吸入对大鼠心跳骤停复苏后MAP及CPP无明显影响。外源性H_2S通过降低CVR,改善CBF,从而改善大鼠心跳骤停复苏后的脑循环。外源性H_2S能明显提高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的存活率,降低TRT所需时间,同时显著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改善大鼠心跳骤停复苏后神经功能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