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植物次生物质诱导作用对杀虫药剂毒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培养基混药法测定了芸香甙、槲皮素和2—十三烷酮三种植物次生物质的诱导作力的影响。芸香甙的诱导作用提高了棉铃虫对甲基对硫磷和灭多威的耐药性,而对溴氰菊酯毒力的影响则随诱导时间的不同而异;槲皮素的诱导作用提高了棉铃虫F2代对灭多威的毒力,槲皮素的诱导作用对溴氰菊酯的毒力无影响;2—十三烷酮的诱导作用提高了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耐药性,提高F1代对灭多威的敏感度,而对甲基对硫磷的毒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生物测定的基本原理、试验靶标的选择、杀虫药剂毒力测定标准化和统计分析等方面对杀虫药剂的毒力测定进行了规范性综述,为进行标准的生物测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3.
粘虫飞行过程中四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日龄粘虫雌蛾吊飞过程中4种相关酶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3-磷酸甘油脱氢酶(G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粘虫在吊飞过程中其能量代谢有以下特点: 在吊飞的初始5 min,所有与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相关的酶活性都快速升高,这段时期脂肪代谢的酶活性也完全被活化,HOAD活性明显增强;但在随后的5~60 min持续吊飞期间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活性都有所下降,表明此时飞行活性趋于平稳。飞行中的粘虫具有极高的有氧代谢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无氧代谢能力。吊飞过程中HOAD∶GAPDH大于1,说明粘虫飞行过程中能源物质利用属于混合型,但动用脂肪比糖类要多。  相似文献   
44.
九种常用杀虫剂对二化螟线粒体ATPase活力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生物化学性质以及9种常用杀虫剂对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二化螟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值7.4,温度37℃。 Na+-K+-ATPase的米氏常数(Km)为0.42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302.47 nmol/(min·mg) 。Ca2-Mg2-ATPase的Km为0.40 mmol/L,Vmax为128.04 nmol/(min·mg)。药剂浓度为1×10-4 mol/L时,5种菊酯类杀虫剂对离体ATPase活性抑制的顺序为:溴氰菊酯>联苯菊酯>百树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氟硅菊酯;对二化螟Na+-K+-ATPase的抑制率分别为40.12%、39.69%、27.27%、19.49%和18.71%;对Ca2-Mg2-ATPase的抑制率分别为29.27%、23.78%、19.88%、11.64%和14.34%。硫丹对二化螟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抑制率均为17.46%。甲胺磷和呋喃丹对Ca2-Mg2-ATPase的抑制率分别为27.16%和17.42%,对Na+-K+-ATPase则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 在1.6×10-7~1×10-4 mol/L的浓度范围内,上述9种杀虫剂对二化螟ATPase活性的抑制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5.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生物测定是进行害虫抗药性监测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的重要技术。本文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技术进行了详细总结,以期为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幼虫生物测定方法的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唐晓伟  高希武  刁青云 《昆虫知识》2011,48(5):1513-1518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al细胞色素P450 O-脱乙基活性方便快捷、较灵敏,以7-乙氧基香豆素为底物.通过测定其产物7-羟基香豆素的荧光变化来确定细胞色素P450 O-脱乙基的活性.在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意大利蜜蜂幼虫细胞色素P450 O-脱乙基活性过程...  相似文献   
47.
对采自田间的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的情况下连续饲养30代以上作为被测虫源,研究DEF(1,2,4-三丁基三硫磷酸酯)不同时间处理大豆蚜后对高效氯氰菊酯等8种药剂的增效作用,以及大豆蚜体内羧酸酯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对经DEF处理10h的大豆蚜杀虫活性最高;大豆蚜在经DEF预处理2h后其体内羧酸酯酶剩余活性逐步降低,10h时活性降到最低值(69.6%),随后逐步升高,到24h时接近未处理前水平;DEF预处理大豆蚜10h后对8种药剂的LC50与DEF和杀虫剂混用以及与未经DEF预处理使用单一药剂测定的LC50相比分别为:高效氯氰菊酯(0.294、0.613、0.814mg·L-1),溴氰菊酯(0.047、0.181、0.340mg·L-1),氧化乐果(91.025、144.882、207.999mg·L-1),马拉硫磷(78.212、147.546、141.912mg·L-1),吡虫啉(1.778、7.689、11.876mg·L-1),啶虫咪(0.814、5.931、9.581mg·L-1),灭多威(7.120、19.559、37.335mg·L-1),克百威(11.298、20.957、23.927mg·L-1)。数据表明,DEF对大豆蚜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在10h时最强;经DEF预处理试虫后8种药剂的毒力较未经DEF处理和DEF与杀虫药剂混用时的毒力增加,这一结论为田间增效剂的合理使用和大豆蚜抗性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明确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以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技术测定了这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LC_(10))处理后48 h时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16个P450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Bt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_(10)值分别为0.931, 0.283和1 089.688 mg/L。2龄幼虫受LC_(10)氯虫苯甲酰胺胁迫后,13个P450基因(CYP4G75,CYP6AB12,CYP6B50,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37B5,CYP9A59,CYP9A58,CYP6AE44及CYP6AE43)表达上调,其中CYP6AE44表达量为对照的34.60倍;2龄幼虫受LC_(10)甲维盐胁迫后,11个P450基因(CYP4G75,CYP6AB12,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37B5,CYP9A58,CYP6AE44及CYP6AE43)表达上调,其中CYP321B1表达量为对照的28.70倍;2龄幼虫受LC_(10)Bt胁迫后,11个P450基因(CYP4G75,CYP6AB12,CYP6AN4,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37B5,CYP6AE44及CYP6AE43)表达上调,其中CYP6AE44表达量为对照的40.80倍。【结论】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多个P450基因受这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表达上调,其中CYP4G75,CYP6AB12,CYP321A7,CY321A8,CYP321A9,CYP321A10,CYP321B1,CYP321B5,CYP6AE44及CYP6AE43均能被这3种杀虫剂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49.
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蓝光和近紫外光受体,介导生物对蓝光的一系列反应并能导引生物钟。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cryl和cry2基因,分别命名为Aycryl和Aycry2。Aycryl基因(GenBankNo.JQ616846)读码框1587bp,编码52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60.5ku,等电点6.68。Aycry2基因(GenBankNo.JQ616847)读码框2439bp,编码81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92.1ku,等电点8.45。保守区分析表明:Aycryl和Aycry2均含有FAD结合位点的PHR区域和c末端保守区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小地老虎的AyCRY1和AyCRY2分别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CRY1和CRY2有很高的一致性,其中与棉铃虫HelicoverpaaFmigera的一致性最高,分别为89.5%和73.8%。NJ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昆虫含有两类CRY,即CRY1和CRY2,它们可分别以目为单位进行聚类,其中AyCRY1和AyCRY2分别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CRY1和CRY2聚到一起。以室内饲养的小地老虎为材料,以3h为间隔检测了Aycry1和Aycry2的24h昼夜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这2个基因均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性。Aycry1和Aycry2表达趋势白天高于晚上,表达峰值出现在ZT7(Zeitgebertime)。方差分析其昼夜波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0.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具有植食性和肉食性,但对其肉食性缺乏研究。作者在室内环境下研究了中黑盲蝽对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Hufnagel)、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卵和初孵幼虫的捕食作用。研究显示:(1)中黑盲蝽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2)捕食量随着若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高龄若虫、雌性成虫与雄性成虫之间的捕食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2龄若虫。雌成虫对小地老虎卵及初孵幼虫、甜菜夜蛾卵及初孵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38.60粒和6.80头、56.62粒和5.80头,表明中黑盲蝽对小地老虎和甜菜夜蛾卵和初孵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