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松茸半人工栽培的研究现状及松茸半人工栽培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72.
长江三峡地区上震旦统稳定同位素异常及地层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峡地区广泛发育的上震旦统,及下伏的南沱组和古城组冰碛层,有良好的生物地层控制及全球对比意义。新秭归城附近的雾河剖面,自南沱组顶部到水井沱组下部出露有利于化学地层学研究的一系列碳酸盐岩沉积,对这一剖面的碳,氧,锶同位素研究发现:1)碳,锶和氧同位素在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存在明显异常;2)碳同位素在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附近有负异常;3)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在剖面上的演化具有全球对比意义;4)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的碳,锶同位素异常,与可能存在末远古纪的冰期,即所谓的“后Marinoan冰期”有关。  相似文献   
73.
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苔藓植物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是一类良好的生物指示植物.本文综述了水分、光照、温度等方面的环境因子变化对苔藓植物的影响以及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及适应的最近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国内深入开展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和全球变化的响应、适应及其生态指示作用等研究.  相似文献   
74.
结核休眠菌是残存于人体巨噬细胞内处于代谢静止期的极微量结核分枝杆菌(MTB),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相关作用机制对MTB潜伏感染新靶点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除胞内感染的MTB的首要屏障。巨噬细胞可以通过自噬途径清除MTB,而处于休眠状态的MTB可以逃避巨噬细胞的杀伤而持续存在。此外,目前有关休眠菌如何逃逸巨噬细胞自噬的具体机制也并不十分明确,本文则对休眠菌及其与巨噬细胞自噬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mRNA很可能携带三维遗传信息(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NA很可能携带三维遗传信息MESSENGERRNAPROBABLYCARRIESTHETHREE-DIMENSIONALGENETICINFORMATIONTheformingmechanismofthethree-dimensionalstru...  相似文献   
76.
益生元及其作用概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益生元及其作用概述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微生物教研室重庆630046蒋虹胡宏人肠道细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人类有益的,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一类是对人无益或有害的,如一些肠杆菌和梭菌等。增加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与活性的方法有两种,应用益生菌和益生元。1...  相似文献   
77.
质量—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P1,P2,F1,B1,B2联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利用亲本P_1和P_2、杂种F_1、回交B_1和B_1五个世代联合分析包括两个位点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遗传的统计方法,共建立了可供选择的微基因遗传、一对主基因+微基因混合遗传、二对主基因+微基因混合遗传三类五种(套)共 28个遗传模型,采用 AIC信息准则选择最适模型,并通过适合性检验对所选择的遗传模型做进一步的检验.文章最后还讨论了两种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78.
采用混合分布模型和极大似然法,提出了杂种早期世代F_2与回交群体中两个位点之 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据此可以进行主基因及其作用方式的测验、主基因 和微基因效应的估计等.探讨了利用回交群体进行质量-数量性状遗传分析与检测的适用范围和 有效范围等.  相似文献   
79.
80.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九省18岁及以上农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及聚集性,探讨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血样检测数据、人口经济因素和体格测量数据,选择18岁及以上农民共200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2005年发布的定义判定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包括中心型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具有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2RFs)为危险因素聚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2009年我国九省(区)农民中,中心型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人群比例分别为39.8%、36.8%、21.8%、22.1%和2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血压升高[OR=0.74,95%CI(0.60,0.90)]、血糖升高[OR=0.68,95%CI(0.54,0.85)]和甘油三酯升高[OR=0.77,95%CI(0.62,0.96)]的危险性低于男性,中心型肥胖[OR=6.25,95%CI(4.74,8.24)]和HDL-C降低[OR=4.49,95%CI(3.45,5.84)]的危险性高于男性;年龄与代谢性危险因素及聚集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trend<0.05)。南部地区的农民患血压升高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北部地区农民,但血糖升高的危险性高于北部地区农民。未发现农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社区城市化水平与代谢性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关联。结论 我国九省中约有2/3的农民至少有1种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约有一半的农民存在危险因素聚集性。从公共卫生防控的角度,应根据农民各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性别、年龄及区域性流行特征,发现相应的高危人群,优先采取精准化的一级预防营养干预措施,重视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