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东方土拔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志宏  杨波 《病毒学报》1990,6(1):74-76
  相似文献   
12.
未成熟杏胚离体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mmatureEmbryoCultureofApricotinvitroWANGYuZhu,SHIHons(PomologyandForestInstitute,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AcademyofBeijing,Beijing100093)1植物名称杏(Prunusarmeniaca)极早熟品种“骆驼黄”。2材料类别盛花后41、46和57d的未成熟胚。3培养条件培养基为Tukey、SH、Norstog[KNO3160mg/L(单位下同),Ca(NO3a)2·4H2O290,NaH2PO4·H2O800,Na2SO4200,MgSO4·7H2O730,KCl140,FeC6H5O7(1%)10,H3BO30.5,CuSO4·5H2O0.25,MnSO4·4H2O3,ZnSO4·7H2O0.5,Na2MoO4·2H2O0.…  相似文献   
13.
细菌L型败血症快速诊断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6月至1993年6月,我们先后开展了光镜,电子显微镜与酶联免疫法快速诊断细菌L型败血症。光镜与电镜临床应用226例,以细菌L型培养作对照研究,准确度为96.0%。酶联免疫法经60例对照分析,准确度达到96.7%。发现细菌L型常具有粘附在红细胞上和侵入红细胞内的特点。所以重点在红细胞上查菌,改进了检验方法,提高了阳性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酸豆外果皮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酸豆(Tamarindus indica Linn.)外果皮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和纯化得到18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鉴定,分别为木犀草素(1)、7,3′,4′-三羟基黄酮(2)、芹菜素(3)、7,4′-二羟基黄酮(4)、7,4′-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5)、紫云英苷(6)、槲皮素(7)、山柰酚(8)、金合欢素(9)、圣草酚(10)、柚皮素(11)、紫铆素(12)、二氢山柰酚(13)、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14)、5,6,7,4′-四羟基二氢黄酮(15)、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16)、儿茶素(17)、表儿茶素(18)。10个化合物(2、4~6、9、11、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ORAC法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酸豆外果皮的4份萃取物及9个化合物(1、2、7~10、12、13、17)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Frankia菌种保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用4种方法保藏的Frankia菌,进行了培养物存活、形态及其固氮活性的检测.发现在无氮液体培养基中保藏6年的Frankia.菌丝断裂,孢囊不完整.同期经有氮液体保藏的Frankia菌孢囊较完整.冷冻干燥保藏3.5年和砂管保藏8年,孢囊和菌丝均较完整.上述方法保藏的菌种,经活化后均能生长,且具有典型的Frankia菌形态特征和固氮活性.4种方法比较,无氮液体保藏法的菌体细胞生长速度快,固氮活性强,有侵染结瘤能力.  相似文献   
16.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表面的赖氨酸经化学修饰后, 酶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赖氨酸被修饰后, 酶的电荷结构遂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到酶分子电场. 使用FDPB方法(有限差分法求解Poission-Boltzman方程)计算了酶修饰前后的静电场变化, 以及对维持酶的结构稳定起重要作用的Cu, Zn配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Cu, Zn配位体的两级离解常数在酶修饰后分别约下降103, 106.  相似文献   
17.
对稻萍结合系统细绿萍共生固N量研究表明,萍的固N力在整个生长季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最高固N率出现在6月初,萍固N量随其接种量和水稻行距增加而增加.50~10cm宽窄行交替的水稻行距和1500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为107.1kg·hm-2,而30cm等行距的325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仅为36.0kg·hm-2  相似文献   
18.
郭畹华  庆宏 《动物学报》1995,41(3):314-321
中脑黑质是中缝核5-HT神经元最早期的靶组织之一。为了分析神经元对其靶细胞的作用是受某种特异性蛋白或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本文用中缝核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中脑黑质神经元,证明了该提取液能促进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其活性部分是分子量大于30kD的组份,经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呈现一条主带,分子量在43kD左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封闭式箱法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田中N2O和CH4全年的通量变化。指出N2O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大量的N2O排放发生在作物生长季节中。在冰雪溶化期和收割作物后也有一定量的N2O从土壤中排放。此外,实验结果也指出,玉米和大豆田作为大气CH4源或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玉米上的多堆柄锈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在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的过程中,我们曾于1972年12月中旬在海南岛乐东县尖峰地区“金-03”号玉米自交系的植株上采得一种锈菌——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其后,1974年和1979年在该岛的陵水及崖县等地亦分别采到过此菌。据 Weber(1973)和 Kranz(1978)等报道,P.polysora广泛地发生于世界热带地区的玉米上;在我国,戴芳澜等(1937)、天云章(1949)、谌多仁(1963)以及戚佩坤(1978)等所报道的国内玉米上的锈菌均属于高粱柄锈菌 P.sorghi。作者在海南岛玉米上采得的这种锈菌(P.polysora),国内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