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盐逆境下转基因耐盐小麦与其受体呼吸途径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转基因耐盐品种89122和其受体陇春13号两种小麦为实验材料,研究科幼苗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呼吸途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89122出现盐呼吸明显迟于其受体;两听Valt与ρValt变化并不同步,且Valt均受高盐浓度的抑制,但低盐浓度能诱导其受体的Valt;两品种的ρValt与ρ′Vcyt彼此协同调节适应盐境,且ρ′Vcyt仍是盐胁迫过程中线粒体电子传递的主要途径。同时讨论了盐逆境下抗氰呼吸的一些  相似文献   
12.
从多花水仙鳞茎分泌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narciclasine(NCS)能够明显抑制叶绿素合成途径中叶绿素前体δ-氨基乙酰丙酸(ALA)的生物合成。NCS的这种抑制作用可为6-BA所逆转。NCS对ALA生物合成的作用与ABA的作用相类似,当以NCS与ABA同时处理时,其抑制效应具有一定的加成性。  相似文献   
13.
旨在通过原核表达纯化超正电荷绿色荧光蛋白+36GFP,研究其与核酸的结合作用及作为核酸载体的细胞转导功能。将pET+36GFP-HA2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然后表达纯化+36GFP蛋白。将得到的目的蛋白在特定浓度下分别转导293细胞、HepG2细胞、A549细胞和B16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36GFP的转导效率;+36GFP蛋白(100 nmol/L)转导A549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将+36GFP蛋白与质粒DNA按不同比例孵育,凝胶阻滞实验检测+36GFP与DNA的结合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6GFP蛋白携带质粒DNA转导细胞后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36GFP蛋白具有较高的细胞转导效率,且随浓度升高转导效率增加,呈浓度依赖性。凝胶阻滞实验显示,+36GFP能够与质粒DNA结合,阻滞DNA在凝胶中迁移,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36GFP包裹质粒转导细胞后,可高效携带质粒DNA转导进入细胞,使质粒报告基因得到表达。本研究成功表达纯化了+36GFP蛋白,证实该蛋白具有较高的细胞转导效率,可将外源核酸携带入细胞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4.
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与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近年来,系统生物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已广泛深入到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各个领域。而作为中国传统医学而言,似乎与之相去甚远,然而当我们对这两个新老学科基础理论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传统中国医药与现代系统生物学研究理论的殊途同归。有鉴于此,本文论述了系统生物学和中医学的思想起源、相互联系,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研究思路和方法,阐述了生物学由还原论的研究方法过渡到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强调对生命现象从系统和整体的层次进行研究和把握,对传统中医学研究方法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对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学未来发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植物病原细菌中超氧阴离子释放及其释放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发现很多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自身释放超氧阴离子的现象 ,其释放规律与菌株的致病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植物病原细菌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是多位点的 ,在细胞膜、细胞壁及无菌滤液中用化学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法 (Electronspinresonance ,ESR)都能够检测到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无论是自然生理状态下 ,还是SOD酶活性被抑制后 ,都显示各组分中无菌滤液的超氧阴离子浓度最高 ,可能是植物病原细菌超氧阴离子释放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感染小麦条锈病后的光合常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的变化.实验显示,条锈病侵染导致感病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降低;抗病小麦经侵染后净光合速率却有恢复过程,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此外,感病小麦叶片被侵染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抑制,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PSI电子传递速率受到的影响较小;抗病小麦小麦叶片被侵染后电子传递速率所受影响较小.同时发现,病程中,感病和抗病小麦PSII的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含量变化总是与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类似,推测D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是引起PSII电子传递活性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感染小麦条锈病后的光合常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的变化。实验显示,条锈病侵染导致感病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降低;抗病小麦经侵染后净光合速率却有恢复过程,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此外,感病小麦叶片被侵染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抑制,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PSI电子传递速率受到的影响较小;抗病小麦小麦叶片被侵染后电子传递速率所受影响较小。同时发现,病程中,感病和抗病小麦PSII的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含量变化总是与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类似,推测D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是引起PSII电子传递活性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环境胁迫与植物抗氰呼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氰呼吸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一些真菌和藻类中。抗氰呼吸的发生和运行程度除与植物自身发育和内在生理状态有关外,还受到许多外界条件(逆境因子)的影响。目前,有关植物抗氰呼吸的环境调节以及环境胁迫条件下植物抗氰交替途径运行的生理学意义已成为植物呼吸代谢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综述了环境胁迫与植物抗氰呼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病原中的活性氧释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李红玉 《生态学报》2006,26(7):2382-2386
活性氧的释放在动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互作中的活性氧来源于动植物细胞生物膜中的氧化还原体系.但近年来随着互作研究的深入,发现动植物病原菌自身也有活性氧的释放以及复杂的调控系统,它们的活性氧释放能力很有可能与其致病性有一定的联系,并可能参与了互作,这些发现对深入了解动植物-病原菌的互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在细菌、真菌等多种动物病原菌中存在的活性氧释放现象,这些微生物活性氧产生的位点、相关功能分子以及调控机制,介绍了目前研究仍然较少但其潜在意义重大的植物病原菌中的活性氧释放现象、可能的调节机制和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微生物固定化是一种比一般生物处理法更为优越的方法,它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耐负荷、产污泥量少等优点。作者对固定化技术方法以及不同载体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评价了国内外微生物固定化在废水控制中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