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凹叶木兰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凹叶木兰是我国特有的木兰属植物,仅分布于我国四川和云南两省相邻地区,目前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皮书名录,属易危物种。该研究以采自四川南部麻咪泽和美姑大风顶两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凹叶木兰为材料,利用以PCR和测序为基础的SNP分子标记方法,初步研究了凹叶木兰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扩增出的4条510bp长的序列上,平均在73bp左右的序列长度上能够检测到一个SNP位点,说明两个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居群的凹叶木兰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序列间相似度达97%,与引物所对原序列相似度达36%,表明该序列适宜进行凹叶木兰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凹叶木兰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其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从刺山柑果实中首次分离纯化得到S8单质。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该化合物为S8晶体,M=256.48。晶体属斜方晶系,空间群Fddd。晶胞参数a=10.456(7),b=12.908(9),c=24.483(17),V=3305(4)3,Z=16,F(000)=2048,R1=0.0915,wR2=0.1820。  相似文献   
103.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新蛹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的40个梭梭个体的同工酶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24个酶系统中筛选,得到了14个酶系统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变异分析。共检测出30个位点、54个等位基因,其中18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比率为60%,而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8。本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应用Tet-On基因表达系统,调控CYP2E1基因在NIH 3T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YP2E1在化学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 NDMA)代谢中的作用.先后将 Tet-on基因表达系统的调控质粒pRevTet-on和反应质粒pRevTRE-2E1转染NIH 3T3细胞,分别用G418和潮霉素筛选,并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成功获得了3个具有良好诱导性Tet调控的CYP2E1基因表达细胞系(Tet/3T3-2E1).应用不同浓度强力霉素(doxycycline, Dox)处理Tet/3T3-2E1细胞诱导CYP2E1表达,HPLC分析细胞对CYP2E1特异性药物探针氯唑沙腙的原位代谢能力及MTT法分析CYP2E1介导的NDMA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Tet/3T3-2E1细胞CYP2E1的表达及其代谢能力有明显的Dox浓度依赖性,而且NDMA对Dox诱导组细胞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其IC50值为12.06 μmol/L,无Dox诱导组未见明显的NDMA细胞毒性作用.该细胞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开展与CYP2E1相关的毒物、致癌物代谢研究,筛选抗毒物、抗癌物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藏北那曲地区草地退化动态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 第1通道、第2通道和NDVI的旬资料反演得到的藏北那曲地区历年植被覆盖度、年最大牧草鲜质量和6—9月平均改进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近20年来那曲地区草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草地荒漠化评价“基准”和5年滑动平均的方法,得到那曲地区近20年平均草地退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3.1%,草地退化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前10年呈减少趋势,后10年呈增加趋势,西部地区的退化面积大于其它地区.在气温、降水、潜在蒸散、水汽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蒸散比和温度降水比8个气候因子中,潜在蒸散量对草地退化面积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6.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生放线菌指存在于健康植物体内,产生系列活性物质并能与宿主植物共同生活的放线菌菌落.就在实际生产中用于生物防治的主要内生放线菌种类,能够防治的主要病害,及其生物防治的机理和生产上已经应用的制剂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探讨肩关节运动八式康复锻炼联合太极拳锻炼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接受肩关节运动八式康复锻炼;观察组48例,接受肩关节运动八式康复锻炼联合太极拳锻炼。对比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睡眠质量、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患肢外展、前屈、后伸的关节活动度(ROM)均扩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条目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CD3+、CD4+、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在肩关节运动八式康复锻炼基础上,联合太极拳锻炼,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并可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七味白术滴剂和七味白术提取物对抗生素联合番泻叶致菌群失调小鼠小肠黏膜超微结构和sIgA的影响。方法小鼠经头孢曲松钠和盐酸林可霉素加冰番泻叶灌胃造成菌群失调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即为自然恢复组)、七味白术散煎剂组、七味白术散滴剂组和七味白术散提取物组。治疗后,进行小鼠肠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小肠黏膜组织sIgA含量和黏膜上皮细胞内sIgA的表达检测。结果小肠超微结构显示,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组均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小肠黏膜炎症病变和促进小肠肠道sIgA的增加。结论七味白术散能有效提高小肠肠道sIgA含量,修复损伤小肠黏膜免疫组织,减轻菌群失调腹泻。  相似文献   
109.
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钱槭属(Dipteronia)是我国特有少种属,属下仅金钱槭(D. sinensis)和云南金钱槭(D. dyeriana)两种。该文用RAPD标记揭示了金钱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与云南金钱槭的RAPD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对两物种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有助于阐释该属植物遗传变异的产生机制。研究显示,18条随机引物在17个金钱槭居群(226个个体)中检测到128个扩增位点,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比率为92.97%,在4个云南金钱槭居群(45个个体)中则检测到103个扩增位点,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比率为81.55%,金钱槭的多态位点比率高于云南金钱槭。相似性系数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析反映了与多态位点比率相一致的结果。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分析结果显示,金钱槭居群内、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量的56.89%和43.11%。云南金钱槭居群内、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量的57.86 %和42.14%。Shannon多样性指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与AMOVA分析结果趋势相同。上述特征值揭示,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推测居群间低水平的基因流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金钱槭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经度差异存在极显著水平的相关性(p<0.01),云南金钱槭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隔离则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在大尺度上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而在小范围内则无上述关系,该结果可能与位于不同分布区内的物种所承受的生境选择压力不同有关。建议在对该属植物进行就地保护时,应设立多个保护点,保护自然居群及其周围生境;在迁地保护时,应通过加大居群间种子和幼苗的交换,人为创造基因交流和重组的条件,保存该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0.
细胞色素P450家族和真菌致病性有关,而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活性又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提供的电子.为进一步探讨NADPH-CPR基因多样性对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侵染寄主的影响,扩增获得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