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91.
目的:探讨靶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4例老年糖尿病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患者予靶剂量美托洛尔及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仅按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分级、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NYHA分级、LVESD、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更加显著(P0.05)。在随访的6个月内,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两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靶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心衰患者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活动耐量,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92.
构建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环磷酰胺(CTX,5 mg/kg)、西施舌多糖3个剂量(100、200、300 mg/kg),2周后,每3 d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实验持续26 d,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西施舌多糖各剂量组中抑瘤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西施舌多糖300 mg/kg实验组效果最佳,抑瘤率达28.85%。  相似文献   
693.
目的:应用差异显示技术,筛选鼻咽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方法:选用连接有bax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FFV-bax-neo,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 将其转染到CNE2细胞中, 以转染有空载的pSFFV-neo 质粒的CNE2细胞为对照, 采用Trizol试剂快速抽取法, 提取mRNA经逆转录成cDNA,用锚式引物和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 加入同位素, 用6%的测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PCR产物进行分离。切下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明显的6条差异带, 回收差异cDNA, 进行第二次PCR扩增, 经低溶点琼脂凝胶回收, 获取大量PCR扩增的差异cDNA片段,同位素标记作为探针, 抽取RNA, 进行点样, 杂交, 洗膜放射自显影等步骤, 进行细胞RNA的Northern印迹斑点杂交。结果:表明4条cDNA片段均为CNE2细胞表达片段。结论:发现bax可诱导CNE2细胞中有某些相关基因表达,并抑制了CNE2细胞某些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94.
目的:研究p27^kip1蛋白、转录因子E2F-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乏问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34例癌旁正常胃黏膜进行检测,分析p27^kip1、E2F-1蛋白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27^kip1在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9%(19/34)、31.1%(28/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的浸润深度(p〈0.05)、组织学分型(p〈0.01)、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均相关;E2F-1在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6%(6/34)、36.7%(33/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相关。而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0.05)、分化程度(p〉0.05)、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p27^ki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正常组织,相反,E2F-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却明显增强;p27^kip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相关;E2F-1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相关;p27^kip1、E2F-1在胃癌中的表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95.
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FSHβ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进行了扩增,应用PCR-SSCP方法对其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麦洼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有AA型、AB型和BB型三种基因型,九龙牦牛的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只检测到了AA型、AB型两种基因型。在两种牦牛品系中,AA基因型频率最高,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431、0.1411,麦洼牦牛多态性能高,遗传变异大。  相似文献   
696.
草鱼血清IgM蛋白的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析法、重组蛋白A(HiTrapr 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草鱼血清中的IgM,并通过SDS-PAGE及Western-blot技术对纯化蛋白的部分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并制备兔抗IgM抗血清。结果表明:33%硫酸铵溶液可以沉淀血清中大部分蛋白,但电泳条带仍较多,其中含有78kD和28kD的条带,因此仅可作为免疫球蛋白粗提的方法;而rProtein A亲和层析法所提蛋白则仅有上述重链(78kD)和轻链(28kD)。Western-blot显示,鼠抗人Ig抗体可与78kD及28kD条带发生发应。rProtein A亲和法提纯蛋白的纯度较高,但含量较低,条带较淡,仅可作为实验室小量提纯草鱼IgM的有效方法。将提纯的蛋白免疫实验兔后可制得效价高达1:25600的兔抗鱼IgM血清,并测得血清蛋白总量和IgM含量分别为25.87mg和4.5mg,IgM占血清蛋白总量的17.39%。本实验所采用的蛋白A亲和层析法提取草鱼血清IgM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高纯度的产物,适合在实验室中纯化鱼类IgM。同时本研究所制备的兔抗草鱼IgM血清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97.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卒中病人中约有87%的病例为缺血性卒中.神经炎症是中风损伤的主要病理状态之一.CKLF1是2001年发现的非经典CC型趋化因子,对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现出很强的趋化活性.CKLF1在胎儿大脑中含量最高,但在健康成人阶段不存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相似文献   
698.
斑头大翠鸟在我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斑头大翠鸟(Alcedo hercules)在我国的分布以往仅知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于广东北部(车八岭)和江西西南部(九连山)相继出现采集记录和连续的目击记录,本世纪初又有报道该种见于广西东北部(花坪)、中南部(十万大山)和西南部的中越边境地带,并于近期发现其分布远及福建西北部的邵武。据此,可以认为斑头大翠鸟在我国南方相当一些地区也应有分布。  相似文献   
699.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针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系统地研究了其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全氮含量存在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分异特征;沉积物中全氮养分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r>0.93);沉积物中C/N的平均值介于12.07~19.95之间,表明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湖中水生植物,水体富营养化具有显著的内源性.TN和有机质在不同粒级表层沉积物中的粒度效应明显,且TN和有机质在IV粒级的含量分别为I粒级的3.1~7.6倍和2.5~8.0倍.  相似文献   
700.
从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石松生物碱,经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命名为diphaladine A(1)。同时还分离得到其它9个已知石松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obsctmmaine A(2),L20,lycoposerramine—K,des—N—methyl—β—obscurine,des-N—methyl-α—obscurine,lycoflexion,和phlegmariurine B等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