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罢生植物根转的丛枝菌根真菌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盖京苹  刘润进 《菌物系统》2000,19(2):205-211
本文主要报道了野生植物根围Glomus属的17个种,聚球囊霉G.aggregatum Schench&Smith。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Nicol.&Gerd.)Trappe&Gerd,近明球囊霉G.claroidueumSchenck&Smith,明球囊霉G.CLARUM nICOLSON&Schenck,缩球囊霉G.constrictum Trappe,透光球囊霉G.fasc  相似文献   
162.
全球变化下菌根真菌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倩倩  李敏  刘润进  郭绍霞 《生态学报》2014,34(21):6039-6048
全球气候、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环境与资源造成严重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菌根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组份,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充当调控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角色。分析了全球变化对菌根真菌的影响,探讨了全球变化下菌根真菌的地位、角色和作用,以及菌根真菌应对全球变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旨在为加强全面应对全球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3.
松嫩平原野古草种群构件结构动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程程  李海燕  杨允菲 《生态学报》2015,35(8):2609-2615
野古草是根茎型无性系禾草,在松嫩平原草甸经常形成单优种群落。采用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分株按营养繁殖世代划分龄级、根茎按实际生活年限划分龄级的方法,对松嫩平原单优群落和混生群落的野古草种群构件结构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初期两群落野古草种群均以春性分株和根茎芽占优势,且分株及芽构件结构相对稳定,芽库的输出率单优群落为80.4%,混生群落为62.5%;整个生长季分株由2—3个龄级组成,1a分株数量是2a的2.9—10.2倍,其生物量各月份所占比例平均为93%,随着龄级的增加依次明显减少,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由3—4个龄级组成,根茎累积长度及生物量均以2a占绝对优势,为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生产力1a明显高于2a,对种群贡献最大;根茎贮藏力除个别月份以3a、4a最高外,两群落大部分以2a最高,在生长季后期,1a根茎物质积累的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64.
于西瓜大棚内分别对连作2、4、8年的土壤铺设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同时设立各自相应的对照,定期测定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pH值、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以评价秸秆生物反应堆修复连作土壤、改善土壤健康状况的效应。结果表明,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1年或2年之后,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多酚氧化酶、蔗糖酶活性等显著提高。连作8年的土壤连续2年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了2.41%;土壤细菌数量为1.65×108CFU/g、放线菌为3.12×106CFU/g、真菌为0.5×105CFU/g,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孢子密度达到57个/50mL,分别是对照的2.2、5、1.44、1.36和3.2倍;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则分别是对照的1.25和2.13倍。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对修复连作土壤、改善土壤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5.
目的基于小型猪的生理特点及循环系统与人类极为相似的特征,通过药物对其造模,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动物教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用中华实验用成年小型猪6只(体重20±1.6kg,选取心率〈100次/min)。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定位取脉位置,切脉后,用NX-8型脉诊仪同步采取正常脉图、二导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变学指标。耳大静脉心得安注射液及葡聚糖T-500静脉给药进行造模,观察造模后一般情况(心率、皮肤颜色)及指下脉形变化,同步描记脉图及二导心电图,涩变后记录数值: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变化;主波高(HB)、升支斜率(Sup)、降支斜率(Sdown)、降中峡位置(即降中峡高,主波高HE/HB)、升支时间,脉波周期(TAB/TAG)、主波峰时间,脉波周期(TB/TAG);并采集造模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变学各项参数。结果6头小型猪均造模成功,指下感觉涩变明显;脉图变化显著;与造模前相比HB、Sup、Sdown、HE/HB、TAB/TAG、TB/TAG差异均有显著性(除SdownP〈0.05外,其余均P〈0.01)。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变学相关参数差异也均有显著。讨论通过运用小型猪建立涩脉模型成功、方法可靠,小型猪应用于脉诊教学实验方法简便、损伤小、可重复运用,有充分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可以建立多种脉诊模型,以补充脉诊实验教学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克隆定位于1p36.12~1p35.1上微卫星标志D1S2864和D1S2830之间12.4cM的区间内的腓骨肌萎缩症2L型的致病基因。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8个候选基因(NHE1、SMN、STX12、OX1R、BDR2、DHHC18、FLJ10315和SESN2),设计合成扩增8个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的引物,DNA直接测序法进行序列变异分析。结果:未发现与BFIS共分离的致病突变,但发现3个已知的多态。结论:排除了8个候选基因为该BFIS致病基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7.
目的建立树鼩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遗传标记分析方法,了解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0条随机引物进行优化,筛选出能有效用于树鼩群体遗传分析的RAPD位点,对48只树鼩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应用Popgene 1.32与RAPDistance Package Version 1.04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树鼩的群体遗传特性。结果20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113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5.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69个(占61.1%)。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307,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9-0.2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693。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态度(H0)(0.1864)略高于雌性群体(0.1470),平均遗传多态度(Hpop)为0.1667;树鼩遗传多态度所占的比例在群体内为48.29%,而雌、雄群体间为51.71%。NJ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T15、T33和T47号树鼩个体聚类成一大类,其余45只树鼩个体聚成另一大类,雌、雄个体呈相互交叉现象。结论实验所筛选的随机引物可有效用于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本树鼩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8.
以采自菏泽牡丹园的牡丹‘凤丹’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人工海水(0%、8%、16%和24%)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Glomus mosseae对牡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不接种为对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接种AM真菌能提高牡丹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大K+/Na+比值,减少叶片脯氨酸含量。结论认为,AM真菌能改善牡丹叶片的渗透调节,增强牡丹耐盐能力,促进了盐胁迫下牡丹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9.
对黑莓(Rubus spp. )品种'Boysen'不同成熟度(七成熟、八成熟和九成熟)的鲜果在常温(25 ℃)和低温(4 ℃)条件下的贮藏特性进行了研究,对贮藏时间以及贮藏前后果实的感官指标(色泽、香味和霉烂指数)、形态指标(质量和平均果径)及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花色苷含量以及固酸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和贮藏温度对黑莓鲜果的贮藏时间有明显影响,常温条件下九成熟、八成熟和七成熟果实的贮藏时间分别为3、4和5 d,低温条件下则分别为7、9和14 d;果实霉烂指数则随成熟度的提高及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提高,成熟度或贮藏温度越低(大于0 ℃),霉烂指数越小,果实的贮藏时间就越长;七成熟和八成熟的果实贮藏后色泽加深、香味变浓,而九成熟果实贮藏前后色泽和香味变化不大.采摘时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形态指标和品质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果实成熟度越大,果实质量、平均果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总花色苷含量越高,可滴定酸含量越低.低温及常温下贮藏后果实质量及平均果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不同程度减少,而固酸比和总花色苷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常温.总体上,在低温条件下,八成熟果实的霉烂指数低,贮藏时间较长,贮藏后的果实质量和平均果径变化幅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总花色苷含量以及固酸比逐渐接近九成熟果实,果实品质提高.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宜采收八成熟果实并在4 ℃条件下贮藏和运输,能较好地保持黑莓鲜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0.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在大豆和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含量丰富。近年研究发现大豆低聚糖在改善肠胃道功能、抗肿瘤、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着重要的生理活性,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大豆低聚糖的研究,不仅能为功能性大豆制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也能为人们合理的膳食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低聚糖生理保健机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