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1987~1989年、2002—2003年和近几年的调查,明确了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有野生浆果种质资源8个科、13个属、28个种,该区独特的地理条件蕴育了丰富的野生浆果资源,其果实可鲜食,但大部分做为生产果酒、果酱、果汁等的原料,鲜果和加工产品以其丰富的营养、新颖的风味以及纯天然、无污染等独特的优势,被国内外果树生产、科研和消费者所关注。简述其分布、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现状及提出对该区野生浆果资源研究开发利的建议。旨在为我国东北高寒地区野生浆果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李江  胡维新 《生命科学》2010,(8):793-79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活化NF-κB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既能调节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周期,又与血管发生有关,并且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密切相关。该文就NF-κB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外源一氧化氮对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巴西香蕉(Musa AAA Group Cavendish cv.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15 μmol·L-1溶液进行冷胁迫(8℃)前处理,考察其冷胁迫和常温恢复过程中抗冷性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外源NO对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冷胁迫环境下,SNP预处理香蕉幼苗的萎蔫程度较轻,且在常温下恢复快而完全.SNP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冷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及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并显著增加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冷胁迫的前2 d,SNP处理苗的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则在胁迫的第3天才显著上升,经3 d冷胁迫回温(28℃)后,4种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可见,适当浓度NO能够通过诱导香蕉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有效缓解其遭受的冷胁迫损伤.  相似文献   
44.
木聚糖酶XYNB的N46D突变、表达及酶学性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来源于Streptomyces olivaceoviridis的高比活木聚糖酶XYNB进行同源建模和同源序列比较,发现第11族木聚糖酶的催化结构域在β折叠股A3和B3之间存的一个保守的氨基酸位点,该位点与木聚糖酶的pH特性有关.据此设计了XYNB的N46D定点突变.将突变酶XYNBN46D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表达的XYNBN46D经纯化后与原酶XYNB(同样经毕赤酵母表达后纯化)进行酶学性质比较,结果表明, XYNBN46D的最适pH值由5.2下降到4.2,pH稳定性也向酸性pH偏移,同时,热稳定性和最适温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酶的比活性显著下降.结果证实,木聚糖酶XYNB的第46位Asn与其最适pH值相关.对导致酶学性质改变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45.
从酵母染色体DNA中获得1个约3.0kb的BamHI的克隆片段和1个约5.0kb的PstI片段,前者包含1745bp的PHO81基因编码序列及1244bp的上游序列,后者包含2236bp的编码序列及约2.8kb的下游序列,经拼接得到完整的PHO81基因。以URA3基因取代部分PHO81的编码序列,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获得PHO81基因缺陷的酵母细胞株。构建PHO81-LacZ融合基因,以β-半乳糖苷酶的活力表示PHO81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了它的表达作用。PHO81基因为阻遏型表达,受无机磷浓度的控制,高磷使基因表达阻遏,低磷去阻遏。PHO81对其自身的表达有正调控作用,它与PHO5和PHO11基因的调控模式相似,但PHO81上游调控序列和PHO5及PHO11的同源性很低。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龈下菌群和龈沟液中自噬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维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牙周临床指标、血清炎症因子、龈下菌群、龈沟液中自噬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牙龈指数(GI)、牙周附着丧失(AL)、牙周袋深度(P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8、IL-17、IL-1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菌嗜血菌、中间普雷沃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相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调节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龈下菌群,降低龈沟液中自噬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7.
丙型肝炎病毒E2基因DNA 免疫实验动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编码丙型肝炎病毒(HCV)E2蛋白417~750位氨基酸的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的CMVIE启动子下游,构建成HCV E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E2.ELISA法检测pcE2 DNA免疫兔血清中的E2抗体变化和维持规律,结果显示免疫20d已有抗体产生,30d后开始进入高峰,40d时达到最高值,至第90d抗体水平保持平稳,抗体滴度达到11600左右.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检测pcE2 DNA免疫鼠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与注射空载体pCDNA3.1(-)的阴性鼠相比,CD4+淋巴细胞水平略有上升,CD8+细胞水平有较大升高,增幅达35.46%.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注射pcE2的小鼠组织中有明显的阳性着色,而注射pcDNA3.1(-)的对照组小鼠免疫组化结果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pcE2在实验动物内表达出的HCV E2蛋白可以引起免疫动物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MHC-1限制性杀伤性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提高对清除病毒是十分有利的,因此HCV E2 DNA免疫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HCV感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颌面部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凹陷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本组6例均为爆炸伤后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凹陷畸形,采用胸三角皮肤扩张形成带蒂皮瓣修复上述皮肤缺损及自体脂肪移植纠正残存凹陷畸形。手术分五步进行:1.胸三角深筋膜浅层埋植500mL-800mL皮肤扩张器并注水扩张3个月。2井艮据面颈部预计皮肤缺损大小及形状作皮瓣预制并面部局部皮瓣纠正器官移位。3.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缺损。4.蒂部延迟及断蒂微整形。5.自体脂肪移植。结果: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皮瓣色质接近面颈部周围正常皮肤,缺损畸形修复,外观形态好,供区直接缝合无需植皮,取得了较好的面部改观效果。结论:对于面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面部凹陷、面部器官缺损及移位,采取胸三角扩张延迟预制皮瓣并自体脂肪移植修复可取得良好的整复效果,为颌面部战创伤畸形提供了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9.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是业已商业化的昆虫寄生性天敌,对农林和卫生等重要害虫具有安全和有效的控制作用.这类线虫与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生物因素包括同类线虫、共生细菌、寄主昆虫、寄生真菌以及其它昆虫病原物等;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温湿度、盐度、紫外线等.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综述这类线虫的研究进展,为昆虫病原线虫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硫酸肝素存在于细胞膜表面、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是一种高度硫酸化的、带负电荷的多糖结构。研究表明辛德毕斯病毒等甲病毒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硫酸肝素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完成对细胞的感染。提示细胞表面的硫酸肝素是甲病毒感染细胞的受体或共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