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汝祺 《遗传》1983,5(3):1-4
从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看问题,应该说细胞 分化与细胞分裂自始至终保持着密切关系,但 这一观点直到较近才引起愈来愈多的人注意。 与此相反,把二者对立起来的观点,却在很长一 个时期内统治着发育生物学和医学病理学界。 例如,关于癌症问题,人们一般的看法认为,癌 的起源先开始于细胞的“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 继之以无限制的细胞分裂;而对癌的治 疗,有些人认为,首先要停止细胞分裂,然后再 使其转向分化。这一看法显然是只注意事物的 现象,而没有从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对 我们理解问题和深人研究向题是帮助不大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认为,以染色体学说为基础的基因学说是细胞遗传学家凭空想出来的,不然就是简单根据几个实验,随便提出来的。事实当然不是如此。细胞遗传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全面的认识和片面的认识等等不断斗争的过程。这里既有继承与积累,又有批判与扬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的自由分配上一文所谈的同样染色体的分离现象,一方面满足了孟德尔因子分离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不同对的染色体在分离时期,是否也符合两对或多对因子的自由分配?在原则上,不同对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是各自为之,互不相扰,这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就以一对染色体来说,父原与母原染色体根据分离律是要分开的,但是分开后究竟那一个到甲,那一个到乙配子是没有一定的.一对染色体是如此,那末,两对或三对以及多对染色体也自然是如此了.那就是说:第一对染色体的如何分离,不会影响第二对的如何分离,更不能说前者对后者起着制约作用,把某一些染色体一定分配到某个配子里面去.相反地,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对的染色体互相配合的  相似文献   
14.
十八与十九世纪的植物杂交工作在十九世纪的末年1900,荷兰狄夫瑞(Devrie),德国考运思(Correns)和奥国切尔迈克(Tschermak)三个植物学家,从过去有关植物杂交的文献中,同时异地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发现开始了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历史. 孟德尔论文的发现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由于有人本着好奇的心意来发现它的,而是因为这三个植物学家正在研究像孟德尔所研究的问题,在他的论文中,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就是  相似文献   
15.
引言在1954年6月末和7月初,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两周半的脊椎动物学教学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一个项目名为“专题研究”。先由教研室拟定一些题目,让同学每一小组(10—12人)各挑选一题。然后在其他指定工作外(如户外观察,室内学习操作技术和到生产与研究部门去参观和听报告等),进行集体的独立的观察和研究。题目的范围只限于脊椎动物;工作的性质有的是室内实验,有的是野外观察,还有的是向技术人员和人民大众进行访问与调查。其中有一小组挑选了蝙蝠自然历史的观察。这一组的成员  相似文献   
16.
性别决定中的染色体机制雌雄两性的分化是生物界中最普遍现象之一:高等动植物自不待言,就是低级生物如微生物也存在着性别的问题。单就高等动物来说,两性分化在个体发育上所影响的不仅是少数或表面的性格而是大量的并涉及到内外整体的性格。而且这些性格还不单纯限于形态解剖方面,在生理和行为方面也都有明显的表现。所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的“法外交换”染色体上交叉结的形成与同样染色体的局部互换一般认为是普遍的,有秩序的和正常的染色体的交换。此外还有所谓“法外交换”(名词是苏联学者Серебровский首次提出的)也需要在这里简单扼要地介绍一下。这些变化牵连到染色体本身的结构,从而在遗传方面的影响就不仅仅是因子从原有的结合变为新结合的问题,而是更重要的,甚至导致到物种分化的问题。这类变化作为自发的现象,在自然界被我们所研究的还不太多,但是自从细胞遗传学家开始运用 X 线放射等方法来促进这类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汝祺 《遗传》1983,5(1):1-5
直到1951年McClintock在《冷泉论文集》 中发表了她十多年所进行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研 究时,事实的真象才被公布出来。原来这种染 色体畸变发生在带有紫颜色糊粉层谷粒形成中 的有丝分裂的细胞里,其在发生上的效应是使 一色的紫色谷粒在成熟后变为带有大小面积不 同紫白掺合的花斑。大的紫色花斑占有全谷粒 80沁左右的面积,小的则为小紫点,且相当均 匀地分布在白色的谷粒上。在这两种极端构型 之间,还有各式各样的中间类型(图3-5)o  相似文献   
19.
李汝祺 《遗传》1983,5(5):1-5
从十九世纪中期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工作开 始,直到二十世纪的今天,在遗传基因信息传递 上,遗传学工作者只发现了3条规律。这就是 孟德尔发现的分亭律和自申零章律和摩尔根等 人发现的李锁辛冬律。此外,再没有人发现具 有象这3条定律在高等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遗 传规律了。然而,这3条规律的发现无一不是 通过经典遗传学的方法,即根据杂交后子,代 与子.代的结果(或用隐性亲代与子:代回交的 数据)和统计的方法推算出来的。至于说直观 的证据,只是在研究性细胞(配子)的减数分裂 的意义之后,人们才逐渐领会到的。  相似文献   
20.
基因的直线排列本讲座的第五篇文章中曾提及香豌豆与玉米的连锁遗传并且从玉米染色体的局部交换上面还提供了连锁遗传细胞学上的根据。实际上,有关连锁遗传解释最早的线索还是来自果蝇遗传的研究。应该说伴性遗传问题的提出是第一次具体地把遗传因子安插到一个固定的染色体上面。没有这样一个事实作为理论基础,想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