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李桂芬  姜世英等 《动物学研究》2001,22(1):74-77,T005
用HRP顺、逆行追踪技术,对蛤蚧(Gekko gecko)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内部,以及该区与其周围结构之间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内部存在核心部-浅层细胞区环路;②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与尾外侧区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③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与皮质加厚区之间的环路是2条联系视觉通路的高级中枢。  相似文献   
12.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是我国无足目(Apoda)的仅有代表,本研究采用传统的解剖学方法对版纳鱼螈的生殖系统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脂肪体和泄殖腔构成;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尿)管、缪氏管、脂肪体、泄殖腔和交配器所组成。卵巢一对,半透明长囊状,内含许多大小不一的球状卵母细胞。精巢一对,分叶状,每小叶包含许多小室,存在小叶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3.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是蚓螈目Gymnophiona在我国分布的唯一物种.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版纳鱼螈的分布范围及演化历史等信息的了解,本研究通过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就其分布、起源及扩散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我国境内的版纳鱼螈均属同一物种,尚未出现种的分化.研究中明确证实了版纳鱼螈在泰国和越南的分布,提示了版纳鱼螈在中南半岛广为分布,甚至可能达到马来西亚境内.结果还提示水系对版纳鱼螈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在湄公河水系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现有的信息提示版纳鱼螈有可能起源于中南半岛,并沿着澜沧江-湄公河水系、红河-珠江水系、克拉地峡-马来半岛3个方向扩散.我国境内的版纳鱼螈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地区和两广丘陵以南,来自这两大分布区的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明显,应属于不同的进化显著单元.  相似文献   
14.
龙眼叶片冻害症状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于霜冻期间取叶片作超薄切片电镜透射观察,同时对叶片冻害症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龙眼叶片结霜时细胞结构尚未受到明显破坏,叶片外部亦未表现出明显的冻害症状。在霜晶快速溶化后细胞结构受破坏,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膜破裂等现象,从而导致细胞液大量外流,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冻斑。随着阳光照射和气温继续升高,受冻害的叶片进一步失水,导致细胞壁破裂,细胞质、细胞器等原生质裂解、互溶,使细胞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致使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5.
16.
版纳鱼螈外周血细胞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为材料,应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版纳鱼螈各种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版纳鱼螈的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呈卵圆形、椭圆形、梭形和梨形,平均含量为2.57 ×105个/mm3.白细胞数量较少,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72×103个/mm3.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数量较少,常数个集合在一起.同时,将此研究结果与鱼类、爬行类和其他两栖类的血细胞比较,进而探讨了版纳鱼螈的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17.
1植物名称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日本红”品种。 2材料类别茎段  相似文献   
18.
版纳鱼螈的饲养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对30条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进行饲养观察,发现版纳鱼螈生长速度缓慢,在非冬眠期体长月增长5.84 mm± 3.0 mm,体重月增长1.31 g± 0.92 g;活动规律受温度影响大,食性单一,具有冬眠和蜕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的泌尿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膀胱.版纳鱼螈的中肾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无皮质、髓质之分,肾小体主要分布在肾脏背外侧缘,肾小管由颈段、第1近曲小管、第2近曲小管、间段、第1远曲小管、第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组成;输尿管位于两肾外侧缘,其上皮由前端的单层立方上皮过渡到后端的假复层上皮;膀胱为泄殖腔膀胱,内壁具有发达的绒毛,绒毛上皮为变移上皮.  相似文献   
20.
李痘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李痘病毒(PPV)特异、灵敏、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核果类种苗的健康评测及李痘病毒疫情监测。方法:根据PPV-D株系和PPV-M株系的外被蛋白(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全长C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PP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此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PPV检测呈现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与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X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限可达1.6×102拷贝/μ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18。结论:建立了李痘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望应用于检验检疫部门对李痘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