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姚志远  李枢强 《生物多样性》2021,29(8):1058-496
本文总结了2020年发表的中国蜘蛛新分类单元和中国分类学者发表的国外蜘蛛新分类单元。基于国内标本, 2020年共发表中国蜘蛛223个新分类单元, 其中中国学者在12种期刊的56篇文章中命名了1新亚科、12新属和201新种, 国外学者命名了9新种, 合计210新种。云南是发现新种数量最多的省份, 占全国发现新种总数的38.1%。基于缅甸等12个国家标本, 2020年中国分类学者发表了外国蜘蛛95个新分类单元, 包括2新科、7新属和86新种。本文还总结了过去5年中国分类学者对全球蜘蛛分类的贡献, 2016‒2020年有1位中国学者发表771个新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62.
通过检测塔里木兔(Lepus yarcandensis)胰腺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和4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探讨水通道蛋白在塔里木兔适应干旱缺水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常规 H.E.染色观察塔里木兔胰腺组织学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和AQP4在胰腺中的分布位置及表达,并与家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QP1在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泡心细胞和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均有表达;AQP4在小叶间导管基底膜和胰岛细胞膜上有表达。与家兔相比,AQP1 在塔里木兔胰腺外分泌部的表达较弱,而在小叶内导管的表达较强;AQP4在塔里木兔胰腺内分泌部的表达较低。以上结果说明,AQP1在塔里木兔胰腺小叶内导管的表达上调,推测可能加强了浓缩胰液的能力,以尽量保住体内的水分,是塔里木兔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性调节。与家兔相比,塔里木兔胰腺AQP1和AQP4的表达均较低,说明塔里木兔胰腺水液代谢能力比家兔低,这可能与塔里木兔所食食物营养匮乏有关。  相似文献   
63.
预测物种的适生区对于物种资源的评估、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管理非常重要。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过度开发,冷水性无脊椎动物的衰减速度比在陆地和海洋生活的无脊椎动物都要高。目前关于中国淡水钩虾分布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基于103个地表淡水钩虾的不同分布位点和广布种湖泊钩虾Gammarus lacustris 23个不同分布位点以及32个环境因子数据,使用生态位模型(Maxent)预测了淡水钩虾和湖泊钩虾在我国的适生分布区域。结果显示淡水钩虾非常适合分布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如长白山、太行山、横断山、天山、昆仑山和祁连山,而青藏高原的东部、西部边缘地区和南部分布地区、尼泊尔、不丹和朝鲜半岛也是淡水钩虾的潜在适生区域,但淡水钩虾在我国华南、华中和华北的平原地区分布却很少,其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与-10℃和5℃1月平均气温线间的区域相似。淡水钩虾是典型的狭温性物种,在不适宜温度条件下很难存活,这可能也是限制其扩散和存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4.
记述采自越南菊芳国家公园的幽灵蛛属1新种,黎氏幽灵蛛Pholcus lexuancanh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黎氏幽灵蛛,新种Pholcus lexuancanhisp.nov.(图1~15)新种与棒斑幽灵蛛P.clavimaculatus Zhu&Song,1999相似,但新种具短的附器,钩状突的形状和跗前突端部结构的形状可与后者相区别。正模♂,越南,菊芳国家公园,天宫洞(20°18’N,105°40’E;海拔256m),2008-07-21,李枢强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越南科学院LEXuan-Canh博士的姓名;名词。  相似文献   
65.
2011年7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乡九万大山采得石龙子1只,经鉴定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为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66.
化学通讯是蜘蛛最基础和最普遍的种内及种间通讯方式之一,蜘蛛体表的味觉毛能够接触性地或者近距离地感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但味觉毛的相关研究仅在少数几种蜘蛛中有过报道。我们通过扫描电镜分别对幽灵蛛科(Pholcidae)、弱蛛科(Leptonetidae)、泰莱蛛科(Telemidae)、蟹蛛科(Thomisidae)和球蛛科(Theridiidae)共5科32种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蜘蛛味觉毛一般呈"S"形或弧形;毛根部与体表形成较大角度,末端开口。一般分布在步足的跗节和后跗节,一些种类在步足胫节亦有味觉毛分布。所观察的蜘蛛中绝大部分种类在触肢上未发现味觉毛,仅有2种蟹蛛即角红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和膨胀微蟹蛛(Lysiteles inflatus)以及1种球蛛即鼬形微姬蛛(Phycosomamustelinum)在触肢上有味觉毛。味觉毛的数量在不同蜘蛛种类中有较大差异,从十几根到上百根不等。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特征除了与遗传相关外,亦有可能与其生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67.
洞穴是地球自然景观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一个单洞口的洞穴,从洞口向里一段距离内(一般10~50m),气温随着地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过渡带)。洞内深处的温度是恒定的,接近于当地地表年平均气温,一年四季仅波动1~4℃。洞内湿度变化从洞口向内同样也有一个过渡带。洞穴深处湿度一般都是恒定的,与地表的季节及晴雨天气变化联系很小,而且相对湿度高达80%RH以上。  相似文献   
68.
记述了产于我国湖北的跳蛛l新种:赵氏合跳蛛Synagelides zhaoi sp.nov。新种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近似种的区别在文中都有详细的论述,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69.
记叙我国隙蛛属一新种:微光隙蛛Coelotes nitidus sp. nov..微光隙蛛,新种Coelotes nitidus sp.nov. (图1~4)新种与双刃隙蛛Coelotes bicultratus Chen, Zhao and Wang, 1991 近似, 但外雌器外部和内部形态都有明显区别.新种模式标本采集地是位于湖北省恩施地区利川市城区南10 km处的腾龙洞.距洞口约2*!km处生存数百只蝙蝠,当地人称为蝙蝠厅.模式标本采自蝙蝠厅底部两侧的石缝中.因此处仅有微光,故命名为微光隙蛛.  相似文献   
70.
中国淡水钩虾一新种(甲壳纲:端足目:钩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采自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淡水钩虾1新种,四川钩虾Gammarus sichuanensisi sp.nov.新种的形态特征和与近似种的区别在文中均有详细的论述,同时附有详细的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