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动物双歧杆菌SQ-0001的体外环境耐受性及其降胆固醇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用邻苯二甲醛法对pH 3.0和0.3%牛胆酸钠有一定耐受性的动物双歧杆菌SQ-0001的体外降胆固醇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动物双歧杆菌SQ-0001对pH 3.0及0.3%胆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该菌在胆盐浓度为0.2%,培养时间为24 h时,胆固醇脱除率最高,达到91.59%;该菌降胆固醇的作用主要以吸收为主,吸收率达到63.87%,其次是降解率,为23.81%。结论动物双歧杆菌SQ-0001的环境耐受能力良好,具有很好体外降胆固醇作用,该菌株可以作为日后降胆固醇的潜在益生菌。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离健康女性阴道中的乳杆菌并鉴定其益生特性,为开发治疗妇科疾病的复方益生菌制剂提供新型菌株。方法采集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并分离筛选乳杆菌,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杆菌分离株,并对其产酸性能、产H2O2能力、抑菌能力、产生物膜能力进行检测。结果从50名健康女性阴道内共分离出179株乳杆菌,其中卷曲乳杆菌101株、詹氏乳杆菌42株、格氏乳杆菌26株、植物乳杆菌5株、唾液乳杆菌3株以及干酪乳杆菌2株。179株乳杆菌中有146株具有产酸能力,发酵液pH值的最低的5株菌分别为卷曲乳杆菌J3、卷曲乳杆菌J8、詹氏乳杆菌J87,植物乳杆菌J75以及格氏乳杆菌J35,其pH分别为4.20、4.23、4.24、4.26及4.36;产H2O2弱阳性菌株有87株、阳性有37株、强阳性有9株,这9株菌分别为卷曲乳杆菌J3、卷曲乳杆菌J8、卷曲乳杆菌J20、詹氏乳杆菌J87,詹氏乳杆菌J90、詹氏乳杆菌J15、格氏乳杆菌J11、植物乳杆菌J75、植物乳杆菌J69以及植物乳杆菌J40;能拮抗大肠埃希菌的菌株有115株、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84株、拮抗白假丝酵母的有52株;经统计,对三者同时有拮抗作用且作用最强的只有6株,分别为卷曲乳杆菌J3、卷曲乳杆菌J50、卷曲乳杆菌J62、詹氏乳杆菌J87、詹氏乳杆菌J16和格氏乳杆菌J66;不同乳杆菌产生物膜能力数值范围在1.0~5.4,卷曲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菌(P0.05)。在全部179株菌中,卷曲乳杆菌J3和詹氏乳杆菌J87既具有强的产酸能力和产过氧化氢能力,又有较强抑菌活性,同时产生物膜能力也最强。结论卷曲乳杆菌J3和詹氏乳杆菌J87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有望成为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微生态制剂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23.
 <正> 超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自由基之一。它的存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氧化破坏,诱发膜脂质过氧化,降低膜脂流动性,是生物体衰老和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和寻找外源性超氧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重要的意义。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显著的抗膜脂质过氧化活性,这可能与它们的药理活性有关。本文借助于核黄素-甲硫氨酸光照还原模型研究了黄芩甙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及对完整红细胞和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为揭示根际效应对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机制,建立恰当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模式,本研究向含有微生物及多环芳烃(芘和苯并\[a\]芘)的微宇宙中加入三叶草根系分泌物,分析其对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研究降解过程中微生物加氧酶和16S rDNA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并对具有多环芳烃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分枝杆菌M1具有降解多环芳烃的能力;三叶草根系分泌物总有机碳(TOC)浓度为35.5 mg·L-1时,芘和苯并\[a\]芘降解率明显提高,分枝杆菌加氧酶基因所占比例增加,表明其促进了分枝杆菌对芘和苯并\[a\]芘的降解;在降解过程中,加氧酶基因拷贝数明显增加,而16S rDNA数量增加不明显,表明前者与多环芳烃降解过程有关,而后者和微生物数量有关.三叶草根系分泌物使分枝杆菌加氧酶基因拷贝数明显增加,从而促进了分枝杆菌对多环芳烃的降解.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人们对阴道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逐渐清晰。研究发现很多妇科疾病的出现伴随着阴道菌群失调,因此研究正常的阴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对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人体微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关于健康女性阴道菌群的组成和类型的研究,阐述了阴道中常见乳杆菌如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格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等在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乳杆菌在防治妇科疾病如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假丝酵母菌病(VVC)并推进其产品开发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微生物土壤结皮(Microbial soil crusts, MSCs)对于遏制土壤荒漠化、恢复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MSCs中的微生物, 特别是纤维素降解菌, 起着稳固、修复生态环境的功能。外源纤维素诱导是全面认识MSCs中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在MSCs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要途径。【方法】通过对微生物土壤结皮分别添加小麦秸杆(麦秸)、锯末木屑两类纤维素材料进行诱导, 以PCR-DGGE方法分析细菌群落变化。【结果】外源纤维素, 特别是麦秸的添加会迅速提高MSCs中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 将细菌丰富度提高约66.7%, Shannon-Weiner指数提高约15.8%; 相同处理的样品聚类位置较近, 说明纤维素对于MSCs细菌菌群变化起主导作用; 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在添加纤维素诱导后发生了变化, 麦秸诱导样品与同时期对照样品差异最大, 但各样品中Firmieutes和Alphaproteobacteria始终为优势类群; 所得DGGE条带序列中有13条与纤维素降解菌序列同源性相近, 他们所代表的细菌很可能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 其中厌氧性的梭菌属(Clostridium)所占比例最大, 约为46.1%, 其次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约占30%; 纤维素降解过程中, 诱导增加了MSCs发育有重要作用的一些类群如Microcoleus vaginatus和一些Alphaproteobacteria类群细菌等的丰度和多样性, 它们中有的可通过分泌多糖物质等增强土壤颗粒黏结、有的可以其固碳或固氮等能力提高土壤营养水平。【结论】为认识外源纤维素诱导MSCs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 MSCs中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纤维素降解细菌对MSCs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同时也为恢复荒漠生态系统实践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家兔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报道甚少,且文献报告多采用切开置管法[1、2]。我们采用自制穿刺针,不切开黄韧带和椎板间孔,直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1穿刺针及导管的制备采用普通的12号输液针头,去掉针尖一半并锉钝,针蒂处剪一小口与针尖斜面平行。用医用硬塑胶管拉制成内径1mm左右的细管与穿刺针相匹配。  相似文献   
28.
目的以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Q-2506为目标,研究该菌株的发酵、冻干工艺及其益生特性。方法通过对培养基中C源、N源和刺激因子的浓度改变考察对活菌数的影响,从而确定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在确定最佳培养基后做出该菌的生长曲线以确定最佳发酵时间点;同时考察冻干保护剂的配方和预冷时间对菌粉活菌数的影响;此外,对植物乳杆菌进行产酸、产H_2O_2、生物膜形成能力、抑菌特性以及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结果最佳MRS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0.8%、酪蛋白胨为0.4%、牛肉粉为0.6%、吐温为0.06%;植物乳杆菌的生长曲线在5h时达到稳定期,此时发酵液活菌数为3.16×10~9 CFU/mL,发酵液的pH为4.45。最佳冻干保护剂的配方:脱脂乳100g/L,蔗糖120g/L,抗坏血酸20g/L,谷氨酸钠30g/L;冻干前对上机液预冻时间为2h,此时菌粉冻干存活率为70.21%。该菌株具有产酸、产H_2O_2能力,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形成膜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通过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和冻干工艺的优化以及对其益生特性的研究,为下一步新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李晓军  汪萍  贾丽 《生命的化学》2008,28(2):134-136
分化抑制因子3(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3,Id3)属于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该分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过程,在细胞生长与发育.机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表达和功能涉及许多复杂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0.
李晓军  汪萍  贾丽 《生命的化学》2008,28(4):134-136
分化抑制因子3(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3,Id3)属于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该分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过程,在细胞生长与发育、机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表达和功能涉及许多复杂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