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PIG7基因是与p53诱导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与代谢、炎症、肿瘤等关系紧密。该基因可能存在2种不同的转录本——Litaf与Simple,Litaf在LPS诱导TNF-α表达过程中起转录激活作用,Simple可能参与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蛋白分选和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22.
线粒体病是一组因线粒体DNA缺失或突变而致氧化磷酸化及能量供应异常的疾病,目前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然而由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该疗效并不确切。因此,线粒体病的基因治疗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目前,基因治疗的策略包括降低突变型mtDNA/野生型mtDNA的比例、错位表达、输入其他同源性基因以及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修复突变型mtDNA等。  相似文献   
123.
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 B,CVB)是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中大约有20%-25%是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CVB的致病机制十分复杂,病毒基因组以及病毒蛋白均在病毒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柯萨奇B组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蛋白以及某些非结构蛋白与靶细胞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生物信息的认识是阐述该病分子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4.
DNA疫苗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疫苗,近年来发展迅速,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及肿瘤等方面效果显著。同传统的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但同样存在安全性的担忧。对DNA疫苗的发展及其作用机制、优势进行了综述,并对DNA疫苗的安全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可供DNA疫苗的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5.
器官移植术中及术后移植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ffusion injury,IRI)和免疫排斥反应一直困扰着外科医生.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血红素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中.血红素在它的催化下降解代谢为一氧化碳(CO)、胆绿素和游离铁离子.HO-1在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低氧和缺血等状态下均能高度表达.HO-1及其催化血红素代谢产物主要通过抗炎性反应、抗氧化反应、调节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的活性及增殖、抗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活化等作用机制,对移植器官起到抗IRI和抗免疫排斥作用,从而增加移植器官成活率及延长其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6.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usretroviruses,HERV)是逆转录病毒在几百万年前感染人类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以孟德尔方式遗传至今的残余物.其在人体内数量众多,并且每个家族都存在多拷贝.HERV各家族基因结构基本相同,但许多功能都不明确,过去大多数研究人员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视为垃圾DNA.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ERV与人类的进化关系密切,是哺乳动物生殖所必需的,并且影响哺乳动物胎盘发育,是妊娠所不可或缺的基因.同时和胎盘共同构建了一个防止微生物感染胎儿的屏障.除了以上生理功能外,HERV还参与人体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7.
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 Tp)引起的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性传播性疾病,其发病具有多阶段、进行性的特点。由于Tp尚不能体外培养,抗原获取困难,其致病机制研究尚不清楚。随着Tp全基因序列的解析,重组Tp膜蛋白的成功表达及蛋白功能结构日益明确,为Tp发病机制的研究及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Tp主要外膜蛋白的结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8.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ene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多年来医学界一直致力于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神经酰胺信号系统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神经酰胺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第二信使,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可以催化神经酰胺糖基化,使其转变为无细胞毒性的葡萄糖神经酰胺,进而促进鞘糖脂的合成,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内GCS水平的增高与MDR表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9.
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影响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icroR—NA与胃癌关系密切,包括通过调节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表达影响胃癌细胞增殖的miR-106b-93~25家族、miR-222—221家族和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miR-129和let-一7miRNA家族等。另有研究表明,miR-d21和miR-31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EA,可能成为新的胃癌肿瘤标志物。miR-15b和miR-16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也说明microRNA可能成为胃癌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0.
广义的端粒由帽子、双链的串联重复序列的DNA核心部分及亚端粒构成,其结合蛋白是一个复合体,由TRF1、TRF2、TIN2、Pot1、TPP1、RAP1 6个亚单位组成;另外,还结合组蛋白的特定成分H3K9三甲基聚合体和H4K20三甲基聚合体。端粒酶主要由hTerc、hTert、dyskerin构成。端粒的功能主要受端粒酶的活性调控;而端粒酶活性主要受hTert及hTerc的转录水平和转录后的剪切、hTert的翻译等因素的调控。端粒与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